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德意志帝国第二期
TUhjnbcbe - 2024/8/25 16:16:00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

(一)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18年2月28日-年1月4日)是德意志帝国陆军元帅,德国总参谋部参谋长,资产阶级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18年2月28日生于柏林,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曾参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年起在总参谋部任职,—年任总参谋长,1年晋升为陆军元帅。经多年酝酿制定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完整战争计划,史称施利芬计划。战争开始时德国以1个集团军监视俄国,7个集团军对法国作战,其中个集团军掩护德法边界。4个强大的集团军经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迂回法国左翼,在巴黎以东同法军决战,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决战胜利后全力转向东线。他是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军事思想的继承者,其作战思想对两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均有影响,对德国军事界的影响尤为深远,著有《坎尼战》、《统帅》和《现代战争》等军事著作。施利芬出身普鲁士容克家庭,父亲是普鲁士的少将。他家学渊源,自幼勤奋好学,最初专攻法律,20岁后参加军队。年作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愿者加入第一禁卫枪骑团,4年12月调服正规军,并被任命为少尉。8-年在军事学院学习,5年毕业后加入总参谋部。6年6月普鲁士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战争爆发,施利芬作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一骑兵团的一个年轻军官参加对奥作战,决定普奥胜负关键的一战是在克尼格来茨进行的,施利芬亲身经历这一著名战役。

(二)当时普军联合意大利军队,在总参谋长毛奇指挥下速战速决,投入29.1万普军以优势兵力交战,仅7个星期时间击溃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指挥的2.8万奥军。这一战例给施利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为他以后的军事理论研究和制定战略计划打下基础。数年之后他在回忆克尼格雷茨之战时说:“多谢上帝赋予克尼格来茨的崇高荣誉,能参加普鲁士军队经历这一伟大的战役,赢得辉煌的胜利,目睹无与伦比的欢呼场面时我感到是多么幸福啊!”—年施利芬作为陆军总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参加普法战争,整个战争的指挥者是施利芬崇拜的普军总参谋长毛奇。法军在普军强大攻势下迭遭失败,法军一部分退至位于法国和比利时边境的色当。9月2日拿破仑三世率10万军队在色当投降,接着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施利芬在战争中进一步领会毛奇等人运用的集中优势兵力、实行速决战的战略战术原则,施利芬亲自参加的普奥、普法战争,为他后来制定“施利芬计划”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施利芬在参谋部任职期间很受毛奇的器重,年他被任命为第一骑兵团团长,7年之后担任总参谋部处长,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毛奇的军事思想。年施利芬被擢升为军需总监,得到接替毛奇的总参谋长瓦德西的欣赏,他同瓦德西有相似的政治、军事观点,很快就成为瓦德西的有力助手。

(三)施利芬是沉默寡言、严守纪律的军人,他牢记父亲的遗言:“始终不渝地勤奋工作,矢志不移地忠于职守”。还在他担任第一骑兵团团长的时候对一些具体事务他都亲自过问,他对自己和对他的副官提出严格的要求。年瓦德西被威廉二世解除职务后施利芬担任总参谋长,在他担任这一军职的16年里没有像他的前任毛奇那样指挥过战役获得赫赫战功,但是他适应德国对外扩张的需要,遵从德皇威廉二世的旨意,致力于德军的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为德国将要进行的战争作了战略和战术准备。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已经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积极准备向外扩张。当时的首相伯恩哈德·冯·比洛公开宣扬“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皇威廉二世也提出向世界扩张的世界政策。在施利芬和军界其他要人推动下国会于年批准一项军事法案,根据这个法案军队平时编制包括士兵和下级军官是55.7万人,军官和服一年军役的军人是.2万人,共计58.9万人,9年又增加万人。在德国大力扩充军备的同时施利芬也主张加强军官指挥艺术的训练,力图以当时先进的技术武装部队,如6年德军首先用新式77毫米速射重炮装备陆军,不断提高军队的实战能力。

(四)施利芬自其妻年死后变得冷漠和孤寂,经常讥讽同事,但一直致力于尽可能完满地解决德国面临的战略困境。他是一位卓越的天才战略家,尽管对战争伦理漠不关心,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却符合科学规律。在其任总参谋长期间研究与法国和俄国两线作战中的战略问题,从年起经过10多年的酝酿修改,终于制定出完整的“施利芬计划”,对德国即将在欧洲进行的战争以及在这场战争中应采取的战术原则作了预测和部署,这是他在德国军事史上赢得自己的地位的最重要之点。施利芬计划的核心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通过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围法国,采用歼灭战、闪电战的战略先发制人,一举彻底打败法国,然后挥戈东向对付俄国,迫其缔结和约。施利芬这种侧翼包围和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是对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和毛奇战略原则的发展,他强调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要打败敌军,而且要给敌军以出奇制胜的打击,进而消灭敌军。不仅进攻敌军的正面阵地,而且尽可能进攻敌军的侧翼及其后方,迫使敌人在背面战线作战。这一战略思想在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中,在施利芬参加过的6年普奥战争中,—年的普法战争中都被采用过。

(五)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都想称霸欧洲,当然德国也不例外。英国怕德国强大而削弱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德英矛盾趋向尖锐。历史上德法结下世代冤仇,双方都在秣马厉兵,法、俄趋向采取共同行动。当时德国政府和一些军事家对这一局面保持高度警惕,施利芬潜心研究战略战术,目的也是要德国在两线作战的形势下如何克敌制胜。他认为德国不能眼看着隐蔽的敌人为复仇得到吉日良辰,他主张最好的自卫就是进攻,德国必须自由地生存,必要时采取这种手段,只有抓紧时机才能有效。施利芬分析法国的形势,指出法、俄虽然趋向联合,但法军已不能指望俄国更多的支援,因为俄军在年的日俄战争中元气大伤,加之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法军只能限于防御。德国趁机发动战争,速战速决就能彻底打败法国。按照施利芬计划东西线兵力部署应当是东线只用兵力的1/10(9个师),配合奥匈帝国军队防御俄国;战略重点在西线,在西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投放78个师。以距离巴黎英里的德国边境城市梅斯为枢轴,分为两个战略意义不同的部分,即右翼和左翼,右翼的任务主要是击溃法军。德军要用70个师出其不意地袭击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占领法国北部,像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的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沿海岸线大幅度迂回,渡过塞纳河,绕道巴黎,折向东南,将法军主力压向东方,迫使法军退至摩泽尔河一线。

(六)德军左翼由8个师组成,兵力部署在阿尔萨斯-洛林一带,固守在德法设防坚固的公里国境线上牵制法军进攻力量,以挡住法军右翼的进攻。施利芬指出如果德军指挥合理,切勿削弱德军的右纵队,不断地进攻法军的侧翼和后方,法军就被压缩在铁锤(右纵队)和铁钻(左纵队)之间,在4至6周内完全溃灭。然后利用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网,在内线迅速调动部队,分兵东线击败俄国,这样德国便能速战速决,在两三个月内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施利芬预计即使德军左翼失败,法军向德国境内挺进,德国仍能获得胜利。因为如果法军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将左翼德军赶向莱茵河,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右翼将从后面包抄法国人。法军一开始向德国推进得越深,将会发现他们处境越发被动。德军占领比利时和法国的海岸线,切断法国的盟友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也会给法国以致命打击。施利芬和老毛奇都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不可能在东线争得决定性的胜利,决定德国的命运只能在西线。不同之点是毛奇能够比较客观地、冷静地对待现实,而施利芬却坚定地相信只要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就能使现实服从于理想。他是一个极为相信个人天赋才能的人,毛奇习惯于在临战前制定初步战役计划,施利芬则在战争爆发之前很久就为德军制定完整的战略计划。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战略部署基本以施利芬计划为依据,以他的速决战、包围战役学说为指导思想。但是4年德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俄国军力大增、严阵以待,法国扩充军备、增强经济实力并与德国怒目对峙,德国西部工业区是国民经济和军火工业中心,垄断资本家要求德军保护工业区安全。为此施利芬的后继人小毛奇修改施利芬计划,在西线右翼投入52个步兵师和7个骑兵师,左翼从施利芬计划的8个师增加到15个师,西线右翼与左翼的兵力由原来的7比1改为比1。东线力量也加强了,这些无疑削弱德军西线进攻的力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战争最初阶段给法军以突然袭击,初战告捷获得一些战果,但由于德军机动性的缺乏最终失败(他的原计划是不考虑后勤困难的,他是要在占领区以战养战的,但小毛奇没有魄力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没有俄国人的威胁下一个施利芬计划的变种被德军采用,这次被证明是成功的。施利芬忽视客观形势的变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低估敌人的力量。他相信德国军事、经济力量能够保证他的计划的实施,他预计法军无力阻止德军的强大进攻。在年革命浪潮冲击时俄国无法迅速总动员,德军有较高的指挥艺术,部队军事素质良好,趁虚而入胜利在望。

(八)他对跃跃欲试的英国掉以轻心,扬言如果发生一场冲突就迫使英国在巴黎议和。同时施利芬低估敌对国家经济实力对整个战争进程的影响,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德国陷于两线作战的窘境。施利芬的战略学说是以单纯军事观点为基础的,他无视经济实力对速决战的影响。在外交方面他不顾其他国家对德国的公愤,声称对法国作战要打出一个赫赫有名的“克尼格雷茨战役”或“超克尼格雷茨战役”,要求德国无所畏惧地破坏卢森堡和比利时的中立。他说谁抓紧时机首先占领布鲁塞尔,并征收几十亿战争税,谁就有优先权。这样做德国必然首先撕毁国际法,破坏比利时等国的中立,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加之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德国人民反战斗争如火如荼,这些都加速施利芬计划的破产与失败。施利芬作为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在论述军事思想时虽力图回避政治和经济的影响,然而他的一切设想都受德国当时政治经济的制约。他强调突然袭击法国,这也是以德国的经济和君主政体结构不能长期承担现代战争消耗为先决条件的。正如他于2年在战略计划中明确指出:“不能容忍英国继续如愿以偿,起决定性作用。德国必须为它的经济繁荣再次获得必要的实力地位,没有战争的情况下要把这些变为可能是困难的。”

(九)施利芬在年退休,此后他潜心致力于军事著述、整理旧稿、撰写新篇,他以自己的军事著作继续对德军总参谋部施加影响,他撰写《坎尼之战》,《现代战争》,《统帅》,《克尼格雷茨战役》等著作。施利芬的军事著作并非一般军事史,他是用军事史中的事例证实他的战略原则,阐明他的战略思想,并促使这一战略得出逻辑上的结论,他认为从侧翼进攻敌人是所有战争史中最重要的内容。他对军官进行严格的训练,并要求一个统帅必须具有超人的或某种超自然的东西,也可把它叫作天才。施利芬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论述过这些思想,由于他在德军战略和军事理论上的贡献,1年他被授予陆军元帅的军衔。施利芬在写完他的关于同法国、俄国作战的一系列备忘录之后不久于年1月4日逝世,施利芬是一个天才的战略家,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这主要是由于著名的“施利芬计划”,这一计划被小毛奇修改之后在一战中遭到失败。对于该计划的争论延续至今,有人认为计划本身就出错误,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是执行者犯错误。4年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各国都在按照自己军队的特点预先设计克敌制胜的作战计划,德军是训练有素的高效战争机器,参谋人员的水平很高,武器装备精良,陆军配备的重型火炮是当时最好的火炮。

(十)法军仅次于德军居欧洲第二,其快速连发的75毫米口径火炮是当时最好的野战兵器,还从北非调来受战火长期考验的殖民地军队。俄国陆军在数量上最多,号称有六百万之众,但武器很落后且比较笨拙,只有一些军用汽车充门面,看上去仿佛是个现代军队。英国陆军全是志愿兵,数量虽比较少但高度专业化,其步兵可以在一分钟内瞄准射击15次。4年8月4日早晨按照施利芬计划,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突进比利时,直奔比利时最重要的列日要塞。当时比利时只有16万军队,其中4万人用来防守烈日要塞,烈日要塞周围环布着12个坚固的炮台。从8月4号到8月10号德军伤亡惨重,却只攻下两个炮台,8月12日德军用“大白莎”巨型攻城炮将列日要塞剩下的十个炮台迅速化为瓦砾。4年8月14日德军攻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继续向纵深推进。根据“施利芬计划”德军五个集团军向法国西北部直扑过去,法国和英国对德军行动判断错误,只有法国的一个军和少量的英国远征军部队在抵挡这支德军主力部队。英法联军不得不后撤并不断被德军追袭,很快德国军队就打到法国边境。与此同时正如施利芬所预料的那样法军开始进攻洛林,法军主力和德军左翼在德法边境上不断上演着进攻和反攻的大戏,最后德军的大炮和机枪占上风。法军在两周的作战中损失三十万人而只得撤退,而德军右翼却从比利时打到法国边境。

(十一)战争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坚点,所谓坚点就是本应该很快达成的小目标,然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迟迟不能达成。坚点会大大挫伤进攻方的锐气,增强防守方的信心,甚至改变战局。战争指挥者必须善于处理坚点,如果没有巨型攻城炮,列日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坚点。没有巨型攻城炮,列日将至少阻挡德军一个月。如果援军及时赶到,马恩河战役就可能不复存在,而被列日战役所代替。清除坚点有四种方法,即摧毁、绕过、围而不攻、空降。巨型攻城炮摧毁列日坚点,战术核武器和超常规大规模杀伤武器是摧毁坚点的首选。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与日军逐岛争夺导致美军伤亡惨重,后来美军采用蛙跳战术绕过坚点,进行隔岛争夺,很快就打到日本本土。围而不攻可以让坚点的守军粮绝而降,也可以空降到坚点的后方或空降到坚城之内夺取坚点。陆军作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坚点,这里的坚点是指一个阵地或一个城市。数量的重要性是始终如一的,人海战术和狼群战术都是以量胜优的战术,在接下来的马恩河战役中小毛奇对德军右翼的削弱导致德军因兵力不足而吃了苦头,后世证明在游击战中正规军的兵力必须是游击队兵力的6倍以上才能消灭游击队。

帝王世系

一、威廉一世

人物生平

(一)威廉一世(年月22日-年月9日)全名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是普鲁士王国国王(年1月2日~年月9日在位),年1月18日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皇帝。威廉一世少年时期从军参加反拿破仑战争,中年时残酷镇压护宪运动,号称屠夫霰弹亲王。他继承普鲁士王位后改革军制,经过三次王朝战争而一统德意志,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死后因为自身统一德意志的伟大成就,被其孙威廉二世尊为威廉大帝。年月22日威廉一世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第二子,母亲为路易丝·奥古斯特·威廉明妮·阿玛莉王后。由于其父亲没有预料到他日后会即位,威廉亲王并没有接受多少王室教育。少年时代便接受普鲁士传统的军事训练,10岁参加军队,年2月以上尉军衔入伍参与反拿破仑战争。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巴尔-苏尔-奥倍,普鲁士军队与法国拿破仑军队进行激战,威廉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他的上司在他的服役报告称他是一名勇敢的士兵。年他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外交家,年他获中将军衔,担任普鲁士近卫军团的司令官。年威廉的父亲逝世,他的哥哥腓特烈·威廉四世继任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因身患重病让威廉处理政务,封他为普鲁士亲王。

(二)年欧洲爆发年革命,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月1日维也纳发生革命,人民群众把奥地利宰相梅特涅赶下台。而在革命情绪空前高涨的时刻,月9日威廉被任命为莱茵-威斯特伐里亚军事总督和特别军事全权代表,他在柏林近卫军兵营里发表煽动性演说,唆使军队在月14、15和16日连续制造杀害群众的事件。月18日发生柏林革命,示威群众在皇宫前面集会,要求政府撤走城内驻军。国王和大臣们惊慌失措,威廉亲王命令军队射击起义的群众,柏林的工人、市民和大学生建起街垒进行持续14小时的战斗。一夜之间打败1.4万名士兵,迫使他们的司令官在次日清晨将军队撤出柏林,国王不得不向人民投降。威廉害怕愤怒的群众,被迫化装逃到伦敦避难。但当时的无产阶级尚未成熟,革命的领导权落到资产阶级手里,莱茵地区资产阶级头面人物康普豪森、汉塞曼和几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一起组成新内阁。年6月8日康普豪森内阁将被人民赶走的威廉亲王召回柏林,还编造说他在英国完成外交使命。以康普豪森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认为让王位继承人来筹组君主立宪国,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甘愿充当掩护这个王朝的挡箭牌。

(三)柏林三月十八日起义是德意志一八四八年革命期间柏林革命群众反对普鲁士专制政府的起义,德意志一八四八年革命期间柏林革命群众反对普鲁士专制政府的起义,年月6日一些激进青年在柏林动物园开会。次日以柏林人民名义提出请愿书,要求政治自由、实行大赦、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行人民代议制、废除高利贷、召开联合省议会等,但遭到政府拒绝。月9日青年们再次在动物园集会,与会者达数千人,再次提出请愿书。同时柏林工人也活跃起来,散发反映工人要求的传单。月1日群众在动物园再次集会时遭政府军袭击,发生流血冲突,此后几日冲突仍有发生。奥地利维也纳人民推翻梅特涅反动政府的消息鼓舞柏林人民,18日上午广大群众在宫廷广场集会,向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重申上述要求,并提出撤走柏林驻军、组织武装的市民自卫队。中午国王发布命令同意取消书刊检查制度,召开联合省议会并制定新宪法。在军队企图驱赶集会群众时工人、市民、大学生迅即构筑街垒反击,巷战中起义者死一百五十人、一千人。在人民群众顽强抵抗下军队发生动摇,次日晨国王被迫发表《致我亲爱的柏林同胞书》宣布撤军,并请求人民撤除街垒,起义取得胜利。月29日成立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康普豪森-汉泽曼内阁,康普豪森·汉泽曼内阁又称协商内阁,是德意志一八四八年革命中普鲁士资产阶级自由派组成的第一个内阁。

(四)柏林三月十八日起义胜利后年月29日成立,莱茵自由派领袖康普豪森任内阁首相,大企业主汉泽曼任财政大臣,其他内阁成员由贵族代表担任。上台伊始惧怕人民革命,阻挡革命的继续发展。4月2日召开普鲁士联合省议会,主张与国王协商制定宪法,4月8日公布选举法,实行两级选举制。当柏林工人提出实行普选、颁布劳动权法令和成立劳动部等要求时,立即要求国王将军队调回柏林,防范工人的革命行动,还支持国王出兵镇压波兹南的波兰民族起义。5月22日普鲁士国民议会召开后提出宪法草案,宣布普鲁士为君主立宪国家,实行责任内阁制。议会由两院组成,上院由国王、亲王任命的人和选出的代表(收入为—塔勒)组成,下院根据两级选举制选出,还是遭到普遍反对。6月14日发生群众攻击军械库的事件,最终遭到镇压,此后反革命气焰更为嚣张。20日康普豪森被迫辞职,内阁垮台,25日成立奥尔斯瓦尔德-汉泽曼内阁。被召回的威廉亲王充当反革命势力的首脑。他在科布伦茨接见军官团时说:“我只信赖这些军官。”波森的一个选区把威廉选进议会。威廉口头上表示拥护新政策,实际上他希望尽快推翻新制度。年月28日法兰克福议会通过帝国宪法,推选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德意志皇帝,普鲁士国王拒绝从议会手中接受皇冠,并且拒绝接受帝国宪法草案。

(五)年5月在南德地区的巴登、普法尔茨、德累斯顿等地区爆发起义,史称维护帝国宪法运动。威廉统率一支军队去镇压,军事法庭判处28名革命者死刑,其中包括特吕茨施勒尔和小学教师霍弗尔这样一些根本没有参加战斗的人。威廉的暴行激起群众的义愤,给他起了个霰弹亲王的绰号,在南德居民中流传开来。7年无子女的威廉四世中风,身体局部瘫痪,然后精神失常无法料理国事。8年10月威廉亲王出任摄政,次年10月7日威廉执掌政权。为加强普鲁士的军事力量,需要资产阶级财政上的支持。为此威廉装出一副自由主义的姿态,他解散曼托伊费尔的内阁,任命由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奥斯瓦尔德·施韦林为首的内阁。资产阶级认为这个时期是自由资产阶级的“新纪元,在8年即威廉开始摄政后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自由派人士在众议院中成了多数派。0年威廉着手进行军事改革,普鲁士政府要求邦议会同意拨款万塔勒尔,将平时兵力从14万人增加到21.7万人并延长现役期,取消国民后备军。威廉委派陆军大臣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将军进行这项工作,2月10日罗恩向议会提出改革方案,把常备军服役期限从两年改为三年,每年征兵人数从4万增至6.万人。威廉还加强军事训练,用先进武器装备军队,任命年富力强的军官。威廉的副官老毛奇便是这时被任命为总参谋长,资产阶级担心这一改革削弱资产阶级在军队中的影响,而一支深受容克影响的军队可能变成反对资产阶级和反对邦议会的工具。

(六)所以他们反对威廉这一改革,拒绝为此每年支付巨款。年1月2日威廉四世病死,摄政亲王威廉继位为国王,号称威廉一世。他在登基时发表一项宣言,要维护君王的永恒权利。在年议会选举中代表自由资产阶级利益的进步党获得大多数席位,提出要由议会监督政府的经常开支,经费必须严格控制在议会批准的范围之内。围绕军事改革问题展开的斗争,涉及到宪法权利问题,这场普鲁士的宪法纠纷的实质是究竟实行国王统治还是议会统治。宪法纠纷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普鲁士专制王权和容克同议会中的资产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因议会限制扩军、维护宪法为名故称,后来因普鲁士自上而下的靠军队赢得德国统一,议会最终承认失败。普鲁士王国在年及9年曾两次企图在自己的领导下实现德国的统一,但是都由于奥地利帝国的阻挠而归于失败,普鲁士的统治集团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要想统一德国非使用武力不可,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达到这个目的。0年起普鲁士政府锐意推行军事改革,以便为用武力统一德国作准备,但是这个军事改革却引起一场所谓的宪法纠纷。0年陆军部长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在议会里提出军事改革法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后备军,而把常备军从14万人增加到21.7万人,服役年限从二年延长到三年。冯·罗恩在提出这个法案的同时,还要求议会同意拨款万塔列尔作为改革用的军费。

(七)议会里居多数的资产阶级议员利用0年宪法赋予议会的权力,拒绝批准政府提出的军事拨款,这就等于否决军事改革法案。实际上资产阶级既然希望由普鲁士用武力领导统一,他们就没有理由反对以增强普鲁士军事力量为目的的军事改革法案及与之有关的拨款。他们之所以持反对态度是因为军事改革是由罗恩所领导的,而罗恩是最反动的容克阶级代表,军事改革会增强容克的反动力量,会阻挠普鲁士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化。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一怒之下于2年月11日解散议会,但在2年5月的新选举的议会中进步党获得的席位从席增加到15席,并在其它党派支持下完全控制下院,遂以否决政府的军事提案为手段要求实行宪法改革,扩大资本主义自由派的参政权。9月2日俾斯麦在罗恩推荐下出面组阁,在同议会妥协无效的情况下声称在统一靠“铁和血”,不是议会和宪法,即使在违宪的情况下要推行扩军政策。资产阶级尽管谴责其违反宪法却不敢发动群众斗争,在俾斯麦一系列软硬兼施的举措下资产阶级只停留在口头反对上。普鲁士在4年普丹战争和6年普奥战争中先后获胜后议会资产阶级失去大量议席,旋即同政府妥协,不仅赦免俾斯麦四年的违宪开支,还决定增加6年的军费预算,这场纠纷终于以资产阶级的失败而告终。

(八)宪法纠纷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与以国王为首的地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前者不满足于宪法所赋予它的微不足道的政治地位,他们要求更多的统治权。威廉一世不顾自由资产阶级的反对坚持实行军事改革,他不经议会批准而支付军队费用。年月11日他下令解散众议院,成立由封建官僚分子组成的新内阁,而议会猛烈的抨击使宫廷陷入混乱。威廉一世束手无策,甚至在内阁会议上宣布他宁肯放弃王位,仍要坚持军事改革。他把王太子召回柏林,王太子和内阁大臣们不同意国王退位,怕由此引起革命。这时陆军大臣罗恩出谋划策,将驻巴黎大使奥托·冯·俾斯麦召回国内。9月22日威廉一世与俾斯麦在彼贝尔斯贝尔宫会谈两个多小时,威廉问:“你是否愿意当一名大臣而进行军事改革?”俾斯麦回答:“是”。威廉又问:“你是否准备抵抗议会多数及其决定而推行扩大军队的方案呢?”俾斯麦表示愿意。9月2日威廉一世决定任用俾斯麦为宰相,俾斯麦根本不理睬议会中资产阶级多数派否决政府拨款的意见,也不理会他们的“违宪”指责,干脆撇开议会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军事改革。当威廉担心民众起来革命时俾斯麦说道:“事到如今陛下只有一条路就是战争,陛下不可以被降服,要死就死的像查理一世那样有尊严,切不可像路易十六那样窝囊。”威廉一世听从俾斯麦。根据普鲁士宪法首相只需对听从国王,并不需要搭理议会。

(九)虽然俾斯麦说他和威廉的工作关系是一个臣子对他的长官尽忠,实际上俾斯麦拿着管理内政和外交的实权,数次与威廉不同意见时俾斯麦扬言辞职,威廉只好同意俾斯麦的做法。俾斯麦上台后极力推行铁血政策,主张由普鲁士凭借武力统一德国,随后他大胆而巧妙地利用国际纠纷和有利时机,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德意志统一。年俾斯麦制定统一德国的纲领,准备同俄法两国结盟,把奥地利排除于德意志邦联之外,由普鲁士来统一德国。4年普鲁士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占领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两个公国。6年6月16日又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当时与普鲁士相敌对的不仅有奥地利,还有巴伐利亚、萨克森、汉诺威、巴登、符登堡、黑森等邦。在普鲁士本身中国王与议会间的冲突还没有解决,一部分贵族地主对俾斯麦为什么挑起战争并不理解。威廉一世开始也担心同奥地利决裂,并不热衷于同奥地利开战,但是俾斯麦努力说服国王,把国王推入战争中。9月日普奥军队在萨多瓦相遇,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普军打了胜仗。威廉一世及其左右的将军们陶醉在胜利中,想进军维也纳。俾斯麦劝威廉说只需要让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放弃霍尔斯坦并同意以普鲁士为盟主,成立新的北德意志同盟。

(十)如果奥地利接受这些条件应立即命令军队“向左后转弯”,威廉一世固执己见并威胁说:“如果不能按照普鲁士的习惯,并吞同它的力量相适应的土地和人口时他便退位。”俾斯麦警告普王说如果普军深入奥境正中拿破仑三世的下怀,俾斯麦在普奥战争中最担心的是法国的干涉,他也用辞职来要挟威廉并请国王另觅宰相,国王终于迁就俾斯麦。6年7月26日普奥签订尼柯尔斯堡停战协定,8月2日正式签订布拉格和约。6年8月北德意志24个邦和个自由市缔结同盟条约,成立北德意志同盟,威廉一世任同盟主席,俾斯麦任首相,从而确立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王地位。8年西班牙发生资产阶级革命,驱逐女王伊莎贝尔二世。俾斯麦设法收买西班牙临时政府,提议由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弟利奥波德·霍亨索伦亲王继承空悬的西班牙王位。对于这件事情时威廉一世起初不知道,他给俾斯麦写信说:“附件对于我好象是个晴天霹雳,又是一个霍亨索伦家族的人来做王位候补人,而且是西班牙王位的候补人。”威廉虽然屈从俾斯麦但心里很不安,7月9日法国驻柏林大使倍内得提前往普王疗养地埃姆斯谒见普王,要求制止利奥波德继承西班牙王位,威廉表示他将设法劝利奥波德放弃西班牙王位。7月1日法国大使奉命再度求见普王,要他作出书面保证,将来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再提利奥波德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事,普王认为不可能作出这样的保证。

(十一)7月14日当威廉离开埃姆斯前往科布伦茨时在车站上还会见倍内得提,表示除了已经向大使表示过的以外他无话可说,但是关于这一问题将在柏林继续谈判。威廉一世离埃姆斯前令其随从外交部参赞阿贝肯将此事用电报通知俾斯麦,俾斯麦收到电报时正同陆军大臣罗恩和参谋总长毛奇共进晚餐。俾斯麦删改电文,将原来比较温和的语气改成带有侮辱法国政府的意味,这个电文一经公布法国就在7月19日对德宣战。普法战争开始时威廉一世发表御前演说,号召德意志民族全力以赴,抵抗法兰西的暴行,他亲自指挥德军。9月2日20万德军对色当城发动攻势,门大炮猛烈开火后法军溃败,拿破仑三世当了俘虏,至此阻碍德意志统一的力量已被消除。年底南德四个邦发表声明宣布加入德意志联邦,年12月10日在俾斯麦的策划下北德意志联盟派遣代表团到凡尔赛,请威廉一世当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巴伐利亚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还被迫签署一封俾斯麦起草的信,建议普王接受皇冠。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王公贵族的簇拥下,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宣布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国王在庆功宴会上的祝酒词中对三杰说:“您,罗恩将军,磨亮了宝剑;您;毛奇将军;正确使用了宝剑:您,俾斯麦伯爵,多年来如此卓越地掌管我的政策,每当我感谢军队时就特别地想到您们三位。”

(十二)仪式过后北德意志邦联(7-)转改为德意志帝国(-8年),这帝国是一个封建国家,皇帝是封建君主们的国家元首和总统。新领地包括巴伐利亚、符腾堡与萨克森国王;巴登和黑森大公;汉堡、吕贝克和不来梅参议院。威廉不情愿地接受德意志皇帝的名号,他曾提议德国皇帝的名号,但显然封建君主们不会接受。在俾斯麦的回忆录里俾斯麦认为威廉是一个传统、谦恭、绝对有礼的绅士,是名副其实的普鲁士军官,他有些判断偶尔会被妇人之仁所影响。年5月11日当威廉一世坐敞篷车出巡于柏林菩提树下街时,五金匠帮工赫德尔向他放了一枪但打偏了,威廉没有受伤。同年6月2日一个名叫卡尔·诺比林的人用霰弹枪射击皇帝,伤了威廉之后自尽,这成为清除社会主义法于年10月21日设立的原因。法例由俾斯麦的政府提出并受到国会的大力支持,法例目的是打击社会主义者和工人阶级的行动,并剥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合法地位。它禁止所有党组织、工人大众组织、社会主义者和工人阶级的刊物,并可用以裁决或充公社会主义者的文学作品,但又给予社会民主主义者赔偿。法例每二、三年扩大一次,虽然惩罚严重但社会民主党影响继续扩大。基于大量工人阶级行动的压力,法例于0年10月1日被废除。年月9日威廉一世去世,享年91岁。

(十三)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的签订也激发德意志企求从中国攫取特权的欲望,普鲁士派出远征队要在中国取得与英、法、美、俄四国在华同等的权利与地位,并不惜采用敌意的示威行动以胁迫清政府谈判签约。0年初普鲁士远征队出发,年月到达上海,不久又到达天津。年5月普方提出谈判签约事宜,既对清政府进行威胁,又对清政府进行诱骗,最后清政府妥协让步。9月2日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崇纶与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的代表艾林波签订《中德通商条约》,共42款,另附专条。主要内容有:在条约交换批准5年之后,允许普鲁士使节进京居住;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允许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民人家属在广州、潮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芝罘、天津、牛庄、镇江、九江、汉口、琼州、台湾、淡水等口居住、贸易,至于赁房买屋、租地、造堂、医院、坟茔等事皆听其便;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在中国均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普鲁士官船(军舰)可驶入中国各口,船上水师各官与中国官员平行相待。《中德通商条约》是普鲁士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与普鲁士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也使得普鲁士取得与英法等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同等特权,为普鲁士在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创造便利条件。中普《通商条约》签订10年后德意志统一,这个条约为德国所继承。

奥托·冯·俾斯麦

(一)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年4月1日-8年7月0日)是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年—0年),人称“铁血宰相”(“铁”指武器,“血”指战争)、“德国的建筑师”和“德国的领航员”。俾斯麦是保守派且维护专制主义,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年4月1日奥托·冯·俾斯麦诞生在普鲁士的勃兰登堡阿尔特马克区申豪森庄园,他的母亲威廉明妮25岁,这是她的第四胎,前两胎早夭。父亲费迪南德4岁,看到儿子呱呱坠地的他心花怒放。这时费迪南德差遣一名仆人骑快马到柏林去了,次日正好是星期天,当柏林各教堂早祷钟声鸣响过后人们可以在好几家报纸上读到这样一则短讯:“我以万分兴奋的心情报告各位至爱亲朋,我的妻子昨日产一男孩。母子平安,谢绝贺喜。”小俾斯麦的父亲费迪南德小时入军校,以前曾在腓特烈大王侄子的麾下与法国人打过仗,年后退伍,年再次穿上军装入军事辅助队。费迪南德有个兄弟一直留在行伍里,他参加—年对拿破仑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次战争中他当上将军。俾斯麦的外祖父路德维希·门肯在腓特烈大王和腓特烈·威廉二世的朝中任过高等文官,当过普鲁士驻瑞典大使,任过内务大臣。门肯家族是书香门第,一百多年来他们在大学当法律和历史教授或当律师,他们的祖籍是萨克森的莱比锡。

(二)俾斯麦出生后的第二年他们家迁至波美拉尼亚的克尼普霍夫庄园,这是俾斯麦父亲在此地继承的个小庄园中的1个。年8岁的小俾斯麦在柏林威廉街19号普拉曼学校注册上学,这所学校是由基督教新教中历史较为悠久的福音派牧师于年创建的。俾斯麦在学校里很快就学会游泳和击剑,体操训练使他的身体更加结实强健。学校还按照裴斯泰洛齐的设计让每个孩子在校园里耕种一小块土地,开始他和哥哥对突然离开家庭过独立生活不适应,但毕竟是孩子,整日有一群年龄相差无几的玩伴肯定开心。第一学年结束俾斯麦的评语单上说:“该生性格开朗、热情奔放,受老师同学们喜爱。”19世纪初德意志还是个农业国,有/4的居民生活在乡村,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年对拿破仑的战争取得胜利,德意志的近代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柏林因工商而致富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名牌学校接受教育,柏林贵族们讲究门第,大多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与平民子弟为伍,他们不是另择贵族学校就是在家延聘教师。威廉明妮将俾斯麦送到普拉曼学校,无疑使她的孩子如鹤立鸡群,又一个学年后俾斯麦显得与同学们格格不入,这也有些像拿破仑小时候上学的处境。小俾斯麦越来越厌烦柏林的都市生活,渴望在克尼普霍夫骑上他的小马到处漫游。他在学校常常用纸笔推算施特丁邮车到来的钟点和眼下离放假还有多少时日,这时与他为伴的常常是格林兄弟编的两本《儿童与家庭童话》和《德国民间传说》。

(三)11岁的俾斯麦在第四个学年后学校评语说:“该生今后必须克制好发怒的习气,在学校的娱乐活动中应注意适度,不能放纵自己,更不能对作业敷衍塞责。”最后一学年时普鲁士宫廷画师弗朗茨·克雷格尔曾给他画一张肖像,它是一张半身的/4侧面像,头微微向前倾,下巴微微收缩,一个结实的胖乎乎的小男孩。一头乱蓬蓬的硬扎头发,鼻子微翘,嘴宽,双下巴,招风耳。挺括的校服上翻出白衬衫领子,眼睛从右向左正视前方,一脸玩世不恭的微笑。在他12岁时进入腓特烈·威廉文科中学,但仍然受到同学排挤,但他并不感到灰心,反而勤奋向上。学会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使其成为一个掌握多国语言的天才,并为其日后的外交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俾斯麦爱好语文和历史,他的语言天才这时正初露端倪。古典拉丁语和希腊语是必修课,他先学了英语,两年后他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他还能说俄语,懂荷兰语和波兰语,还懂一种小语种。在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时古希腊史和古罗马史文献就是他们的范文、教材,学习德意志史时他觉得轻松愉快,他觉得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就是儿时在克尼普霍夫庄园听老牛倌布朗德讲过的有趣故事,英国历史是一些和德国历史不同的有趣故事。俾斯麦未满17岁时便入读格廷根大学,然而俾斯麦并不满意大学的生活。在其就读大学期间他经常腰间佩剑,并牵着一只大狼狗,但却无心向学并染上很多恶习,曾与同学进行过27次决斗。

(四)后来虽转到柏林大学入读法律系但他却并不满意,虽然毕业后成为律师,但他并不甘于此,于是投考政府的官职,当上一个小书记员。在此时他结识一位贵族女子并结下婚约,可是他没钱,想以赌博赚钱却反而输掉所有金钱并欠下很多债务。因此这次婚约取消了。其后他结识一位牧师的女儿,再订婚约,可惜那位女子亦跟一位富有的军人走了,结果俾斯麦只有带着欠债回到家乡。回到家乡后他与其哥哥分家,当上庄园主人,可是他并不满意这种生活,所以很快便再次进入政坛。这一次步入政坛使俾斯麦一生的命运彻底改变,他首先是当上河堤监督官,这份差事很适合俾斯麦好胜的性格。2月中旬易北河的凌汛到了,排山倒海的浮冰从上游堆移下来,若不及时疏导就有可能在有河坝桥梁的地段壅塞堆集,大块的冰凌和不断累积的水压有可能冲决河坝堤防而吞没易北河两岸的田庄牧场。每年凌汛都有一个月左右,俾斯麦倒是很愿意接受这个挑战,他心中还有一个榜样,就是歌德在魏玛当大臣时在易北河上流耶那也身体力行斗过凌汛浮冰。因此他很称职,很快树立正面的形象。他借此机会参加议会选举,虽然只当选为候补议员,但他却成功逼使一位议员以患病理由退出。2月联合邦议会一位马格德堡市议员生病,格拉赫兄弟要俾斯麦代表他作为萨克森议员,去参加在柏林举行的联合邦议会会议。

(五)俾斯麦的田产在申豪森和克尼普霍夫,它们属于阿尔特马克和和波美拉尼亚,按理他不能代表萨克森贵族。朝中有人好做官,小格拉赫给他扯了一门萨克森贵族亲戚就上算了。年4月14日普鲁士联合邦议会会议开幕,俾斯麦于5月11日才赶到柏林,结果他成功当选为柏林州的正式议员。这时是年5月,俾斯麦只有岁。同年他与一位名叫乔安娜的女子订下婚约,并于该年完婚。但就在次年欧洲著名的年革命爆发,普鲁士王被俘,俾斯麦决定亲赴柏林打探虚实。途中他遇上威廉亲王的妻子,要求他协助其夫称王,但俾斯麦拒绝这个请求,后来腓特烈·威廉四世成功镇压这次革命。1年俾斯麦出任法兰克福邦联会议的普鲁士王国代表,并于不久后升为大使,这份差事他足足当了8年。7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因此由其弟威廉亲王摄政,威廉亲王摄政后立即召见俾斯麦,并任命他为驻俄大使。年威廉亲王登基,称威廉一世。刚登基不久威廉一世在扩充军备方面与议会发生冲突,无奈之下只有任命俾斯麦为内相,但俾斯麦并不甘于当内相,因此并不履行。2年春俾斯麦回到柏林,普鲁士王因为内部的压力并不能升他为首相,结果俾斯麦请辞,并被改派为驻法大使。

(六)同年在普鲁士议会新一轮选举中自由派取得绝对胜利,马上否决普鲁士政府的对军事改革的全部拨款,政府和议会陷入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麦成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选。2年9月2日威廉一世召回俾斯麦,并任命其为首相兼外交大臣。2年成为首相的俾斯麦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讲中坚定的对议会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从此俾斯麦被冠上“铁血宰相”的绰号。随后国王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这个结局,他们会在我歌剧广场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而俾斯麦则回应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不死得体面一些?是死在绞架上,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必须抗争到底!”从此国王和他的首相间形成一种十分特别的牢固关系。俾斯麦就任首相后未能解决与议会的冲突,为此他欲以德国统一的大业来转移议员的视线,并争取工人阶级的支持来抗衡资产阶级自由派,很快他开始筹划三场王朝战争。4年2月1日普奥联军集结6万人、门火炮,在普鲁士元帅弗兰格尔指挥下向丹麦开战。7月初日德兰半岛被占领,丹麦无力抵抗,被迫于8月1日向普、奥求和,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接下来的《加施泰因公约》是俾斯麦的得意之作,这是个猜不透的迷魂阵规定,石勒苏益格归普鲁士管辖,与普鲁士接壤的荷尔施泰因反而归奥地利管辖。

(七)在普丹战争后俾斯麦决定要将奥地利赶出德意志邦联,以利于将来德国的统一,因此他着手孤立奥地利。首先俾斯麦答应协助俄国取消《黑海中立条款》,并与法皇拿破仑三世会晤表示普鲁士不反对把卢森堡及莱茵河区让给法国,以此确保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而英国当时继续实行光荣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奥发生冲突时会保持中立。最后他在6年4月8日与意大利签订攻守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普鲁士在个月内与奥开战,意大利则必须同时对奥宣战,只有在奥地利归还威尼斯予意大利的情况下方可与奥地利讲和。最后奥皇因为不满意《加斯坦因专约》的条款,而要求用普鲁士最富庶的工业区西里西亚交换荷尔斯泰因,俾斯麦以此为借口指责奥地利毁约。结果在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国总动员,于同年6月对奥宣战,意大利亦依据攻守同盟条约对奥宣战。不久普鲁士便征服北德的亲奥小邦,并于6年7月日以29.1万军力在萨多瓦与2.8万奥军发生大战,最后奥军战败。这时俾斯麦决定与奥讲和,而不是乘胜追击,因为他明白消灭奥地利并不是其首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统一德国。因此他在6年8月2日签订的《布拉格条约》中给予奥地利极为宽容的讲和条件,以便于保持对奥的良好的关系,普奥战争结束后妨碍德国统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后控制着南德诸邦的法国。

(八)由于法国仍然在幕后操控着南德意志地区的各个邦国阻碍着德国统一,随着俾斯麦加紧统一德国,普法矛盾越来越尖锐。年普法因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生纠纷,普鲁士做些让步但拿破仑三世得寸进尺,当时在埃姆斯温泉疗养的威廉一世以温和的口吻予以拒绝,然后将其与法国大使会见的经过用电报通知俾斯麦,让俾斯麦对电报内容作必要的改动后发表。俾斯麦认为这是一桩对普鲁士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提供一个刺激法国宣战的机会,在与军方人士商议后他当即篡改电报内容,使其带上侮辱法国的口吻,并相信这将对高卢牛起到一块红布的效果。7月1日电文一发表便引起法国政府的狂怒,7月14日晚法皇决定宣战,翌晨法军接到动员命令。同日晚普鲁士政府亦向北德意志邦联发出动员令,7月16日南德诸邦也动员起来,7月19日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就此爆发,普鲁士则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对法国发起进攻。普鲁士很快便击退入侵的法军并反攻法国,在色当战役中普军大败法军,拿破仑三世投降。随后普军进军巴黎,协助巴黎新成立的国防政府消灭巴黎公社。10月5日威廉一世的大本营迁到距巴黎22公里的凡尔赛,百余年来这里都是法国国王的主要居住地和政府所在地,俾斯麦住在圣克卢大街普罗旺斯路一幢楼里。

(九)10月19日威廉一世在陆军广场举行阅兵式,以纪念莱比锡大败拿破仑一世57周年。年11月以来俾斯麦在考虑或许统一德国的时候到了,南德四个大邦(包括最好分庭抗礼的巴伐利亚)都有了统一的要求,他们派代表团来凡尔赛。然而对法战事正处在相持阶段,欧洲大国有插手干涉的迹象,尤以英国为甚。俾斯麦抓住契机建议召开伦敦会议,会议使英国获得面子,俄国得到实惠,从而排除列强对普鲁士割让法兰西的干扰。柏林帝国议会压倒多数通过,并宣布德国统一以便获得大量赔款。他们派出0名议员组成的代表团于12月16日抵达凡尔赛宫,两天后的下午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行政长官署大厅接见代表团。在帝国议会主席中70岁的爱德华·西蒙致词:“愿陛下愉快地接过德意志的皇冠,以为我们的统一大业做出奉献。”同时递呈的函牍中禀告议会通过与南德各邦所签署的条约以及对宪法的两处修改,议会还批给政府1亿塔勒。去年因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反对此项拨款,反对兼并法国领土而被捕入狱,这位主席正是年那位国民议会主席,当年他曾代表国民议会推戴腓特烈·威廉四世就德意志皇帝位,而被腓特烈·威廉四世坚拒。俾斯麦给威廉一世起草的答词,满是空洞搪塞的官腔,但也可算得上一次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登基前的公开声明。新的一年在炮轰巴黎外围要塞声中,在筹备德皇登基的紧锣密鼓中到来。

(十)威廉一世告诉太子在第一位普鲁士国王加冕的周年纪念日那天(即1月18日)宣告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俾斯麦刚当普鲁士首相时并无多大名气,而且铁血政策的出笼还给他带来小恶名。普奥战后他任北德联邦首相,“铁血宰相”有大名声。普法战后帝国宰相、中将、侯爵加身,“铁血宰相”有了赫赫名声,成为欧洲家喻户晓的大伟人,但是这时在国内他的地位已有了隐患。年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其子腓特烈·威廉继位,称为腓特烈三世。但即位99日后腓特烈三世即病故,其子威廉二世继位,时年29岁。这位年少气盛的少年皇帝不甘受制于俾斯麦,因此与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分歧。而此时的俾斯麦已达7岁高龄,执政长达26年。结果在一系列权力斗争中俾斯麦渐明兔死狗烹的道理,感到心灰意冷,于是在0年月18日向威廉二世呈辞,正式下野。0年月20日夜世界各地都知道这一头号新闻,就是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辞职。俾斯麦辞职或曰罢官后还在柏林待了9天,他到威廉一世墓献了朵玫瑰,拜会腓特烈三世的遗孀。新首相卡普里维将军就职的那天,他在皇宫做了示威性的亮相。威廉二世特地封俾斯麦为劳恩堡公爵,还将他晋升为陆军元帅衔海军上将。俾斯麦讥讽地说:“奇怪得很,皇上把出类拔萃的将军任为首相,却把轻车熟路的首相捧出来当个空头元帅、将军。老皇封我侯爵即是王侯殿下,还要公爵锦上添花?外出匿名?”9天中慰问电报、信件、名贴、鲜花铺天盖地地向相府涌来。

(十一)俾斯麦自嘲说这是一级国葬,客人们也使他应接不暇,小邦君主、政党头头、各国大使川流不息,此中也杂有不少幸灾乐祸看风险者。月29日俾斯麦一家在民众的欢呼簇拥下来到达勒尔特车站,仪仗队和军乐队早恭候在此。列车在《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声中启动,俾斯麦眼前晃动的礼帽、头巾、手帕、飞吻,渐渐远去,它们全都像他的政治生活一样留在柏林。俾斯麦下野后长居于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并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8年7月0日铁血宰相俾斯麦悄然离世,享年8岁。身后之事俾斯麦预先都有安排。报纸公布0年俾斯麦辞呈的全文,辞呈指斥威廉二世妄改外交政策破坏对俄友谊。俾斯麦去世时威廉正泛舟夏天的大海上,得知消息他立即从挪威海滨返航基尔,并电告赫伯特移灵柏林举行国葬。8月2日威廉抵达弗里德里希斯鲁,假模假样地向鲜花和花环丛中的俾斯麦遗体志哀,至于国葬只好免了。老头早已选好此庄园一片针叶林中的一块空地,威廉碰了一鼻子灰返回柏林。7月1日《帝国新闻》报道皇帝陛下亲临弗里德里希斯鲁,对上帝为实现德国统一和这一不朽的伟大思想而养育的义工——俾斯麦深表哀悼。对威廉二世时俾斯麦是至死不买账的,他的墓碑上刻的字是冯·俾斯麦侯爵是威廉一世皇帝的忠实的德国仆人。俾斯麦离世后不久俾斯麦的政敌便迅速清除他在政界中的势力,改革从此终止,德国迅速走向他生前一直努力控制以及防止的军国主义,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十二)俾斯麦在年至年间的文化斗争中与罗马教廷互相攻击,最后以双方互相妥协结束。年俾斯麦随即开始围剿左派,制定《非常法》以打压社会民主党,同时间他亦制定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来进行拢络,虽然很多只属表面性质,但仍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战争对俾斯麦来说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因而他的自制意识还表现在对待武力的态度上。他是强权政治的信徒,然而俾斯麦首先不是一个军事狂人,而是一个政治家,是一个让手段完全服从于目标的政治家。普奥战争结束后在德国涌现希望通过暴力完成统一的要求,俾斯麦却高度保持理智并说:“我也认为仅通过暴力事件来推进德国的统一是可能的,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是造成一场暴力灾难的使命和选择时机的责任,任意地、仅仅按照主观的理由而决定干预历史的发展,结果总是只能打落不成熟的果实。至于说德国的统一在目前不是个成熟的果实,在我看来是十分清楚的。”武力的使用一定要慎重,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目的。在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的国际无政府状态中,国家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国家实力基础之上,同时国家实力的使用要慎重,应当把国家拥有的强大实力与灵活的均势政策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实现国家目标和利益。

(十三)为了德意志统一的俾斯麦发动三次王朝战争,普丹战争于4年2月开战,丹麦很快战败。根据当年10月签定的维也纳和约,普鲁士占有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帝国则得到荷尔斯泰因。对丹麦的战争结束后他便积极筹划对奥战争,6年6月17日普鲁士出兵荷尔斯泰因,发动对奥战争。7月日双方主力在萨多瓦村(捷克境内)展开决战,普军大胜。8月2日双方在布拉格缔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奥战争结束后成立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德国统一已经走了一大半路程,剩下的还有莱茵河以南邻接法国的4个小邦国(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和黑森—达姆施塔特),法国担心德国因统一而变得强大,所以竭力阻扰普鲁士统一的步伐。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战争爆发后普军优势明显,并迅速攻入法国境内。9月1日双方在色当展开决战,普军的数百门大炮轮番轰炸,几小时内法军伤亡达2.5万名。下午点法军升起白旗投降,拿破仑三世当了俘虏。普法战争后巴伐利亚等4邦国加入德意志联邦,德国统一全部完成。国家利益至上,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俾斯麦认为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联合在一起的有力纽带,在涉足外交事务之前俾斯麦就坚信:“一个大国是唯一健全的基础,这一点正是它大大地有别于小国的,就是国家利己主义,而不是浪漫主义。为一个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业去打仗,对一个大国来说是不相称的。”

(十四)他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国家总是以本国利益至上,以国家利益为依据来决定其对外行为的,不会为了其他国家而出卖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俾斯麦更是宣布现实政治时代的到来,以感情为依据的政策是没有交互性的,这种政策只是普鲁士的特点。任何别国政府都把自身的利益当作它们行为的准则,不管它们是如何用合乎法律或充满感情推论来竭力掩饰,因此俾斯麦认为对外政策中的理想就是没有偏见,决定问题不要受对于外国及其当政者的反感或好感的影响。俾斯麦的国家利益至上思想使他一直胜利进军,兴奋不己的统治集团内部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更富远见的决定,为后来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俾斯麦把错综复杂的局面简约化,在普丹、普奥和普法战争中首先通过外交以利益交换拉拢大多数强国来孤立敌人,然后每次都设定与实力匹配的有限军事目标一击而中、见好就收。在统一德国侯俾斯麦继续拉拢英国、俄罗斯德国和奥地利,集中力量排挤和限制强邻法国,并鼓励法国在海外殖民地扩张,转移它在欧陆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德国利益。在国外问题方面自德国统一后俾斯麦便不希望再有对外战争,以便让德国可以休养生息来培养国力。因此他并不像其它欧洲国家一般大量掠夺殖民地。但他又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首先在年他与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缔结“三帝同盟”。

(十五)而在年俄土战争爆发,俄罗斯帝国大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签订《圣斯蒂法诺和约》。但这损害英、法列强的利益,因此列强便请没有置身其中的俾斯麦作出调停。在年召开柏林会议,在会议中他偏袒奥匈帝国,但在表面上仍表现中立。这使俄罗斯帝国成了大输家。结果德俄关系恶化,再加上俄罗斯帝国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有利益冲突,俄国退出三国同盟,就这样年以后三皇同盟不再继续。这些问题在俾斯麦执政晚期一直困扰着他,甚至使他感到坐立不安。9年俾斯麦与奥匈帝国重订盟约,称为“德奥同盟”。然而俾斯麦担心俄罗斯帝国会转投法国,因此于年与俄罗斯帝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年他又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签订“三国同盟”,年罗马尼亚也加入三国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以德国为盟主的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最终形成。在俾斯麦的领导下羽翼渐渐丰满的德国迫不及待的加入殖民扩张的队伍,4年德国夺取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和非洲中西部的多哥、喀麦隆,5年又占领坦噶尼喀(德属东非),不久又相继占领卢旺达、布隆迪。德国企图沿赤道占领东西非洲,这样一来就与英国的计划(2C计划)发生冲突。0年俾斯麦卸任宰相的那一年德英签订条约,双方划分在东南非的势力范围,德国取得坦噶尼喀,英国获得肯尼亚和乌干达,但条约并未最终制止两国的矛盾。随着俾斯麦的离职,英德矛盾愈演愈烈,成为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二、腓特烈三世

(一)腓特烈三世(年10月18日~年6月15日)全名为腓特烈·威廉·尼古拉斯·卡尔,是德意志帝国皇帝兼普鲁士王国国王(年月9日~6月15日在位),由于只在位99天导致他被称为“百日皇帝”。腓特烈三世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与萨克森-魏玛郡主奥古斯塔唯一的儿子,8年腓特烈和英国的维多利亚公主结为夫妇,维多利亚公主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长女,她受过严格的教育,也知道皇室公主对与她丈夫有利的的影响。腓特烈三世是第一位受过大学教育的普鲁士王子,还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参加过4年普丹战争,6年普奥战争期间任普鲁士第二军团司令,年普法战争时期任第三军团司令,在6年的普奥战争和年的普法战争中他作为三大军团长之一功勋卓著。年腓特烈成为德意志皇位继承人,由于长期在英国逗留,他受到开明派、立宪派以及中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自由主义思想。他并不赞成首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俾斯麦也从未喜欢过他。年他的父亲去世,腓特烈继承德意志的皇位和普鲁士的王位,但在年5月他就患了喉癌。由于英国医生莫瑞尔·麦肯齐的误诊,年也许能够治疗癌症的手术被取消,当这个错误被发现时已经太晚。由这个肿瘤导致的新的肿胀使腓特烈三世希开始窒息,等到年2月9日他的气管被切开并被插入一支银色通气管,由于这操作导致腓特烈三世无法与他的家人讲话,只能由文字表达交流。年6月15日腓特烈三世因患喉癌死去,由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维克多·阿尔伯特·冯·霍亨索伦继承王位,为威廉二世。

英日同盟

(一)英日同盟是英国和日本为维护其各自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利益而结成的互助同盟,旨在反对俄国在远东扩张。《英日同盟》共有次,第一次同盟条约于年1月0日在伦敦签订,条约共计6条。其主要内容为:针对俄国的扩张,双方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倘使双方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受到别国侵略或因内部骚乱造成损失时任何一方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缔结国的一方如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同盟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国家作战时另一方应给与军事援助,议和时也须与同盟国协商;双方还保障英国在中国、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非法利益。第二次同盟条约于年签订,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并规定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第三次同盟条约于1年签订,1同盟条约中的规定和年同盟条约中的规定相同的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关于仲裁条约的规定,它使得同盟条约的效力不能及于日美两国间的战争。所以只要问题涉及与美国的对抗,日本就不能再依靠英国,转而加深对俄国的依靠,因此在日美问题上英日同盟己失去其真谛。一战期间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还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在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英日同盟完全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年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施加压力下,《英日同盟》于年12月1日宣告终止,为英、法、美、日《四国公约》所取代。

(二)作为世界两大帝国的英国和俄罗斯帝国在近东、中亚和远东历来冲突不断,19世纪下半叶以后英俄在远东争夺殖民地的竞争日趋激烈,成为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6年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国向西方的扩张受阻,更是把重心转移到远东。19世纪中叶它便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契机获得一直都企图占有的鞑靼海峡和贝加尔湖之间最富庶的地域,对此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揭露说:“这样获得的战略阵地对于亚洲的重要,正如波兰对于欧洲的重要一样。”沙皇的御前大臣别佐布拉佐夫曾声称:“在军事政治方面远东尚处在需要激烈争夺才能在那里建立我们国家体制的时期,这一争夺的终极目的是在远东确立我们的霸权,因为没有这种霸权时我们既对付不了黄皮肤的种族,也对付不了我们憎恶的欧洲对手的势力。”这些都表明俄国对远东的野心。从甲午战争前的情况来看英国无论是在军事力量方面还是在经济实力方面均居于优势,年的日本对马岛事件就是英俄矛盾的一个表现。对马岛是控制进出日本海和中国沿海的钥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9年12月英国已注意到日本对马岛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曾派军舰测量过对马海岸,准备以该岛作为在东北亚扩张的海上基地。这件事引起沙俄的严重不安。这样便形成与日本隔日本海而直接对峙的局面。

(三)为此沙俄于年月抢先将舰队开进对马岛并打算长期占领,俄国的行为遭到日本人民的激烈反对,也激怒早就看好对马岛的英国。英国驻日公使阿礼国迅速向本国政府报告此事并建议应对俄国军舰的非法行为提出抗议并迫令退出,如果俄国拒绝时英国就自己来占领该地,接着英国便派军舰两艘开往对马岛,在英国的压力下沙俄舰队被迫撤离对马岛。年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是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大手笔,它将成为俄国在远东扩张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使俄国摆脱英国对海权的控制而向远东输送物资人力,增强俄国在远东与英国争雄的实力,从而大大削弱英国在东北亚的优势地位,日本著名政治家大石正已评论该铁路是席卷日清韩并把英国赶出太平洋之武器。8年后英俄在中国问题上的斗争成为获取租借地和阻止获取租借地的争斗,英国是对华贸易份额最大的国家,最担心俄国在华扩张和渗透实力。英国要求中国全境开放为其市场,而俄国要拓展自己的实力圈,势必要排斥他国,这与英国的利益严重对立。沙俄通过《中俄密约》获得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的修筑权,中东铁路的延伸控制满洲的经济,这些都严重威胁着英国在远东海上和商务上的霸权。此外另一条从奥伦堡至塔什坎特的铁路到年完成,俄国将能运送15一20万军队到阿富汗。

(四)英国有0万军队布置在印度执行内部保安和边境防御任务,在战争爆发时从本国增援将是有限的且难以保证的。与此同时俄国在朝鲜半岛也积极活动,它对朝鲜的野心也使英国极度不安。英国很想有效地抵制俄国的前进势头迫切需要帮手,这就使英日两国有可能走到一起,而且将来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和中东铁路后其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也将受到极大威胁。英国意识到必须寻找盟友以扼制俄国的扩张,这就成为两年后英日结盟的基础。年英国鉴于布尔战争给自己在全世界造成的劣势,急切需要在远东地区获得支持,促使英国加快与日本结盟。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废除同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并且收回权益、伸张国力。但日本在解除自身枷锁的同时也迈向扩张之路,它的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在亚洲东部海岸设立一道屏障,并且从政治上、经济上控制屏障以内的领土,这就是所谓的大陆政策。日本的大陆政策势必会与俄国的黄俄罗斯计划(黄俄罗斯计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俄罗斯帝国提出的一项鲸吞中国北方领土的方案,意图把长城以北变成所谓的黄俄罗斯,由于日俄战争未能得逞)发生冲突,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揭开日俄争夺远东霸权的序幕,日本对此充满恐惧。外交大臣青木周藏认为沙俄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无异于在远东增兵,恐怕不久就将占领朝鲜的各个港口。

(五)十九世纪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拟定侵略中国计划的黄俄罗斯计划,那就是从新疆中俄边境的乔戈里峰直到海参崴划一条直线,将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划归俄罗斯。只是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俄罗斯帝国,这一图谋才没有彻底得逞。山县有朋在其《军事意见书》中说西伯利亚铁路竣工之日,即俄国对朝鲜开始侵略之时,亦即亚洲掀起轩然大波之日。并提出主权线和利益线之说,视朝鲜为日本的利益线,十年以后待西伯利亚铁路全线通车时,俄国必然侵吞蒙古或进而延及中国内地亦未可知。日本统治集团越来越清楚,沙俄在远东修筑铁路绝非仅仅为了穿越满洲或者到达朝鲜的某一港口,而是力图想要得到某种比一个港口更加更重要的东西。中日甲午战前的俄日争霸中沙俄一直没把日本放在眼里,直至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有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并索取二亿两白银后,沙俄才感到日本显然不是自己在大陆的好邻居,这深深刺痛沙俄。沙俄是不会善罢甘休的,随后便积极策划对日本进行干涉。胜利引起的热情和三国干涉还辽所遭受的耻辱,从两方面催发日本狂热的民族主义和仇外情绪。三国干涉还辽使日本刚到嘴的肥肉被俄国抢去,对此日本痛心不己,认为这是千古未有之大辱。

(六)日本并不甘心它霸占辽东的失败,为报三国干涉之仇,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拼命扩军备战,并以俄国为敌国制定一个十年扩军计划。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俄国极力主张各国尽快撤兵,而自己却企图永远霸占中国东北,并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新疆、蒙古和华北,拒不撤兵。俄国的行动使日本意识到它不仅将日本的势力范围排斥在东北之外,而且还将否定日本在朝鲜取得的利益。外相青木周藏认为再也不能依靠区区的外交手段来对付沙俄,日本必须有以大和魂来对付沙俄的决心,这使得日俄矛盾更加激化。面对俄国的咄咄逼人之势,鉴于三国干涉还辽的教训,日本意识到日俄协商可能失败,开始寻求英国的支持来对抗俄国。英日两国本来应该是东北亚的一对竞争对手,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就确立其在远东的霸权,而要保持这种霸权地位就要维持远东的现有秩序。而日本作为新兴的东亚强国要扩展它在东北亚的势力,势必就要打破这种稳定,好伺机扩大它在东北亚的权益,因此英日在东亚国际舞台上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这在日本寻求修约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开始日本的修约活动就遭到英国的反对,有时日本得到其他列强的赞同,但往往因为英国的反对而以失败而告终。后来随着英俄矛盾在远东的加剧,英国为了拉拢日本以牵制俄国才对日本做出一些让步。

(七)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是英日由对走向结盟的转折点,甲午战争中清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他们预测假如日本获胜,那么英国再也不能利用中国来扼制俄国在东北亚的扩张。清军必将退出朝鲜半岛,如果朝鲜半岛哪怕出现短暂的力量真空时刻,就将为早己觊觎朝鲜半岛的俄国人提供南下扩张的良机,这是英国所不愿看到的。于是英国政府便有意放弃一贯支持清王朝的政策,转而加强对日本的支持,以作为对抗其在东亚的宿敌—俄国的急先锋。甲午战后俄国策划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日本遭受巨大耻辱,日俄矛盾迅速激化。同时这也使日本政府清楚地认识到日本要想在世界中占一席地位,日本不仅止要能和各国以武力相见,日本也必须要能和各国以外交手腕相见。而英国人拒绝参与干涉还辽使日本人甚为感激,对此一部分日本在野人士于是便倡议寻求英日同盟,所以英国有必要与日本合作。这是因为清朝己经不能再为远东的领袖,日本还不够那种资格,俄国想做远东的领袖,因为俄国可以由陆路直达中国,而英国无法阻止。英国若和日本合作在此后在远东的地位举足轻重,日英两国若能合作则英两国可以统辖中国,可以维持远东的和平。

(八)当时英国外交大臣吉姆伯里也对日本公使加藤高明说:“本大臣相信日英两国的利害颇为相同,特别是贵国与我国之间距离遥远,相互没有嫉妒之念,而利益又极为相似。所以今后更加密切交际,经常保持深厚的友谊,乃是我最热切希望的。”所以八国联军侵华战后英日之间走上订立同盟之路,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英日两国走上协商订立同盟的道路。年4月17日日本驻英公使林董以个人的名义向英国外交大臣兰斯顿提出有关英日同盟方案的设想,兰斯顿也给予积极的响应。5月15日林董就此问题再次拜见兰斯顿,表明日本同英国结盟的意愿,7月15日索尔茨伯里因此会晤林董,表示英国政府愿意与日本建立同盟关系。7月1日兰斯顿又对林董表示目前正是就缔结长期同盟进行谈判的最适宜的时机,10月8日日本政府决定采取和英国订立英日同盟的政策,并正式授权林董让其就英日同盟问题与英国政府进行交涉。11月6日英国提出第一次草约,11月28日日本政府通过日方修正案,12月7日得到天皇的批准,这也标志着英日同盟终于进入实际性谈判阶段。经日英两国的反复磋商,年1月0日日英便在伦敦签署《英日同盟协约》,即第一次英日同盟。

(九)协约主要内容:两国相互承认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权益,若两国中任何一国的利益在中朝受到侵犯或与第三者发生战争时另一国严守中立;如有第四国或更多国家帮助交战对方作战时缔约国一方应出兵援助。此条约显然是一个针对俄国的军事同盟条约,并且对以后的东北亚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20世纪初英国为了加强在远东的地位力图假日本之手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日本为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急于寻求反俄的同盟者。年1月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英日同盟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时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5年。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年的日俄战争。

(十)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东北亚的争夺开始走向集团化,它改变远东国际格局和列强在东北亚的力量对比,对东亚的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加强英日两国在东亚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助长日本向大陆扩张的嚣张气焰。英日同盟也促成俄法两国在远东的合作,俄法两国出于在欧洲大陆上扼制德国的需要,早在年就签订《俄法协约》。《英日同盟》的签订对俄国在远东的活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对抗英日同盟和摆脱外交困境,俄国进一步与法国接近,把法国拉到自己的战线上。经过一番磋商后双方于年月16日发表联合声明:“如其他列强的侵略行为或中国国内再度发生动乱,并对俄法两国政府的利益构成威胁时,他们将就保卫此等利益的手段进行磋商。”这意味着俄法同盟已从欧洲扩大到东亚,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对抗英日同盟,此后他们便在东亚展开争夺,主要表现为日俄两国间的斗争。第一次英日结盟后日本的实力急剧上升,与俄国的矛盾和争夺也更加激烈,两国互不相让,最终以兵戈相见。谈判桌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通过战场上的拼杀来解决,这激化年日俄战争的爆发。日俄战争基本定局之后英日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又续订盟约,即为第二次英日同盟,英日两国于年8月12日续订第二次同盟条约。

(十一)条约规定:两缔约国中任何一国认为本国的权利与利益发生危险时,两缔约国政府应竭诚会商并采取一致行动,以保卫此种权利与利益;两同盟国中的一国因他国的侵略或无端的攻击,为保卫本国在东亚同印度的领土权利或特殊利益而卷入战争时,第二国对于作战应立即采取一致行动,就是要议和也必须事先得同盟国的同意;英国承认日本在朝鲜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有无上的利益,同意日本不采用闭关政策不损害世界各国在朝鲜境内的商业;日本承认英国对于一切防卫印境的事件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意志帝国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