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中地理期中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45分)
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改造地形,利用深浅不一的坑塘洼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形成一套人工湿地系统;并根据当地盐碱土壤的特性,配置适应性的乡土植物,最终变为一座低人工养护且植物群落丰富的城市公园(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水循环角度看,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湖泊湿地可()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蒸发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2.天津桥园公园的环境效益表现为()
A.显著增加城市供水B.降低城市治污成本C.利于区域蓄洪防旱D.改变当地气候类型
下图为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
4.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下图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波段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D.④表示地面辐射
6.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增强①B.削弱②C.增强③D.削弱①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各序号()
A.①③的形成为热力作用B.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C.③⑥影响下多阴雨天气D.受⑤影响,伦敦终年温和湿润
8.推测气流②风向的变化过程()
A.西风——偏西风——西北风——北风B.北风——偏北风——东北风——东风
C.东风——偏东风——东南风——南风D.南风——偏南风——西南风——西风
卡法亚特是阿根廷西北部卡法亚特县的首府,太阳能资源丰富。年7月,我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卡法亚特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年“五一”假期间,我国某摄影爱好者在卡法亚特某地区拍摄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照片,下图示意阿根廷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卡法亚特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
A.大气稀薄B.地势起伏小C.降水少,光照强D.位于板块交界处
10.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照片时最可能面向()
A.东南方B.西北方C.西南方D.东北方
11.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照片时的当地时间可能是()
A.5时B.10时C.15时D.17时
下图示意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N、O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A.辐合上升B.辐合下沉C.辐散上升D.辐散下沉
13.此时,O地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气温升高B.气压降低C.雨雪天气D.晴朗无云
我国科考队在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图为我国科考队员在12月22日于当地时间14时拍摄到的太阳照片。科考队还测得了该日当地最小太阳高度为1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A.43°B.37°C.24°D.16°
15.此时照片拍摄者影子朝向()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55分)
16.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的构造地貌为____。
(2)图中锋面处的降水主要发生在____(A或B)地;锋面处的降水和箭头①②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____水循环。
(3)在山地的形成过程中,成因和丙处构造相同的是____(“喜马拉雅山”或“华山”);丁岩层的主要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由此可推断丁岩层为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岩。
(4)若要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隧道,写出隧道选择在甲处修建的理由。(答出两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面积大,深度达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部,使得北纬55°-70°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而在其影响下,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图为卑尔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北大西洋暖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暖流的主要表现。
(2)描述卑尔根的气候特征。
(3)简述北大西洋暖流对流经海区、沿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18.洞庭湖北与长江相连,是长江水系重要的调节湖泊,最终与太平洋沟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图甲)
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图乙)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或绘图表示。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19.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D2.C
1.通过建设湿地,能够有效滞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D正确,A、C错;建设湿地后,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域面积增大,植被蒸腾和水体蒸发加大,B错。故选D。
2.注意关键词“环境效益”,该地属温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城市湿地公园能够有效调蓄径流,有利于区域蓄洪防旱。同时,湿地公园可调节区域小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但无法改变当地气候类型,C正确,D错。该湿地公园并不是为了给城市提供水源,且为城市供水也不属于环境效益,A错。湿地可净化水体,但降低城市治污成本属于经济效益,B错。故选C。
湿地的一般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B4.A
该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3.从图乙分析,沿EF是一山坡;从图丙分析,该山坡的中部向上凸起。所以该地貌为山脊。选B。
4.根据图乙可知③地靠近F,根据图丙可知④地靠近N,结合图甲,可知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所以选A。
5.C6.B
5.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波段;②表示被大气削弱了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④表示大气的逆辐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可遮挡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削弱②;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人类活动影响;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辐射③,对大气逆辐射④影响不大。选B正确。
大气的受热过程分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个过程。
7.D8.D
7.读图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作用形成,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作用形成,A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B错误;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C错误;⑤为盛行西风,受其影响,伦敦终年温和湿润,D正确,所以选D。
8.据图分析,气流②是赤道上空流向较高纬度上空的高空气流,最初是南风,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逐渐向右偏,形成偏南风、西南风,最终偏转为与等压线平行的西风,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地球的自转,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从北半球来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移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于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9.C10.A11.B
9.据图分析可知,卡法亚特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深居内陆,同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光照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C项正确;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A项错误;地势起伏与板块位置与太阳能资源丰富关系不大,BD项错误。故选C。
10.分析可知,卡法亚特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为了取得更好的集热效果,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应面向正北方,以太阳能板底座为基点建立指向标,可知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照片时最可能面向东南方,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11.由图可知,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影子朝向西南方,说明太阳位于东北方,“五一”假期间卡法亚特6点后日出,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即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照片时的当地时间为6~12时之间,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影响太阳能丰富程度的因素:纬度因素、气候因素、海拔高度、天气状况。
12.A13.C
12.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可作图如下,
依题意,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且M位于低压中心,低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为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运动,故A正确。
13.依题意,ON为低压系统中的左侧低压槽部位,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最可能形成冷锋系统。NM一线处会形成冷锋,O地此时应该是冷锋过境,会出现雨雪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14.B15.C
14.极昼地区最小太阳高度=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5°S,可以求得当地的纬度为76.5°S,则正午太阳高度=90°-(76.5°-23.5°)=37°,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5.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5°S,该地出现极昼,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北,当地时间14点,太阳方位位于西北,日影朝向东南,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极昼地区的子夜太阳高度H最小=α+β-90°,其中,α为当地纬度,β为太阳直射点纬度。极昼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H=90°-(α-β)其中,α为当地纬度,β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16.(1)向斜山
(2)B海陆间
(3)华山岩浆
(4)甲处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隆起,为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坍塌;有利于排水,不易积存地下水。
本题以地质构造图与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水循环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1)乙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乙地海拔高于四周,为山地地形。
(2)锋面处的降水主要发生在冷空气一侧,A地气流上升,为暖空气,B地气流下沉为冷空气;锋面处的降水与①②③构成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水循环。
(3)丙处为断层构造,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脉,华山属于断块山。丁岩层的主要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形成的岩石属于岩浆岩。
(4)甲处为背斜,适合修建隧道、建采石场、储存油气资源等。
17.(1)北大西洋暖流的面积大;深度深(米);流量大。
(2)夏季凉爽(最高月均温16℃);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非常丰富(约毫米);季节变化小。
(3)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大,对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增温增湿作用强;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向高纬地区扩展;使中高纬沿岸地区的海水无结冰期;或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考察北大西洋暖流的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北大西洋暖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暖流的主要表现,主要从面积大,深度大,流量大,大幅提高沿岸温度,并影响自然带分布来进出分析。北大西洋暖流的面积大,深度深,持续时间久,流量大,对西欧和北欧气候有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
(2)由图可知,最低气温在0℃以上,且降水季节变化小且丰富,所以卑尔根的气候特点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本题从自然地理环境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土壤,水文,大气,植被,地貌。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沿岸地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多,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向高纬度地区扩展,同时增加鱼类等生物资源。
18.(1)海陆间循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或画图表示每一环节,缺少太平洋和东南季风则扣分)
(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
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等。
(1)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参与海陆间循环,故该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太平洋水汽蒸发,随东南季风输送到该区域形成降水,再以径流的形式流回太平洋。
(2)读乙图可知,洞庭湖夜晚降水量距平值为正值,白天降水量距平值为负值,说明洞庭湖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白天,湖面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夜晚,湖面气温高,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故洞庭湖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
19.(1)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2)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流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差异性及其成因。
【详解(1)根据图2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图,可知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2)因为丙地与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都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丙地处于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和暖流的影响,形成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所以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