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荐书海底两万里ldquo [复制链接]

1#
伍德灯检查准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76641.html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书籍品种浩繁,人们在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同时,也面临着不知如何找到好书的难题。为此,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与小众书坊合作,以“馆员荐书”的形式每日荐书,帮助缓解读者的“书籍选择困难症”。

今/日/荐/书

《海底两万里》

[法]儒勒·凡尔纳著

*年的今天,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诞生。

Feb.

08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这部作品叙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美国海军部的邀请,参加追捕活动。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儒勒·凡尔纳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生于海港城市南特,自幼喜欢航海,曾擅自离家做水手。年到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却去了剧院做秘书,写剧本,并热衷于各种科学的新发现。年,因出版《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从此开始职业创作。他一生写有60多部科幻小说,大部分作品收录于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的作品集。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电影《海底两万里》剧照

相关推荐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老的疑团刚解开,新的困惑又摆在面前,整部小说就在这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氛围中展开。凡尔纳小说的悬念完全可以同希区柯克的悬念相媲美,在同时期的法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钱培鑫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描写对象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探险小说,另一类是描写大机器的小说。后者更具科幻内容,主要有《海底两万里》《机器岛》《从地球到月球》等。这类小说中所出现的大机器,粗陋而笨拙,是现代技术世界童年时代的象征,有一种童年清纯稚拙的美感。

——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刘慈欣

在初一时,读完了第一本长篇科幻小说——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紧接着又一口气读完了《海底两万里》。可以想象,这两本科幻小说在一个处于爱幻想年纪的男生心里,留下了怎样的震撼。以至于今天翻开我阅读过的书单,科幻小说的比例占了半壁江山。

——中国当代科幻作家晋康

凡尔纳的长篇小说妙极了,我读的时候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它们仍然使我赞赏不已,在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方面,他是—个了不起的大师。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海底两万里》节选

海底森林

……

我们终于来到森林边缘了。这也许是尼摩艇长那无边无际的领地中最美丽的一处地方。他把这片森林视为自己的私产,如同创世之初出现的一批人那样,认为自己对这片森林拥有特权。其实,有谁能够跟他来争夺这个海底财富的拥有权呢?还能有哪一个比他更加大胆的先驱者,敢于手持利斧,跑到这里来开发这阴森可怕的密林呢?森林中全都是高大的巨型乔木。我们从这些巨型乔木形成的拱顶下钻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排列得奇形怪状的树叶,到目前为止,我还从未见过这种排列情况。林间空地,寸草不见;丛生的灌木枝条,既不沿地蔓延,也不向下弯垂;树枝全都不向水平方向伸展。所有的枝条都往上长,伸向洋面。所有的细茎,所有的带状叶子,无论是多细多薄,全都像铁丝一般挺直。墨角藻和藤本植物,受到海水密度的控制,挺拔地笔直往上生长。它们全都纹丝不动地待在水中,当我用手把它们撩开来后,它们随即就又恢复原状。这儿竟是一个垂直线的王国。过了一会儿,我便习惯了这种奇特的排列,也习惯了周围包裹着我们的黑暗状况。林中地上满是尖利的石块,行走时难以避开。我觉得,这儿的海底植物品种很齐全,甚至比极地或热带地区都更丰富。但是,有这么几分钟工夫,我不自觉地把动植物之间的界限给混淆了,把植虫动物当成水生植物,把动物当成了植物。但又有谁能不弄错呢?在这个海底世界里,动物和植物两界何其相近啊!我发现,所有这些植物界的物种,全都只是由表面的根突钩在海底地面上。它们没有根,无论是沙子、贝壳、甲壳,还是卵石,只要是固体,都可以支撑它们。它们要求这些固体物质的只是一个支点,并不需要其供给营养。这些植物自生自灭,它们赖以生存的元素存在于维持它们、为它们提供营养的海水之中。它们中大部分都没有叶子,长出来的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胞层,表面色彩单调,只有粉红色、胭脂红、青绿色、橄榄色、浅黄色和棕褐色。我在此又看到了在鹦鹉螺号上所看到的物种,但并非风干了的标本,而是如扇子般张开着的、似乎在迎风展翅的孔雀团扇藻,朱红色的瓷贝,拖着它那可食用的嫩芽的片形贝,高达十五米的纤细柔软的古铜藻,茎在其顶端处变大的一丛丛瓶状水草,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深海植物,它们全都不会开花。一位博物学家曾经风趣地说过:“海洋真是一个奇特异常的场所,在那里,动物类开花,而植物类都不开花!”在高大得好似温带树木的各种不同灌木之间,在它们各自潮湿的阴影下面,遍布着繁花盛开的荆棘丛,一排排的植虫动物,满身长着弯弯曲曲皱纹的珊瑚虫,触须透明的淡黄色石竹珊瑚,如草地般丛生的石花珊瑚,还有一群一群的似蜂鸟般的蝇鱼,像是要为这幻象增光添彩似的,在树枝间飞来跳去。那些颌骨上翘、鳞甲尖利的黄色蠹虫鱼、飞鱼、单鳍鱼等,则像是一群群沙锥,在我们的脚前游来游去。一点钟光景,尼摩艇长发出信号,示意大家歇息。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我们便在一处海草华盖下面躺着休息,而那海草的细长枝条却像长箭般直立着。这片刻的歇息让我恢复了体力,浑身舒坦。美中不足的是相互间无法交谈。不能说话,无法交流,我只得把自己的那个大铜头盔靠向孔塞伊的头盔。我隐约看见这个诚实的青年非常兴奋,而且还在那个空气罩里挤眉弄眼,做出怪相,以展示自己的快乐心情。就这样在海底漫游了四个小时,竟然不觉得饿,这让我颇为诧异。为何胃里没有饥饿的感觉,我也弄不明白。然而,我却像所有的潜水者一样,感觉特别困。因此,不一会儿工夫,我的眼皮便撑不住了,无法抗拒地陷入半睡眠状态。在这之前,我一直是靠走路的动作在抵制瞌睡的侵袭。尼摩艇长和他的那位身强力壮的同伴在这似水晶般透明的海水中,舒展地躺下了,给我们示范如何睡觉。在这半昏睡状态中,到底过去了多长时间,我也估计不出来,但当我醒来时,觉得太阳已经偏西。尼摩艇长早已站在那儿了。我伸了伸懒腰。正在这时候,一个意外的东西游了过来,我腾地站起身来。几步之外,一只一米高的巨型海蜘蛛正斜着眼睛盯着我,正准备向我扑过来。尽管我有厚厚的潜水服护身,不怕它咬,但我仍禁不住浑身一颤。孔塞伊和鹦鹉螺号上的那位船员这时也都醒了。尼摩艇长向他的那位同伴指了指那个张牙舞爪的讨厌的甲壳动物,后者立即向它发射一枪,那丑陋不堪的怪物的大爪子抽搐着,挣扎着。这个意外遭遇使我联想到,在这昏暗的海底,可能还有更加可怕的动物出没,而我的潜水服届时不一定能保护我免受它们的攻击。此前我未想到这一点,此刻我才想到必须时刻小心戒备。另外,我原以为这次休息表示我们的行猎已告结束,可是我估计错了,因为尼摩艇长并未转身往鹦鹉螺号走去,而是继续在进行他那大胆的海底漫步。海底地面继续在往下倾斜,坡度变得愈发明显,我们被引向海底更深处。三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一个狭窄峡谷,两边尽是悬崖峭壁,峡谷位于海底一百五十米深处。多亏了经过改良的完好设备,我们超越了大自然给人类设下的海底旅行深度的极限,超越了九十米。尽管我并没有任何仪器可以测量水深,但我敢认定我们是处于海底一百五十米的深处。因为我知道,即使是在最最清澈透明的海水里,阳光也不可能穿透得更深,而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海水恰好在变暗。十步开外,什么都看不清了。于是,我便摸索着往前走。就在这时候,突然出现一道非常强的白光,是尼摩艇长把他的灯打开了。他的同伴随即也把自己的灯打开了。我和孔塞伊也像他们一样把灯打开。我转动螺丝,让线圈与蛇形管接通。方圆二十五米范围内的大海一下子被我们的四盏灯照得透亮。尼摩艇长继续往森林中的幽深处走去,林中灌木愈见稀少。我发现,在这儿,植物减少的速度高于动物。土地越来越缺少黏性,深海植物已经见不着了,一些神奇的动物,如植虫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及鱼类,却在这里大量地繁殖。我边走边想:我们的这几盏鲁姆科尔夫灯想必会吸引一些在黑沉沉的海底栖息的动物。不过,这类动物即使向我们涌来,至少也会同我们这些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让我们袭击到它们。有好几次,我看见尼摩艇长站下,举枪瞄准,但瞄了一会儿,他又收起枪来继续往前走。最后,将近四点钟时,这次奇妙的海底远行算是结束了。在我们的前面,矗立着一道美丽的岩石高墙。那是一个巨大的岩石层,花岗岩峭壁上有一些深不可测的岩洞,没有任何可以攀爬的斜坡。这里就是克雷斯波岛的海底绝壁,这里就是陆地。尼摩艇长突然停下脚步。他向我们做了一个原地休息的手势。我尽管很想越过这堵高墙,但还是不得不止住脚步。尼摩艇长的领地到此处便是终极。他不想越出自己的领地。再往前走,就是他不该再涉足的地球的陆地了。我们开始往回返。尼摩艇长仍像来时一样地走在自己的这支小分队的前头。他毅然地领着大家往前走。我隐约感到,这回去的路不是我们来时所走过的那条路。这条新的道路非常陡峭,走起来颇为费力,不过,却让我们很快接近了海面。而这种从下面返回到上层水面的速度却是很慢的,这样就不致使压力过快地减少,否则身体器官将会受到严重损害,给潜水者造成极大的内伤。很快,亮光显现、增强,但此时太阳快要没入地平线下,它所折射出来的光又给万物罩上了七色光环。在海面以下十米深处,我们走在一大群各色小鱼中间;它们比天空中的鸟儿还多,而且更加灵活。不过,我们眼前尚未出现任何一只值得我们给它一枪的水生野味。正在这时候,我隐约看见艇长迅速举枪瞄准,眼睛盯着灌木丛中一个正在走动的东西。枪声响起,只听见一声轻微的子弹的嘘嘘声划过,一只动物在离我们几步开外的地方应声倒地。是一只漂亮的海獭,也许是唯一完全生活在海里的四足兽。它长一米五,想必很值钱。它的皮,上为栗褐色,下呈银白色,是一种十分美观考究的皮货,在俄罗斯和中国市场上,十分受青睐。它的毛细密且有光泽,至少值两千法郎。这种哺乳动物圆脑袋,短耳朵,圆眼睛,长着猫一样的白髭须,蹼足有趾,尾巴毛很浓密,非常可爱,我很喜欢。由于渔民滥加捕杀,这种珍贵的食肉动物已经十分稀少,多数藏于太平洋北部海域,即使躲得这么老远,恐怕也难逃灭绝的厄运。尼摩艇长的那个同伴走过去拾起猎物,扛到肩上,然后,我们便又往前走了。一个小时里,我们踩在脚下的全都是平坦的沙地。这种细沙平原常常上升到离海面不到两米的地方。这时候,我便能看到我们的身影清清楚楚地映在水中,不过方向却是倒着的;因此,在我们的上方,就有同样的几个人,在重复着我们的动作与姿态。可以说,他们除了走路时头冲下脚朝上以外,与我们一模一样,毫无二致。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大书一笔:上面有厚厚的云彩掠过,它们聚集得快,消散得也快。我转而一想,全都明白了,那所谓的云彩,只不过是厚薄不一的波涛所致,我甚至都看到浪涛翻到水面上所形成的无数的细碎浪花。大海鸟掠过海面,其身影映在我们头顶上方,令人啧啧称羡。

……

荐书馆员

廖志学王笑夫张艳龚戈波周娜

杨彤王文慧鹿凯燕魏叶芊褚奕

-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小众书坊-

每日荐书

[法]儒勒·凡尔纳著

《海底两万里》

中国青年出版社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