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情况看,作为“北溪”事件最大的嫌疑国、最大的获益国,美国给世界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但批评指责声音却是寥寥,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也让人愤懑。
就在今天,俄罗斯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与“北溪”管道泄漏相较,同样是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破坏,同样是常规军事行动以外的“盘外招”,很难不让人联系到美国。
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刚刚发生,尚在调查中,但“北溪”管道泄漏的前因后果却已逐渐明朗。
就在2天前,瑞典安全局表示,在现场调查后,他们发现了“北溪”管道泄露点曾发生过爆炸的证据。该部门已经从现场取回一些材料进行分析,这“增加了对(管道被)蓄意破坏的怀疑”。
据悉,这些海底天然气管道,钢管本身就有4.1厘米厚的管壁,外层还包裹着最厚可达11厘米的钢筋混凝土,每一根管道的重量为11吨,加上混凝土后重量可以达到24-25吨。如此强大的构造,在平静的海底躺上几十年都不太可能出事,除非是有人蓄意破坏。
除瑞典安全局外,其他多方也有类似观点。
瑞典海军发言人亚当松称,瑞典海岸警卫队和海军进行的现场调查涉及无人潜航器,“管道位于70至80米的深度,在这样的深度使用无人潜航器是可能的”。
白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所长、军事和国防分析师马卡洛夫分析称,呼号为“FFAB”的美国直升机的飞行轨迹与涉事地点相吻合,而这些直升机很可能是从美国第三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的。
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也称,他敢打赌“北溪”管道遭破坏“就是美国干的”。
众所周知,欧洲是天然气消费大户。年,欧洲(除俄罗斯外)消费天然气6千多亿立方米,总价值6万多亿美元,相当于德国GDP的1.5倍。其中大部分天然气依赖进口,德国天然气甚至90%依赖进口。
而美国天然气产量世界第一,占比约23.1%;俄罗斯第二,占比约17.4%,两国就占据了世界天然气产量的40%以上。此前,由于价格优势,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对此美国早有不满。
作为俄欧天然气运输的重要渠道,“北溪”泄漏给美国挤占市场带来千载难逢的良机。
总部设在法国的气候和能源数据分析公司凯罗斯表示,这次“炸管”事件“重画了全球天然气交易地图”。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欧陆诸国不得不购买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因为俄气完全停供,挪威、比利时和荷兰的管线天然气又难以满足需求。
经统计,年前九个月,欧洲从美国进口了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个进口量已接近年全年的两倍。由于欧洲老铁的“助力”,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北溪”泄漏后,美国天然气出口数量继续猛增,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外媒报道,眼下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上天然气差价达到了10倍的新纪录。业内人士透露“平均算下来,前往欧洲市场的天然气船每艘可以赚取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
经济帐只是明面上的,其他领域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方面。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搅动俄乌局势。之前由于欧盟要依赖俄罗斯能源度过寒冬,在俄乌冲突中“调门高、措施软”,时不时在对俄制裁时开个后门。美国对此早已不满,多次指责欧盟“绥靖”。
如果欧洲老百姓在缺乏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下,顺利挺过这个冬天,那么俄罗斯足以制约欧洲的能源大棒也将丧失民意支持,到那时,欧洲民间反俄的呼声也将日益高涨,俄罗斯将在政治上遭受比现在大的多的压力。
对俄罗斯来说,“北溪”也是重要的经济补给线,这一管线的损坏将使俄遭受巨大损失,在支撑俄乌战争上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是阻碍欧洲“独立”。自上世纪“马歇尔计划”后,美国便一直对欧洲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但本世纪以来,欧盟摆脱美国影响的声音日益强烈,德国、法国都希望构建以自己为“带头大哥”、“独立自主”的欧盟。在此背景下,削弱德法就有利于阻止欧洲“独立”,而炸断“北溪”有利于削弱德法。
拿德国举例子。想当初,德国计划借助“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使俄德直接输气量达到亿立方米,这将远超德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水平(约亿立方米)。这不仅将使德国享受到低廉的能源成本,甚至可以以德国为枢纽将剩余的天然气输送至整个欧洲,这也将进一步巩固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国的地位,必要时甚至可以挥舞能源大棒协调整个欧洲的政治行动。“北溪”一断,这些美好的前景皆成泡影。
同时,天然气也是德国工业的重要能源。德国企业协会的负责人表示,在天然气价格猛增的情况下,即使有政府的补贴资金,很多企业也将难以生存。就当前德国的能源价格水平,这意味着德国正在“去工业化”。
目前,美国企业特斯拉已暂停了在德国柏林的工厂生产电池的计划。
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安赛乐米塔尔则宣布,由于成本飙升,公司决定削减它的两个德国工厂的产能。
德国副总理哈贝克称,由于能源成本问题,德国年经济损失将接近亿欧元,年损失可能接近亿欧元。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德国将在年冬季陷入经济衰退,在最坏的情况下,年德国经济可能会收缩7.9%。
一个不强大的德国,是无法造就一个强大的欧盟的。这大概就是美国的想法。
三是破坏“新东方政策”。德国有一个词“NeueOstpolitik”,中文意思是“新东方政策”,该政策是上世纪60年代由联邦德国外交部计划司司长埃贡·巴尔提出,被勃兰特政府采用并延续至今。
该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尝试与当时的苏联缓和关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以实现政治和解、经济合作。“新东方政策”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西德-苏联天然气协议。
两国之间的这种基于天然气的关系,经历了苏联解体、德国统一等事件维系至今。德国两任总理施罗德、默克尔又先后扛住了国内国际的种种压力,促成了“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两条天然气管线的修建,将合作推到了新的高度。可以这么说,质优价廉的俄国天然气,是俄、德关系的一块压舱石。对于大量使用俄国天然气的欧盟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难怪在“北溪”管道爆炸后,有学者哀叹“新东方政策”将不复存在。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局势会更加不稳定,给某些域外国家插手利用的机会。
“北溪”管道尚在公海,克里米亚大桥却已在俄罗斯内部。可以看出,幕后黑手手段越来越卑劣,行事也愈来愈猖狂。
这个幕后黑手是谁,域外国家又是哪个,答案不言自明!
(原标题:“北溪”被炸,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来源:有理儿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