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作为职业小说家,村上春树有哪4个资格
TUhjnbcbe - 2024/12/29 18:57:00

原创砚无声

“靠写小说养家糊口、以小说家为业打拼,却是一桩极为艰难的事情。或许不妨断言: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该如何表述为好呢,因为其中需要“某些特别的东西”,既需要一定的才华,还要有相当的气概。此外,如同人生中其他事情一样,运气和机遇也是重要的因素.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它需要某种类似“资格”的东西。这东西有便是有,没有便是没有。”

这是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说的一段话。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的一本随笔集,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如何成为小说家,以及作为职业小说家,他有哪些“资格”。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作家,与众不同的是,他和妻子在早稻田大学里就结婚了,随之为生活所迫开始工作,然后才终于毕业离校的。

毕业后,由于他讨厌进公司,“不愿向体制摇尾乞怜”,就决定开家播放爵士唱片,提供咖啡、酒类和菜肴的小店。

虽说他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但跟大多数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村上春树当时很穷,负债累累。

他是如何开始他的写作之路的?

这要从年说起。

那年他29岁,一个晴朗的午后,他到神宫球场去看棒球赛,由养乐多燕子队对阵广岛鲤鱼队。

他当时是养乐多燕子队的球迷,那天外场席观众寥寥,他一个人斜躺在外场席上,边喝着啤酒边看球,心旷神怡。

在看到希尔顿用球棒击中小球时,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陡然冒出来:“对了。没准我也能写小说啊。”

比赛结束后,村上春树坐电车赶回来,买了稿纸和钢笔。夜深时分,结束店里的工作后,他坐在厨房的饭桌前,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起来。

就这样,花了半年时间,他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写完了。

当时他对写小说一窍不通,写出的小说,他读来自己都觉得无趣,没有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不禁沮丧:“我这个人还是没有写小说的才能啊。”

没想到,编辑部打来电话,说他的《且听风吟》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被幸运之神眷顾,他感到喜悦。

凭借《且听风吟》村上春树领取了一张入场券,开始了写作生涯。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村上春树一写就是40年,他成了知名作家,而且是个多产作家。

写一两部小说不算太难,难得是坚持不懈写下去。

“靠一支笔就能混饭吃”村上春树作为职业小说家,有哪4个“资格”呢?

01

对写作的热爱与坚持

史密斯说:“检验一个人是否具备某种职业才能,就看他是否热爱其中包含的枯燥劳动。”

写作是一件非常枯燥并且劳神费心的事,它需要一个人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般人很难做到。

村上春树非常热爱写作,他从来没觉得写作是一件苦差事,也从来没有因为写不出小说而劳神苦形。

可能也有人说,我也爱好写作呀。

如何区分一个人是真热爱某一件事,还是叶公好龙,我觉得有3个参考项:

★你在做这件事时,是否能感受到快乐?

★你是否每天都要做这件事,风雨无阻?

★遇到困难,你会不会放弃?

比如,我喜欢喝酒(说出来有点羞怯)。

别人觉得白酒又苦又辣,有什么好喝的?

于我却是“一日无酒不欢”,我甚至以为,晚饭可以不吃,但酒不可不喝,不管有没有好的下酒菜,我也不会忘记饭前来杯酒。

喝酒时,我的快乐溢于言表,只要我端起酒杯,一杯酒下肚后,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让我心情愉悦,即便那天有烦恼,也烟消云散了。

村上春树爱写作,就跟我爱喝酒一样。

他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说

写第一部小说时感受到的创作的“舒爽”与“快乐”,直到今天也基本没有改变

每天一大早睁眼起床,到厨房里热一壶咖啡,倒进大大的马克杯里,端着杯子在书桌前坐下,打开电脑,然后开始左思右想:“好了,接下来写什么呢?”他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村上春树说自己天生就喜欢对文字进行锤炼敲打,在他看来,“眼看着校样变成黑黢黢一片,书桌上排放着十来支HB铅笔不断变短,我便感到极大的喜悦”,不管做多久他都不会厌倦。

别人赋予他写小说的“资格”,说他被幸运之神眷顾,于是成了小说家。

他对这种情况表示感谢,并且像保护受伤的鸽子一样珍爱地守护着获得的资格。

村上春树为自己一直写小说感到喜悦,他写起小说来,奔流如川、喷涌如全,酣畅淋漓。

这真是支撑他稳稳地走在职业小说家路上的重要原因。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热爱写作,才能在写作中感到幸福与快乐,也是一个人能坚持下去的动力之源。

02

生活很自律

村上春树成为职业小说家的另一个“资格”是:非常自律。

他跟很多作家不一样,如果你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很多作家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最后,不用别人摧毁他,自己就把自己摧毁了。

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他喜欢刺激冒险的生活。

他参加一战、二战,去非洲狩猎,满世界钓鱼,沉湎于斗牛,一直过着刺激疯狂的生活。

海明威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年),却沉溺于饮酒,年在声望达到顶峰之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给世人一个悲伤的结局。

还有日本的川端康城、太宰治、芥川龙之介等,他们不是口含煤气管自杀,就是跳玉川上水自杀,要么就是服安眠药自杀,生命戛然而止,令人无限唏嘘。

村上春树却不一样,他非常自律,过着一种非常有节制的生活。

他在书里说:“肉体上的节制,是把小说家继续当下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看过他的另一本随笔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你就知道,村上春树开始作家生涯之际,也开始长跑。

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村上市的铁人三项赛,到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在奔跑,他每天都会跑步10公里或游泳一小时,风雨无阻。

他每年参加一次马拉松,让自己有足够的体力长期从事写作。

除此之外,为了专心写作,他把家搬到了郊外,每天早睡早起。

有时候,他还会离开日本,去国外没有人认识的地方,潜心写作。

虽然村上春树从事的是自由职业,但他从来不由着性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把自己逼近一种“固定模式”里,建立生活与工作的循环周期,村上春树把它称作“照常营业行为”。

村上春树把写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看做是为写长篇小说作准备的练习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台阶,长篇小说于他而言是生命线。

写长篇小说时,他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左右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儿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

他说:“因为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意义。写得顺手时趁势拼命多写,写得不顺手时就搁笔不写,这样是产生不了规律性的。”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每天雷打不动写十页,这样一个月下来是页,12万字,半年就能写出页。

举个例子,《海边的卡夫卡》的第一稿,就是一千八百页。

松下幸之助曾说:“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

因此,村上春树为什么能成为多产作家,为什么能坚持40年笔耕不辍,自律是他的一个重要“资本”。

03

理性对待外界对他的各种评论

村上春树成了职业小说家后,他也变成了一个公众人物,他和他的作品一起被外界评论着,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的语言清新流畅,也有人说他的作品“翻译腔太重”,有人说他是难得的天才,也有人说他“根本不懂写作”,他对这些评论都理性对待。

他凭借《且听风吟》和《年的弹子球》这两部作品获得芥川奖提名,周围人都期待他获奖。

每次获得提名后,NHK就打来电话跟他打招呼:“等您得到了芥川奖,请第二天早晨来上电视节目呀。”他不厌其烦,有时就干脆逃避不见。

他两次获得提名,又两次落选后,身边的编辑部都对他说:“这下村上兄就算是功德圆满了,从今往后大概不会再被提名了吧。”

村上春树一旦落选后,就会有人赶来安慰他“这次太遗憾啦,不过下次绝对能得奖。下部作品请好好写啊!”,他对此感到心情沉重,有时用“得不得奖都无所谓啦”来搪塞别人。

早在30年前,日本的主流文学界就放出话来“村上落后于当今的时代,他已经完蛋啦”。

还有前辈批评他的作品“这种玩意不是小说”“这种东西不能叫文学”面对这样负面评价,有些人可能就此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江郎才尽了。

但村上春树不这么想,他说自己每当受到别人批判和忠告时,总是尽量向前看,虚心谦逊地洗耳恭听,努力去积极思考问题。

为了避开国内这些纷纷扰扰,村上春树有段时间到国外去写作,在没有杂音的安静地随心所欲地写小说。

《挪威的森林》就是村上春树去欧洲写的,并且出乎意料地卖得好,这也让他的生活更安定,一个类似为长期坚持写小说而设的个人系统初现雏形。

这时,又有人说:“哦,村上春树是因为没有得到芥川奖,才远离文坛去混日子呀?”

村上春树对于是否获奖,真的没那么在意,他强调一句话: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

当文学界谈论与获奖相关的话题,村上春树总是这样说:“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读者。不管什么样的文学奖、勋章或者善意的书评,都比不上自掏腰包买我的书的读者更有实际意义。”

村上春树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像样的头衔,对未来反而无拘无束、无牵无挂。

他认为对作家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的是“个人资格”,是能为读者不断写出更高质量的作品。

这些年来,他已经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不管你写什么,怎么写,都难免被人家说三道四”。

因此,他有一种“你们说你们的,我写我的”决心和义无反顾,这也是他写出大量高品质作品的“资格”之一。

04

对作品精益求精

村上春树成为职业小说家的另一个“资本”,是他对作品精益求精。

他说:“作家下定决心“要把这里修改得更好”,静心凝神在书桌前坐下,着手修改文章,这种姿态便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

他写好一篇小说,通常要修改四.五次。

村上春树说,写第一稿是值得费时耗日,津津有味的部分,第一稿完成后,稍微放上一段时间(大概一周),便进入第一轮修改。

他总是从头做一次彻底的修改,进行尺度相当大的整体加工。

不管一部小说有多么长,结构有多复杂,他从来不会先制定写作计划,而是对展开和结局一无所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让故事即兴推演下去。

用这种方法写作,可能导致许多地方前后矛盾,不合情理。

登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还可能在半道上突发骤变,时间设定也可能出现前后颠倒,得将这些矛盾的地方逐一化解。

比如,写《奇鸟行状录》时,他断定“这个部分从整体上来看不太协调”,将好几个章节整章整章删除了,后来又以删除的部分为基础,另外鼓捣出一部全新的小说来(《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这轮修改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他再搁置一周,然后进行第二轮大刀阔斧地修改。

这次修改从头开始,只不过更加着眼于细节,仔细地修改。

比如,加入一些细致的风景描写,整合会话的语气。检查有没有与情节发展不相吻合的地方,将一读之下不易理解的部分改写得易于理解,让故事的展开更加畅达自然。

这轮工作结束后,再稍事修整,然后着手下一轮修改。

在这一阶段,重要的是看准小说的展开中,有哪些部分的螺丝应当稍稍拧松一些。

他说:

如果把长篇小说每一个部分的螺丝都拧得紧绷绷的,读者会喘不过气来。时不时要在某些地方让文章松弛下来也很重要。这就需要看清其中的诀窍,调节好整体与细节之间的平衡,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文章作细微的调整。

这一轮修改结束后,他会把作品放抽屉里半个月到一个月,期间去旅行,或集中做些翻译。

他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说:“在工厂的生产流程中或建筑工地上,都有一道工序叫做“养护”,就是将产品或素材“窖藏”一段时间。小说也一样,不好好“养护”,就会出现没有干透的易碎品或内部组织不均匀的东西。”

这样将作品养护一番后,再次开始彻底修改细微的部分,先前未发现的缺点,这时也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了,文章有没有深度,也可以辨别出来了。

在“养护”作品的过程中,他的大脑也得到了很好的“养护”。

修改完后,村上春树把书稿交给妻子看,只要她觉得还要修改的地方,

这让他的作品有了质量保证,只要是村上出品,就一定是精品,这是村上春树作为职业作家的另一个最重要“资格”。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最怕佩服村上春树哪一点?

有人说最佩服他自信,也有人说最佩服他节制和坚定,这都是能让他开挂的“资格”。

曾翻译《挪威的森林》的林少华说,他最佩服是村上春树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担当。

没有谁的成就是一蹴而就的,村上春树的这4个“资格”让他成为高质高产的职业作家,能让写作梦想成真,作品大受欢迎,是多么了不起的才华。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30周年纪念版)(版)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1.1购买已下架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为职业小说家,村上春树有哪4个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