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又见刺客
“西安大学生药家鑫撞人后又捅八刀”一案尚未尘埃落定,这两天西安又发生一起大学生杀人案,遇害者也是一名大学生,而犯罪嫌疑人行凶的理由竟是为女友“违约变心”。既是女友违约变心,你杀那男的做甚?我关注了一下,这名大学生是持刀闯入宿舍,杀一人,伤一人,同宿舍共三个人竟然未当场将其拿下。刺客!又见刺客!刀刀所向,皆是弱势,尽属同胞。有年轻人凶悍如此,我城管后继不乏人也,钓鱼岛指日可归矣!不但大学生拿起了刀子,连博士也准备拿起刀子了。清华博士王进文因老家遭强拆写给山东潍坊市市长的公开信中如此说,“无依无靠无房无地无钱无粮无尊严无幸福的人恐怕只能在汽车炸弹与催泪瓦斯之间做出选择了,伏尸两具,血流五步”,这是说一旦要求不能满足,就要当刺客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出自唐雎之口吧?他是不用刀的刺客,只靠舌头就把秦王当了人质,护了本国的利益,这的确需要大勇气大智慧。古时的刺客,向有威名,那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土壤的。可如今社会之上,“刺客”频出,并且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我就觉得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个刺客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回事。《史记·刺客列传》里有四位特别突出,被称为“史上四大刺客”:专诸、要离、荆轲、聂*。刺客专诸,鱼腹藏剑杀了吴王僚。无事不俯首听命于其母,被伍子胥利用了。后来其母为使其去了后顾之忧,成其大事而自缢;专诸为了接近王僚而赴太湖学了三月烧鱼之术,刺杀成功,当场被剁为肉酱。这个人是个重诺轻死的亡命徒,唯有“至孝”二字可堪尊崇。刺客要离,断臂杀妻。为了除掉有“万人莫当之勇”的庆忌,他先是断了自己的右臂,后来把妻子儿子也献给阖闾杀了,用苦肉计骗取了庆忌信任,终于找到机会,在船上将长矛刺进庆忌后心。庆忌不得就死,反倒把要离大头朝下在江水里浸了三过,笑着说你丫也算是个勇士啊,竟敢来行刺我!左右要杀刺客,庆忌说算了,怎么能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自己就拔出长矛,喋血而死。感觉这庆忌才真是天下少有的英雄,要离反倒是陪衬了。要离被释放回国,悲痛不已,认为自己杀妻不仁,为新君而杀旧君之子不义,没脸再见天下之士,自杀了。这爷们最大看点,一个心狠手辣,一个算有良心。荆轲的故事家喻户晓,就不多言了。此人原本是个落魄汉子,好像功利心挺重,又极会作秀,行刺过程没有多少震撼人心,反倒是用来铺垫的故事更有味道。樊将军的人头添了国破家亡的鲜血红色,易水畔的慷慨悲歌添了些寒凉的风声,助手秦舞阳的无能反衬出主角的形象高大,按照今天的话讲,就是造势造得不错,是电影擅用的蒙太奇手法。但凭心而论,荆轲刺秦的现场表现,总有些街霸行凶味道,不过,因为逆天而动、反抗暴秦的*治背景,仍然使其英名传世了。这爷们不像刺客,倒像是*治家。刺客聂*,可圈可点。韩国大夫严仲子,为杀丞相侠累,先以黄金百镒与聂*之母为礼,被*坚辞。不久,聂母辞世,严仲子亲执子礼助聂*葬母,感动聂*,此后服母丧三年,并嫁其姐,了却一切后顾之忧,只身去韩国行刺。后面的刺杀场景足以拍出一部武侠大片:侠累正高坐府堂,执戟甲士侍立两旁,聂*仗剑直入韩府,诸多甲士反应不及,*早以白虹贯日之势长剑刺入侠累胸膛,快,准,狠。甲士围攻聂*,*仗长剑击杀数十人后,倒转剑柄,以剑尖划破面颊,剜出双眼,破腹而死,就好像那些器官没长在他身上一样。其武功,其战斗力,其武士道精神,果然非同小可。聂*死后,韩王暴其尸于市,悬赏购求能辨认其人者。其姐闻听,猜测必是亲弟,遂只身前往,抱尸恸哭。有好心人说,别人逃避唯恐不及,你怎么还敢来辨认?姐姐说,聂*不过是因为我才毁坏自己的躯体,以免被人辨认出来牵连与我,我又怎能害怕被牵连而任聂*的英名埋没!乃长呼三声,自杀于聂*身体旁。弟忠姊烈,真奇侠也!以上四人,无论是从武功绩功,还是人品风度,当以聂*为首。为何?不为钱,不为利,不为名,心中有承诺有担当,唯独没自己,这是真刺客。相传蔡邕所作名曲《广陵散》,即是歌颂聂*壮举的。唐朝由刺客演化为侠客。其时经济繁荣,国威远扬,思想活跃,生活解放,任侠之风大盛,而鄙视章句小儒。开国元勋李靖、李勣,都颇有侠骨。诗人骆宾王、陈子昂、王翰、王之涣、孟浩然、高适、张旭、韦应物等,都以任侠名世。文人之中最富侠肝义胆的,首推李白。“十五学剑术,三十成文章,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和他在现实生活中对腐朽权贵的认识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他反抗权贵的叛逆精神,唱出了“盛唐之音”的最强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清末刺客再次蹿红。1905年,吴樾用炸弹刺杀清廷五大臣,汪精卫刺杀溥仪的父亲摄*王载沣,1907年徐锡錫麟趁安徽巡抚恩铭到巡警学堂参加毕业典礼之时,举枪将其击毙,后率众起义,不幸被俘,剖心挖肝杀害。徐的事迹在于,不仅牺牲惨烈,更在他一度被恩铭赏识厚遇,但认为与恩铭之交纯属私人感情,除之是为了民族国家。最豪迈的刺客是温才生,1911年他用手枪刺杀了广州将军孚琦,就义时全无恐惧,高呼“今天我代同胞复仇,各同胞务必发奋做人”和“快死快生,再来击贼”,一点不亚于影视剧中的GC*人。有信念的人,就超脱了单纯意义上的刺客,他刺向的是腐朽没落的社会病躯。所以,刺客之意义,在于以一己之力与强大的邪恶的敌人抗衡,从而改变历史,改变亿万人的命运。刺客的魅力,在于以弱胜强,敢面对悬殊的力量对比奋不顾身。司马迁说:侠之大者,谓之刺客。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为了一句承诺,可以赴汤蹈火、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士为知己者死”虽然是一种价值观了,但仍然是浅薄的,狭隘的。侠义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展映,应该与时俱进。《辞海》的定义是:“侠旧称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辞源》的定义是:“侠客,指急人之所难,出言必信,见义勇为的人。”两个定义里不约而同都出现了“见义勇为”这个词汇,说明了“侠”是见义勇为的,而“义”字才是核心。“义”指的就是“正义”,所谓侠者,必须是谋求最广泛的正义的,必须是为他人而非为己的,没有义,不能成其为侠。时间轮转到当代,侠义精神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已不仅仅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意思,也包含了敢于和一切不平不义之事作斗争的气概,还包含了如罗曼·罗兰所谓的爱、悲悯、体贴等宝贵品质,那些发自内心的真诚行为,给予他人的不仅是现实的帮助,更多的是由他们内心传达的带给这个世界的信念与宽慰。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新侠义精神。同时,侠客与暴徒也是有本质区别的。《论语·阳货》:“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区分游侠与暴豪之徒的标志,就在于对待弱者的态度及其行为的目的。坚持正义、明辨是非、保护平民百姓者为侠,感匹夫之交、害正利邪、任气而不知义者为盗。游侠以一己之力,锄强扶弱,除暴安良,廉洁退让,不求报答,因而名不虚立,士不虚附;暴豪之徒结*营私,恣意妄为,奴役穷人,侵凌孤弱,杀人如麻,以满足一己之私,是可耻而必除之的。再看当今的“刺客”。如果说北京小贩崔英杰刀杀城管副队长,是走投无路被逼无奈之举,将心比心,我们尚可认为这是一个把刀刺向不和谐的社会制度的匹夫之怒。那么,杨佳以自己所受不公平待遇为由,刺杀上海七名警察的事件,就是暴豪之举了。看他够不够那么多别有用心和是非不分的人所谓的“大侠”称呼,不要以行为的对象定性,而必须要以行为的目的定性,目的不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只是为自己讨个说法;刀刀所向,不分青红皂白,杀的都是无辜,留下多少孤儿寡母,就是在恶意报复了。所以他不是什么大侠,而是实实在在的暴徒。至于为泄私愤而持刀杀向弱小的孩子,就连人渣也不配做了。西安的两个大学生当了“刺客”,这是在给“刺客”抹黑,他们真正应该拿刀捅的,是自己的良心和万恶的教育产业化。清华的王博士要当“刺客”,我们就要不但听其言,也要观其行,看看他为何要刺,所刺为何。细读那封公开信,确是提出许多问题,直指目前普遍存在的野蛮拆迁现状。但是也有人说,王博士是因为自家私利缘故才发的飙,别人家的房子都同意拆了就他家的不同意拆,为了一己私利仗着自己的博士光环绑架群众,跟*府对着干。我就不明白了,即使真有这样的私心,也很正常吧?毕竟是扒的生他养他的亲爹娘的房子,如果家都没了这儿子再不出来说话,尤其在山东那样一个传统文化深固的地方,这不是数典忘祖受千夫所指吗?难道少数对多数是绑架,多数对少数就不是绑架?更何况这多数人同意拆迁是欣然同意,还是“被”同意?接着就有消息,说是*府的肱股幕僚,为救父母官于水火,效仿吕氏之“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愿献“非公帑厚贽”138万余银,助七品大员恩威并施,无果。被王博士拒了。我很欣慰王博士这样的从现在看来出于公心,向有碍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强权刺出“温柔”一刀。不过,我仍然有两个担心,一是冲冠之怒确为一家之私,而以公平正义群众利益作为垫脚石和遮羞布;二是在软硬兼施之下,或者被迫妥协,就此噤声,或者明拒暗迎,独享盛馔,不管他人了。倘若此,“伏尸两具,血流五步”就真的是匹夫之怒了,这样的“刺客”,不当也罢。更何况真正的“刺客”,是根本不需要刀子的。赞相关美文阅读:·蚂蚁小说二题·时事直评·日卵谈白·广东河源发生4.8级地震
广州深圳等多地有震感·晚秋叶语·“御史在途”的微博“呐喊”揭示什么?·“殴打空姐案”真相比道歉更重要·我愿听到枪声·我们不是仇富,是仇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