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级别 http://www.znlvye.com/bybl/zbyf/m/探秘挪威朗伊尔城:一座禁止生死的城市
挪威的朗伊尔城,坐落于北纬78°3′、东经5°33′,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城市,被誉为天边极北之城。这座城市已深入北极圈,距离北极极点仅千米。北极圈,作为北半球的温带与寒带分界线,同时也意味着极昼与极夜现象的交替。在朗伊尔城,长达4个月的极昼与极夜现象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座城市竟然禁止了人类的生死。尽管如此,城东毗邻学校的墓地却见证了生命的轮回。在年的8月,我踏上了前往挪威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探险之旅。在荷枪实弹的护卫陪伴下,我乘坐伦勃朗帆船进行了为期5天的环岛探险。朗伊尔城,作为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成为我们登船与下船的枢纽,因此我在这座城市里停留了大约2.5天的时间。朗伊尔城的气候极为严寒,属于北极冰原气候,全年平均气温维持在-7℃左右,最低温度更是可达-40℃至-50℃。由于这样的极端气候条件,朗伊尔城有着一项特殊的禁令:禁止在这里出生与死亡。孕妇和身患重病的人士,都必须被送回挪威本土接受治疗。具体来说,任何病人或是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都必须离开这座城市;而孕妇则必须在预产期前一个月就离开。即便是有人在这里不幸离世,其尸骸也不得在朗伊尔城内埋葬,必须被运往挪威本土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自年起,朗伊尔城就已明文规定禁止在墓地埋葬新亡者。由于朗伊尔城位于永久冻土之上,这片冻土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冰箱,使得埋葬在这里的人体遗骸难以被自然分解。倘若这些遗骸中携带有致命的病菌或病毒,它们将能在冻土中长时间存活。一旦环境温度发生变化,适宜这些病菌或病毒生长,它们便可能再次对人类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免受这些潜在威胁的侵害,朗伊尔城因而明文禁止在这里进行死亡处理。此外,由于城市资源有限,朗伊尔城唯一的医疗机构仅能应对紧急医疗情况,并无足够的医疗资源来应对人口出生需求,因此也明文禁止了出生。
在我访问朗伊尔城期间,正值极昼天象,太阳连续数月不曾低于地平线。城市坐落于冰川侵蚀的山谷之中,面向开阔的峡湾。尽管城内的房屋色彩斑斓,为这片荒凉之地增添了一抹绚烂,但依然难以掩盖其整体的寂静与荒凉。由于土壤条件恶劣,这里缺乏灌木和树木,仅有少数土地上生长着地衣与苔藓。朗伊尔城在冬季时的常驻人口仅为人,而到了夏季,由于旅游等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会有所增加。这座城市本质上来说,只是一个坐落于山谷中的小镇。城内有一条主干道,汽车偶尔穿梭其中。主干道的东头,中小学合一的学校静立于此;而中段北侧,则是一条同样东西走向的商业步行街,长约百余米。这里汇聚了旅馆、酒吧、餐厅、超市以及户外专卖店等各类商铺。在商业街上,一座煤矿工的雕像静静地伫立着,抬头望去,还能瞥见绵延的木质缆车塔架遗迹,那是早期通过缆车将煤炭从矿区运至码头的历史见证。在年,美国人朗伊尔的波士顿北极煤公司在斯瓦尔巴群岛的斯匹次卑尔根地区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矿,这吸引了北欧各国的矿工前来开采。随着矿工们的陆续到来,一个定居点逐渐形成,后来这个定居点被命名为朗伊尔城。在早期的建设中,这座城市主要由公司主导,主要功能是作为矿务区的定居点。直到年,挪威才在朗伊尔城设立总督办公室,进一步证明了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如今,虽然7号煤矿仍在运营产煤,但朗伊尔城的主要产业已经发展为采煤业、旅游业以及科研产业。商业街上的煤矿工雕像,正是为了纪念这座城市的开创者们。在探访朗伊尔城的过程中,我曾花费2.5天时间游览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却意外地发现这座城市竟然没有百年老屋。这背后的原因,竟然与二战期间盟军与德军在斯瓦尔巴群岛展开的“气象源头争夺战”有关。在战争中,朗伊尔城经历了数次的易手争夺,导致城市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在年9月,德军登陆并炸毁了营房、仓库、发电站和气象站等设施,给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二战结束后,挪威开始重建这座城市,将其从单一的矿务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小镇。尽管战争的阴霾已经散去,但朗伊尔城却因此留下了独特的历史印记。这座城市不仅因其禁止人类生与死的特殊规定而闻名,更因其在二战后的重建历程和独特的风景而吸引着游客。
面向峡湾的房屋与色彩斑斓的永久冻土荒原交相辉映,视觉对比度极高,为游客带来别样的视觉体验。然而,对于我而言,朗伊尔城并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增长见识的地方。在这里,我能够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独特文化,从而拓宽我的认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