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3个国家38位中国艺术家讲述疫情这个世 [复制链接]

1#

导读:自00年3月日,Dominoart发布第一篇有关国外疫情专题文章到今天告一段落,刚好一个月。而这正是国外疫情猛烈爆发期间。我一共联系了3个国家38位中国艺术工作者,请他们讲述所在国家、城市的疫情,个人经历和对待疫情的看法。共计发布文章篇,阅读问题达4万多人次。

本篇文章对这个选题做了综合整理,涵盖面较广,请耐心阅读。

因为国情和个人观察角度不同,国外疫情专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疫情真实情况、城市居民生活状态...

不同国家的*策举措,其中包括失误,也包括德国给艺术家发钱属实等情况...

关于早期老外对戴口罩的排斥、疯抢卫生纸...

最令人担心的部分留学生现状...

国外华人普遍更紧张,出现排队买枪现象...

大家较为关心的华人是否受到歧视问题...

我们都迫切需要重视的精神防疫、疫情次生伤害...

极为恶劣的严重谣传、伪信息流行病...

参与的疫情捐助,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感动等...

面对疫情,艺术家的思考与创作情况。以及他们在疫情期间如何自处,又如何与世界共处?

世界大同,因为新冠病毒,我们均未逃脱伤害。这篇文章,可以了解生活在国外的华人艺术工作者的情况,是一个窗口,并获得某种共情。虽然疫情暂时隔断了我们,但联接始终都在。疫情终为过去,这份记录可能会成为珍贵的记忆。

特别致谢所有提供图文的艺术家!

ps

——米诺Mino

王度:终将成为灰烬

王度,艺术家,生于湖北武汉,年起工作和居住在法国巴黎。曾任教巴黎八大艺术系和法国布列斯特(brest)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在多家国际美术馆及当代艺术机构展出,包括威尼斯双年展,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一场病毒蔓延引发的世界动荡,除了那些从眼皮底下逝去的生命和物质损耗,而整个人类社会潜匿的意识变异、解构的新旧矛盾冲突等,一句话,可能重新洗牌的世界将会产生。作为思想也是思想媒介的艺术,她将以怎样的语式或呈现介入到变幻过程中的世界?

所有的事物终将成为“灰烬”,灰烬是存在的缺席,是缺席的存在。艺术理论不了这些,但可以在这些里洞见其作为的理由。

艺术家王度在法国巴黎录制的小视频

六位艺术家在美国:现在正是紧张的时期

张蕾,祖籍山东。艺术家。毕业于德国哈勒BürgGiebichenstein艺术与设计学院。生活工作于纽约、柏林和北京之间,目前居住在纽约。

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和建议,让艺术界开始感染并以苍白之力来应对病毒的扩散。人类面对死亡,在艺术上一直是以恐惧感和幽默感来呈现的么?人世间的认知价值与精神上的虚无意义在病毒面前是如此的不值一提。我想困于室内的艺术家们在这个开始逐渐形成的新氛围里,艺术已经有了另外一种时代的特性。纽约现在像个空城

张静,出生于陕西,艺术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近两年生活工作于北京、纽约。目前居住在纽约。

“生活和幸存只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余华《活着》

3月日,纽约六号地铁线里唯一和他的玩具一起戴口罩的人

裴庄欣,生于四川成都,9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艺术系。工作生活于北京和旧金山,目前居住在旧金山湾区。

偶尔想起自己曾所经历的天灾人祸及社会动荡,正如《西藏生死书》所说“死亡或灾难的来临犹如闪电”。

我并不知道以上经历会对今后艺术创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相信在这个非我所愿的混沌世界里,也只能通过艺术创作来寻求安慰和获得安全感。

傍晚的伯克利大学城,原本车水马龙中心街道现在空无一人。3月日

雷本本,艺术家,目前居住于旧金山湾区。

这次的疫情无疑是一场考验,是对各国应对制度的考验,更是对人性的考验。该如何面对我们内心的恐惧,在疾病与死亡面前,一切都袒露无疑。00年一拉开帷幕,我感到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每一天都在刷新对于人类的想象力。艺术,在这充满冲击力的荒诞现实前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排队买枪的中国人(华人邻居拍摄)

杨千,生于四川成都,艺术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硕士学位。常驻北京和佛州,目前因疫情滞留在美国佛州Lakeland。

自从我来到这个小城以来,生活很有规律,常常要疾走锻炼并继续用咕咚运动APP在行走时画图或写字,医院探望老人外,我随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