白癜风患者的守护天使 https://m.39.net/yldt/a_6204334.html在遥远的欧洲边缘,中国在那有一块被各国所承认的‘土地’,中国完全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行使任何权益,可以在此地区自由出入,并且可以在这个地方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等活动。作为从学牙语开始就在中国生活的你听说此信息肯定会一脸诧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斯瓦尔巴条约》()部分内容
斯瓦尔巴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中国与北极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年,这一年,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国政府加入《斯瓦尔巴条约》。
《斯瓦尔巴条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归属挪威,但是所有签字国公民在斯瓦尔巴群岛都拥有平等的经商权,同时该岛维持军备废除状态,并责成挪威保护岛上居民安全及独具特色的自然荒野地貌。
换言之,作为缔约国公民,中国人完全有权进入斯瓦尔巴群岛,建立北极考察的后勤基地,开展正常的科学研究活动。事实上,那时前期苏联已经在该地区开展了矿产开采和狩猎活动,并在该国与朗格尔市之间建立了机场和定期航班。
斯瓦尔巴群岛地理位置
斯瓦尔巴群岛地处欧洲边缘,位于北极圈内,从三百多年前起,该群岛就是北极地理大发现的大本营。
自年以来,芬兰籍的瑞典探险家请登·肖尔德五次率领探险队前往斯瓦尔巴群岛,在那里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其他矿物。
斯瓦尔巴群岛的自然/地质环境
虽然该群岛处在挪威国界边线,但毕竟挪威的国力有限,且俄罗斯正处于革命和内战时期。对于不愿放弃斯瓦尔巴群岛利益的欧美列强来说,这无疑是历史上最好的空闲时期。然后,各国匆忙展开穿梭外交,讨价还价,使用了许多主义和原则,经过无数轮谈判和博弈,终于达到了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条件和方案。
斯瓦尔巴群岛的经纬度定位
《斯瓦尔巴条约》的诞生
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和日本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斯瓦尔巴德群岛行政地位条约。年,中国、苏联、德国签署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芬兰、西班牙和其他33个国家也加入了该条约,并成为斯瓦尔巴条约的缔约国。
该条约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的充分和完全主权,该区域永远不会被用于战争目的。但是,每一缔约国的公民可自行进入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合法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这也意味着中国公民在该区域可以自由出入和逗留。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给予我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证的政策。虽然这些国家给予免签或落地签证,但我国公民不能在这些国家长期居留。一般来说,他们会给30天,少数国家会给60天、90天甚至天。而我国公民前往该区域不仅免签证,而且还没有时间限制,也就是说我国公民可以在当地无限制居留(步入挪威本土还是需要申请签证的)。
挪威与斯瓦尔巴群岛的位置
到目前为止,这是北极地区唯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政府间条约,年有51个签署国(包括如今已经不存在的)。虽然签署国的数目与南极条约体系相似,但《斯瓦尔巴条约》所涵盖的土地范围仅限于斯瓦尔巴群岛,远远不能与南极大陆和《南极条约》相媲美。
《南极条约》缔约国南极基地分布
北洋政府签署条约
而《斯瓦尔巴条约》这一条约的签署却来自于北洋军阀政府的一个阴差阳错的决定。
在20世纪初的时候,欧洲各国发现位于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群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于是相继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如果不缔结一份条约欧洲各国有可能因斯瓦尔巴群岛而发生战争(后条约决定矿权则为签约国平等享有,矿权之争乃告解决),当时中国正处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各路军阀正在大打出手,本没有闲心来管这个条约。
然而年,法国却派出代表找到了军阀段祺瑞,欲让段祺瑞派出个人代表去签字,也想让中国承认和加入这个条约。
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执政的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先邀请孙中山北上,后与奉系妥协,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此时的民国环境极其混乱,各大军阀各自为首,各类民主团体诞生,还爆发震惊国内外的“五卅惨案”,这个时期的国家可谓是动荡不安且实力贫弱。
穷兵黩武的军阀混战年代
可为什么法国却来献殷勤帮中国加入条约来获取权益呢?
一是,为了扩大国际力量,从而增加条约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年的18个签署国大部分为欧洲国家,亚洲国家只有日本一国。最主要的是当时法国在民国时的上海有一万五千余亩法租界租地,想增强本国在亚洲的话语权,甚至想以此为筹码,强大本国在欧洲的地位。
二来,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急需摆脱自己在欧洲的孤立地位。年的法国左翼联盟政府登台执政,属于激进的社会党。一战中虽然法国属于协约战胜国,夺取了德国一些殖民地,但损失惨重。战后经济严重困难,政局不稳。
民国时期上海的法租界
就算面对列强如此对待,实力不足的段祺瑞也不好不给法国使者面子,就随便派了个外交团体去法国巴黎去签字。签过字后,这件事也就没有再提及,毕竟这个条约对于当时的民国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自顾不暇。
北洋政府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直到年中国人才真正开始行使条约签署国的权利。
北极的破冰和探索之旅
年秋,中国著名探险家·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Y·叶新教授邀请,参加了挪威、前苏联、中国、冰岛等国科学家联合开展的北极综合科学考察,这意味着开辟了中国民间北极考察十年之路,为政府对考察北极的自然环境奠定了基础。
中挪合作考察意向书(英文)
中挪合作考察意向书(中文)
高登义说,这次考察最大的收获是,他在《北极指南》上看到了Y·叶新教授赠送的英文版《斯瓦尔巴特条约》。他在书中指出,中国是年《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署国。Y·叶新教授还建议他向中国当局提议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一个科学研究站。
《北极指南》封面
由于年代的关系,高登义带回中国时很少有知道《斯瓦尔巴条约》的。这个消息后来才引起注意,中国科学院要求中国科学探索协会为此次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在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极地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增加了“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科学站调查研究”的子课题。
挪威卑尔根大学Y·叶新教授等赠送签名
万里之外,那块冰雪大地上尘封的权益终于解冻,中国关于北极的探索不断深入。
年和年,中国政府先后组织了两次雪龙号北极科学考察,收集了大量资料,直接了解和认识了北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在世界极地考察中终于占有一席之地。
接着,年9月,挪威驻华大使馆致函邀请我参观斯瓦尔巴特岛并建站。
挪威大使馆发给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北极
截止年底,中国已经在北极地区已成功开展了8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和14个年度的黄河站站基科学考察。
凭借着《斯瓦尔巴条约》,中国于年7月28日在此建立中国北极黄河站,进行北极区域的科考工作,对北极地区和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科学研究,是全球第八个在此的北极科考站。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中国北极黄河站
虽然我国在探索北极的初期与其它主要极地考察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这期间并未受到其他国家的阻挠和拦截,这都是因为我国政府坚持与继承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国策,中国呈现出政局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外交活跃的鼎盛局面,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这才有今天在地理上和北极没有任何关联的中国在北极地区拥有了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