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闭幕。
本次大会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的落实和治理等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这一基金用于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
本次大会也有遗憾之处。COP27大会在减排方面的成果被指与一年前在英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相比毫无进展。
发展中国家的呐喊
在本次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之前,就有关于设立专门基金以帮助和补偿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讨论。
在许多观察人士看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可能承诺出资帮助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美国和欧盟对类似的构想持抵触的态度,他们担心达成此类协议意味着要为历史排放负法律责任。
于是,数十个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岛屿国家组成的谈判阵营,要求将“损失和损害的补偿资金事宜”列入气候大会议程。
在发展中国家不断的呼吁下,当地时间11月6日,COP27开幕之时,气候补偿问题首次被提上了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正式议程。
巴基斯坦是呼吁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的国家之一。今年夏季,巴基斯坦遭遇该国史上最严重的洪灾。洪水淹没了巴基斯坦约三分之一的土地。截至10月中旬,有至少名巴基斯坦人在洪灾中遇难。据巴基斯坦*府估计,洪灾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到亿美元,超过万人口受灾。
当地时间年9月10日,巴基斯坦苏库尔,受季候降雨引发洪灾影响的难民在联合国难民署(UNHCR)搭建的临时帐篷避难。图/视觉中国
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长雪莉·拉赫曼(SherryRehman)表示,该国信德省和俾路支省今年8月降雨量分别是往年同期平均值的%和%。
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巴基斯坦洪灾背后的罪魁祸首。巴基斯坦气象部门(PMD)官员此前表示,信德省和俾路支省异常丰沛的季风降雨背后的原因就是气候变化。另有多名南亚气象学家警告称,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气温上升可能导致巴基斯坦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和极端天气事件。
“大量国家正在因为气候变化灾难造成的损失陷入债务危机。”拉赫曼说。
巴基斯坦谈判代表穆尼尔·阿克拉姆(MunirAkram)表示:“如果国际事务还有任何道德和公平可言,那么国际社会就应该和巴基斯坦人民以及其他受气候危机影响的人们站在一起。”
据《纽约时报》报道,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可逆转的损害,但是,这些国家并不是引发气候变化的“元凶”。据估计,年之前,这部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合计每年损失高达亿美元;到年之前,这一数字可能达到1.7万亿美元。
发展中国家谈判阵营的代表指出,公平起见,历史上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部分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应该以经济援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补偿损失。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有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如果“损失和损害”基金的方案没有获得通过,他们就不会离开气候大会的会场。
当地时间年10月25日,肯尼亚瓦吉尔,来自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护林员看着一头死于饥饿的长颈鹿尸体。图/视觉中国
联合国高级气候问题专家奈杰尔·托普顿(NigelTopping)说,如果此次大会无法达成“损失和损害”基金的相关协议,气候脆弱国家将做出愤怒的回应。
当地时间11月18日,10岁的加纳女孩纳克娅特·德拉马尼(NakeeyatDramani)在气候大会的大厅发言,她说,作为气候脆弱国家的代表,世界各国领导人对她的态度都很好,但是,善意不能解决问题。“你们什么时候还钱?欠债已经到期了。”她对在场的发达国家代表说。
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方坚定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我国发展权益,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合理诉求,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沟通,积极为解决难点问题提供建设性的搭桥方案,努力推动COP27取得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成果。
最后一刻达成协议
当地时间11月18日,按照原定的议程,大会应在当天闭幕。会场的工作人员开始拆除咖啡机和气候主题的展览物品。
然而,谈判各方仍未就包括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在内的协定草案文本达成一致。气候协议需要近个缔约方的一致同意,如果任何一方反对,协议就无法通过。
主办方不得不将大会延期至当地时间11月20日上午闭幕。一些国家的代表团匆匆忙忙地改签返程航班,续住酒店。谈判迎来“加时赛”。
在发达国家阵营中,欧盟首先软化了抵触立场。起初欧盟没有直接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但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即只向最脆弱的国家提供援助,如地势低洼的岛国或非洲的贫穷国家等。在最后阶段,来自小岛屿国家的代表与欧盟代表面对面谈判,终于让欧盟代表妥协。
当地时间年11月20日,埃及沙姆沙伊赫,一名代表在COP27闭幕式间隙打哈欠。图/视觉中国
美国成了发达国家阵营中最反对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的一方。“美国是一个关键的障碍,”哥伦比亚环境部长苏珊娜·穆罕默德(SusanaMuhamad)说,如果无法得到美国的支持,有关“损失和损害”基金的谈判就无法取得进展。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历史累计碳排放国,一直抵触对气候灾害进行赔偿的构想,美国担心可能会面临无限的责任。
不过,《纽约时报》称,随着发展中国家不断地呼吁,以及欧盟逐渐改变立场,美国坚持抵触立场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谈判中,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已经被逼到了角落。
尽管克里在最后一刻也不情愿接受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的方案,但一个插曲让他无法亲自参与到最后时刻的谈判中。
当地时间11月18日的新冠检测发现克里呈阳性,他无法继续在现场谈判,只能待在酒店房间内进行自我隔离。
当地时间11月19日晚,谈判来到了最为焦灼的最后时刻,各国谈判代表强睁着惺忪的睡眼把谈判继续下去,又是一个不眠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称,在气候谈判“加时赛”的最后几个小时,各国代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面地进行着“拉锯”。
新西兰气候部长詹姆斯·肖说,谈判的最后5个小时简直是一场“堑壕战”,光是坚持下去就已经非常艰辛了。
终于,这场“堑壕战”似乎消磨了所有人的斗志,临近闭幕之前,与会代表一致对这份修改了无数次的协议草案表示同意,埃及外长兼本次大会主席舒克里一锤定音,通过协议草案。
当地时间年11月20日,埃及沙姆沙伊赫,埃及外长舒克里(中)在COP27闭幕式上发表讲话。图/视觉中国
在当地时间11月20日的大会闭幕式上,舒克里宣布,大会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的落实和治理等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其中,大会批准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致力于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
路透社称,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标志着小岛屿国家和其他气候脆弱国家在与美国和欧盟27国谈判上的胜利。
马绍尔群岛的气候特使凯西表示,经过漫长的谈判,她已“疲惫不堪”,但对于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的结果感到满意。“最近仍有许多人告诉我们,我们达不成这个协议。很高兴他们错了。”她说。
不过,距离“损失与损害”基金真正能够运转起来,恐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路透社称,目前的协议只是制定了一个路线图,就由谁出资、谁将监管这只基金、资金将如何分配等问题做出了初步规划。
在谁出资的问题上,协议称,“损失与损害”基金的资金来自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在内的多种来源,而不是完全由发达国家*府承担。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设立这一专门基金表示欢迎,他在大会闭幕后发表声明说,仅成立专门基金是远远不够的,但这是重建互信的一个重要*治信号,面对这场全球危机,人类必须合作。
“在减排问题上失败了”
即便此次气候大会取得了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这一历史性突破,许多气候活动人士和专家仍批评本次气候大会在减排问题上缺乏进展,未就如何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全球升温1.5℃目标达成进一步协议。科学家们警告,如果全球升温高于1.5℃可能产生极端后果。
按照《巴黎协定》的“棘轮机制”(即各国每年需要不断提高各自的气候目标),今年,更新气候目标的国家寥寥无几。
《华盛顿邮报》写道,今年气候大会是在一个糟糕的气氛中开展的,新冠大流行的持续影响、俄乌冲突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种种因素迫使各国*府仅仅在提供足够的能源和食品方面已经举步维艰,更不用说更新气候目标了。
当地时间年11月5日,埃及沙姆沙伊赫,一名男子对着COP27的标志自拍。图/视觉中国
有观察人士指出,一些国家甚至正试图撤回在《格拉斯哥气候协议》中做出的承诺。COP26大会主席、格拉斯哥协议的设计者阿洛克夏尔马(AlokSharma)在峰会上表示:“我们不得不在谈判桌上艰苦战斗,仅仅是为了守住格拉斯哥协议成果的防线。”
以“保持全球升温1.5℃目标仍有实现可能性”为口号的COP26最终的成果只是“逐步减少”使用煤炭,许多人曾寄希望于COP27能在COP26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逐步减少”使用煤炭扩大为“逐步减少”所有化石能源。
但这样的希望显然落空了。在削减化石能源方面,COP27最终达成的协议基本与格拉斯哥协议的措辞一般无二,COP27协议呼吁各缔约方加快“努力逐步减少燃煤发电,逐步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
夏尔马对媒体细数了在COP27谈判中“夭折”的气候目标:“年之前全球碳达峰,最终协议中没有;逐步减少使用煤炭的后续实施方案是什么,最终协议中没有;是否要逐步减少使用所有化石能源,最终协议中没有……”
挪威气候部长埃斯彭·巴斯·艾德(EspenBarthEide)表示,就减排而言,COP27协议与格拉斯哥协议相比没有退步,但也丝毫也没有提高。
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Baerbock)表示:“这令人沮丧,一些大型排放国和石油生产国迟迟未能采取减缓气候变化和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的措施。”
马尔代夫气候部长阿米纳特·肖纳(AminathShauna)表示,他既对COP27在“损失与损害”基金方面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也对COP27没能在减排问题上取得进展感到担忧。“我们在减排问题上失败了。”
新京报记者陈奕凯
编辑张磊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