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之一。本文从气候多样性、气候变化风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多样性着手,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多样性和严峻性。结合人类社会活动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提出了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共生存的范式,并依据此范式,对应对气候风险的全球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1引言
当今全球*治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气候变化风险加剧了这一大变局。气候条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亦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尺度来看,气候都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特征。因此,人类自从地球上诞生以来,就与气候的多样性共同生存,相互影响。大量考古和文字历史记录表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始终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尺度下,气候与人类及其活动的相互影响程度呈现不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日趋明显,其影响不但在空间范围上从局地扩展到全球尺度,对气候变化速率的影响更是过去四十万年所没有的。-年,我国地表气温显著上升,平均增温速率达0.24℃/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年我国气象站观测到的暴雨日数占比全年日数的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3.8%。-年,我国发生了次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呈上升趋势,其中极端干旱事件16次,严重干旱事件37次,中度干旱事件73次。根据《应对气候变化报告()》绿皮书中记录,-年我国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呈现快速增加态势,以年市值计算,-年我国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亿元/年,其中、、、、、和年的损失均超过了亿元,和年甚至超过了亿元。-年我国城市气象灾害损失也呈快速增加态势,以年市值计算,-年我国城市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亿元/年。从农作物受灾来看,-年我国因气象灾害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分别高达.6万公顷和.6万公顷,其中在气候巨灾发生年份损失更大,例如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分别高达.4万公顷和.8万公顷。从人口灾情来看,-年我国因气象灾害年均受灾人口和死亡人口分别高达2.67亿人和人。由此可以,因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各类灾害形势严峻,防范气候巨灾刻不容缓。整个世界正在感受到影响人类与气候共生存的风险在增加,这与人类追求“天地人和”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目标相背离。为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防范目前人类还难以应对的灾害风险,需要对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这不仅有助于公众和决策者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而且对于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多样性视角剖析:气候、气候变化风险和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和气候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具有稳定性。联合国*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的特别报告将气候变化定义为“能够识别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达几十年或更长时期。气候变化或许是由于自然的各种内部过程或外部强迫所致,或者是由于大气成分或土地利用的持久人为变化所致。”目前学界对气候和气候变化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且对气候的多样性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然而对气候变化多样性的特征,尤其是极端事件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
2.1气候的时空多样性
气候的多样性特征是指气候均值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时空多样性特征。在时间
维度,(1)从千年尺度看,全球气候存在明显的冷暖与干湿变化的交替。挪威气候学家曾作出1万年来挪威的雪线升降图,由此判定雪线高于m时,当地气候温度比现在温度温暖;反之,比现在寒冷。竺可桢曾根据中国古代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绘出了中国近年的年温度变化曲线,亦表明在千年尺度上,中国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变化。(2)在百年尺度上,大量的树木年轮资料表明,气候仍呈现出冷暖与干湿交替变化的特征,且显示出不同的组合,即冷干、暖干、冷湿与暖湿的气候组合。(3)在十年尺度上,有大量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气候呈现出的冷暖与干湿交替变化的同时,还表现出风速与风向、气压与湿度,以及能见度与辐射等气候要素的波动变化,更加表明了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在空间维度,(1)从全球空间尺度看,依据实证分类法,柯本将全球气候划分为5个气候带、12个气候型。此外,依据成因分类,也有学者将气候先分带再分型,所不同的是前者主要依据气温和降水,参照植物类型。后者则突出其辐射和环流划分气候带,再依据大陆东西岸位置、海陆影响、地形等因素与环流相结合确立气候型。据此斯特拉勒将全球气候划分为3个带、13个气候型和27个亚型;周淑贞将全球气候划分为3个带、16种气候型。由此可见全球气候呈现出多样性特征。(2)从区域空间尺度看,气候的这种多样性仍然表现突出。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把中国气候划分为6个气候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并进一步划分为32个气候型;中国气象局则把中国气候划分为9个气候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并进一步划分为22个气候型。从局地空间尺度看,气候多样性仍然存在。郑度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气候划分为低山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寒温带、亚高山寒带、高山寒冷带、高山寒冻带和高山冰雪带共7个气候类型。可见,气候因地球公转和自转以及接收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多样性。
2.2气候变化风险的多样性
气候变化多样性特征是指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属性的多样性特征,这里的气候变化属性包括变化趋势、波动特征和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等。史培军等根据气候变化的变化趋势(上升/下降/无明显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增强/减弱/无明显波动特征)可以将气候变化分为9种模态,并据此开创了气候变化区划研究的先河,吴绍洪等根据这一理念开展了RCP8.5情景下的中国气候变化风险区划。在数学意义上气候变化中的变化趋势包含的是气候因素均值特征的变化,是由气候因素的趋势性形成的得失不定的风险(Trade-offRisk),主要由地理位置和承灾体的脆弱性所决定。而波动特征则表征的是气候因素方差的变化形成的不确定性风险(UncertaintyRisk)。值得注意的是气候的波动特征中其实包含了部分极端事件天气和气候事件的信息,但又不完全覆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属于气候变化中的突变事件,可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风险(ExtremelyWeatherRisk)。气候突变是普遍存在于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符淙斌等给出了气候突变的普适定义:最基本的气候突变有4种类型,即:均值突变、方差突变、跷跷板突变和转折突变。实际的突变往往是它们的组合。可见,气候变化因其属性特征在地球空间分布上的不同组合,而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它表征的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多样性。
2.3气候变化影响的多样性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有关。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一年,对全球多数地区影响较大。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多数地区正在经受更热、时间更长、更频繁的热浪侵袭。气候变化导致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超出预计,并可能逐渐加剧。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年2月13日,在迪拜“世界*府首脑会议”期间举行的气候变化问题圆桌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达席尔瓦警告称,如果不能立即采取行动,加强粮食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许多地区未来的粮食生产将受到“严重损害”,并可能导致全球为到年消除饥饿和极端贫困目标所作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水资源管理是需要采取行动的一个关键领域,全世界数百万小农户正在艰难地应对水资源短缺,而气候变化则使局势进一步加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斯蒂芬妮卡尔森的研究证明,降水变化可能在动植物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自然选择是解释生物为适应环境而进化、生存的机制。气候变化的后果之一是全球降水模式出现异常,一些地方降水次数减少但降水量暴增,一些地方干旱成为常态。斯蒂芬妮卡尔森的研究团队收集了份已发表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对世界各地不同动植物种群的自然选择加以量化。斯蒂芬妮卡尔森对这些报告进行分析,把自然选择模式与气候数据对应起来,发现20%至40%的自然选择变化可能归因于当地降水变化。这一发现很重要,尤其是考虑到这项研究涉及全球范围。这说明依据像降水这种常见的气候因素,自然选择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斯蒂芬妮卡尔森的研究还表明,与降水相比,气温变化对生物自然选择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也有可能是这组数据中气温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来。
2.4对气候变化认识的多样性
在全球多数学者、公众和决策者越来越认同气候变化的同时,仍有不同人群对气候变化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并非认同全球变暖这一科学共识,反而重视被限制排放的行业,认为来自各类监管的“繁文缛节”不必要地阻碍了就业增长和石油及天然气产量。奥巴马时代限制钻井、成本计算以及州和地方*府的税收及特许权使用费等措施,不仅阻碍了联邦的能源生产,也妨碍了油气产业的就业。时任美国环保局局长ScottPruitt认为精准计算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十分困难,有关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存在巨大争议,所以不认为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并且将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评价为一个“坏协议”。在美国环保局已经开始推翻一些条例,如《清洁水法案》,还将取缔清洁能源计划和节能燃料标准等;消减了在气候变化项目方面以及国务院的经费;裁员1/5,约名员工。经费将从82亿减少到61亿美元。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际,欧盟成员国的外交部长们日前表示,欧盟将通过加强外交努力维护此协定。在中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建设以来频繁出现短时冻雾天气,低云、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多次影响航班运行。例如年1月3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机场投入使用仅半年多,发生大雾,一次大雾就引发高峰时多达上万人滞留,导致滞留乘客情绪激动的场面频繁上演,乱象频出,许多机制首次检验就露了怯。如果以后再碰到雾天等极端天气,如何应对,如何让人们平安愉快地出行,值得深思。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航班偶尔延误不可避免。要避免再次陷入“极端天气——航班延误——旅客滞留——过激事件”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对气候变化的有全面、系统、深入和正确的认识,才能考虑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对基础设施选址和建设的影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事也存在多样性的认识,例如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变暖将导致高山融雪提前,但是对融雪速率如何响应气候变化人们却缺乏了解。最新研究表明发现高融雪速率产生的融水量分数在更暖的气候下显著降低,即温度更高融雪更慢。这是因为融雪季节限定在一个有效能量较低的时间内,暴露在足以造成高融雪速度能量下的积雪区域减少了高达64%
2.5应对气候变化的多样性
维持稳定的气候条件,促进文明繁荣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要、科学家、*府和公众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