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1#

这是我第二次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第一次读是在两年前。

虽说“好书不厌百回读”,但实际能让我们一读再读的书,其实非常有限。

所以,我对《挪威的森林》的喜爱,也就由此可见一斑了。

但老实说,尽管看了两遍,但要我说它究竟好在哪里,我却一时说不出来。

不仅是一时说不出来,而且我在反复思考之后,仍然不知该从何说起。

小时候,老师就曾教我们,提炼作品的主题思想,但我遵循着这个路子,也没有找到《挪威的森林》表达了什么深刻的主题。

有些人将小说中的一些经典语录,当成了小说本身的主题思想,我认为这不仅极其牵强,且毫无道理可言。

虽然《挪威的森林》中不乏一些金句,比如:

“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我真希望拥有真爱,哪怕一回都好。”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会有一片你没有办法到达的森林。”

……

但是,上面的这些金句,并不能等同于小说所表达、宣示、揭露、批评、讴歌的深刻思想。

甚至,我还武断地认为,《挪威的森林》可能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思想。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我之所以喜欢它、认可它,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可读性,简单地说,就是“好看”。

小说的本质就是讲故事。故事讲得好,能引人入胜,就是好小说。它并不一定非要具有什么深刻的主题思想。

《挪威的森林》所讲的故事,是主人公渡边在三十七岁时,对自己约十七年前的青春往事的回忆。

那时候的渡边,还在读高中和大学,故事就发生在他和“赶死队”、永泽、木月、直子、绿子及玲子等人之间。

小说主要讲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有些平淡,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

它的精彩之处主要在于,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丰富、细腻、大胆的描写,让读者极易产生共鸣。

并且,由于我们国内的读者,大多看的是林少华先生的译著,中译本《挪威的森林》语言的简洁和诗意,可能也是促使大家爱看的原因之一。

实不相瞒,《挪威的森林》开头的那几段话,我曾经读了数十次。

每一次读,我都觉得那文字非常之美,充满了诗情画意,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后来,我还将自己的朗读,配上了轻音乐,专门录制成了三分多钟的音频。

当然,读过《挪威的森林》的人,都知道其中涉及一些“性”的内容。

但它不色情,也不低俗,而是大胆地写出了现实生活中比较真实的一面。

正如作者村上春树自己解释说:如果有人认为《挪威的森林》比较色情,那真不知道那些人究竟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性生活!

最后,讲一则林先生在翻译《挪威的森林》的过程中,曾经发生的真实故事。

他第一次翻译《挪威的森林》时,对小说中女性用品的名称译得不够准确。北京外国语大学有一个级的郑明娟同学,读了他翻译的《挪威的森林》后,专门写信给他说:

或许您身边缺少女士对您进行女性用品用法的指导,故只能由我这样过于热心的读者来不耻下教了。您翻译的“棉球”,让人以为是用来塞鼻子的,一些女士都难以看懂,更不要说是男士了。故想明白之后,曾大笑一气。老实说,您的译文很精彩,但就欠缺这一点“专业知识”。如您对摇滚音乐和女性问题还有其他疑惑,请您来信与我联系。

曾有人说,每读一本书,都是对自己思想的一次升华。这或许多少有些夸张。

但我坚持认为,经典的书籍,优秀的作品,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思想品味和生活格调。

往期回顾:

我与《树犹如此》的书缘

读史有感:“知道易,勿言难”

经典阅读: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读书人,千万不要倒霉在自己这张嘴上

《人性的枷锁》|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