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工作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85967.html十多年前入坑户外摄影后,已记不清何时对极光产生了莫名的执念,并给自己立了个Flag--四十岁前拍摄极光。一开始还幻想着去南极行摄,但随着时光飞逝,没钱又没闲的我选择了妥协,去传统的北极圈。?
追光
在北极圈看极光有不少选择,芬兰、挪威、冰岛、阿拉斯加、黄刀镇……都比摩尔曼斯克出名得多。而去摩尔曼斯克看极光的最大原因就一个字--穷。摩尔曼斯克算是全世界看极光最便宜的地方。从莫斯科往返三四天的摩尔曼斯克追光之旅,含上机票、吃住、包车、景点等各种费用也就五六千人民币。
?
是的!你没有听错!五千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却能买到头顶的一片绿……
?
当然,如此便宜的极光之旅也确实买不到舒适。但对于常年习惯穷游的我来说,深知牺牲舒适往往能换来独特的自由体验。
?
如果说冬天的莫斯科气温与我国东北城市相似,在室外活动仍能忍受的话,摩尔曼斯克确实让人体会到极地的寒冷了。
?
户外普遍都是没过小腿的积雪,加上一月底极夜刚过没多久,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白昼,基本下午三点就天黑了。即使在温暖的屋内捂热了身体出来,呆个十来分钟就能被冻得怀疑人生。这恐怕是拍摄极光最大的艰辛了吧。
?
摩尔曼斯克每年冬半年(9月至次年4月)都有机会看到极光,其中11月-3月份极光几率出现较大。
?
极光的形成有三大要素:太阳风、地球磁场、大气,解释起来比较复杂。通俗的把看到极光的条件总结成一句话:极其晴朗的北极圈内还要有活跃的太阳运动。为了避免傻傻等待,有不少极光预测APP,可以根据地图显示极光KP值。KP值代表的是我们能看到极光的几率。KP值越大,极光率就越高。本人用的APP是“Aurora”。
?
看极光有两种模式--追和守。守极光相对轻松舒适。找合适的住宿点窝着等待,纯粹拼人品了。
?我选择了追光。一路向着既定的方向捕光捉影,路上根据天气环境,随机应变调整线路。只要天气晴朗,大多都能追到极光,只是强弱的差别。但由于追光都是在半夜,零下三四十度追逐四五个小时,相当辛苦。?
每年极光季都会吸引不少游客来到摩尔曼斯克,也由此催生出“极光猎人”这一职业。到这里看极光最大的开支也是花在雇佣极光猎人和他的车上。一个优秀的极光猎人对当地路况非常熟悉,对极光天文地理知识也都非常了解。由于同一天同一片区域,最佳极光观赏点是不同的,极光猎人能够通过专业知识及经验判断当时最佳地点会在哪里,并且他们的摄影设备和拍摄技巧也相当不错,带你追赶观赏极光留下美照,所以叫追极光。
?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随时就能够从各种渠道看到极光的照片和视频。然而当身临其境,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原上,被笼罩在迷蒙的穹顶之下,看着光雾变幻莫测的摆动着由远及近,再由绚丽转为黯淡离去。
?
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已凝滞,只有灵动的极光才是主宰。那种视觉盛宴太梦幻了,以至于我都忘了拍摄极光最盛的那一刻。
?
极光的拍摄技巧基本与拍星空类似,手动对焦到遥远处的星星清晰后,用手动M档、大光圈、高感光度(ISO-)、长曝光即可。只是曝光时间相对于拍夜空银河要缩短一些。极光曝光建议在10-15秒之间。
?
若KP值<3,肉眼能看到微弱绿光,相机能拍到明显绿光。
?
若3<KP值<4,肉眼看到绿光,相机能拍到微弱紫光。
?
KP值>4时,肉眼能看到明显紫光,相机拍到绚烂紫光、绿光。此处无对应配图,我的人品还没有那么出众,三晚的追光并未有哪晚KP值>4。当然这也让我有了将来再追极光的理由。
?
摩尔曼斯克
摩尔曼斯克深入北极圈内多公里,是俄罗斯北方唯一的“终年不冻港”。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四极”:极夜、极光、极地空气、以及极贵的鱼子酱。
?
猎人餐厅,当地最出名的网红餐厅之一,众多游客的打卡点。
?
据说老板是个打猎的爱好者,整个餐厅里面被布置得就像一个猎物展览。
?一进门的前台大厅就是两只大号的棕熊,?
餐厅里挂满了熊皮、狼皮、鹿角,
?还有形态各式的老鹰、獾,?
恐怕也只有战斗民族才能撑起这般气质吧。
?菜式以摩尔曼斯克当地的海鲜为主,口味偏俄式,但胜在新鲜。服务一般,等菜时间较长,可以不用给小费。?喜欢猎奇的也可以点上一份鹿肉,好吃算不上,纯属图个新鲜了。?若对野性风格腻味了,可以去另一家位于列宁大街69号的网红餐厅:Терраса。环境相对绿色清新风格,食材品种差异不大,档次价格更高一些。?
停泊在摩尔曼斯克港的列宁号和标着经纬度的全球最北麦当劳也是必打卡点。
?
“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是全世界第一艘采用原子能反应堆产生的能量进行行驶的船只。于年下水,年正式退役。现在成为一个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
距离摩尔曼斯克市区一百多公里的郊外有个小有名气的景点:萨米民族村。算是一个露天展览馆+游乐场,供游客参观,了解体验萨米人的文化和生活。
?萨米人是一个濒危的少数民族,欧洲最后的土著族。他们一直生活在遥远的北欧极圈下。?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民族风俗和习惯,也可以看到他们饲养的动物。
?
原始的萨米人靠着一顶帐篷,便可浪迹天涯。
?
作为游牧民族的后裔,萨米人有着属于自己的“宠物”:北极狐、驯鹿、二哈。村里也有二哈和驯鹿拖雪橇的体验活动。
?
萨米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他们敬畏神灵,有自己的图腾。这是萨米村里的神像,属于萨米人自己的神灵。
?
来访的游客会把硬币放到神像上许愿。
?
套鹿角是萨米人的传统活动。女人用柳树圈套鹿角,如果套中了则证明这个女人是最棒的女主人。男人用绳索套鹿角,如果套中了则说明这是个纯爷们儿。
?
这个民族村景点其实很一般,人工痕迹重。也就类似于东北雪乡,只是多了点异域风情,拍照效果还不错。被里面所谓的萨米族人引领参观时,还参杂着不少低级的商业套路。咱可是在大中国见过坑蒙拐骗的大世面的,岂会轻易掏腰包。但等着半夜追光也确实无聊,这种休闲套路景点可以消磨掉大半天时间。
?
最后想提一下捷里别尔卡,位于摩尔曼斯克的最北端,北冰洋巴伦支海边的小村庄。虽然此次未能踏足,但其遗世肃静的苍凉美感已深入我心。下一次再追光的话一定去捷里追……
张飞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