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一直被认为是德国传统军事力量的一大软肋!不过,二战德国海军其实除了潜艇外,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除了拥有俾斯麦号这样的著名巨舰外,能拿出手的战舰其实也有不少,只不过是在数量上,不能和英美等海军大国相抗衡而已。
二战德国海军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二战德国的一艘著名战舰:“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作为纳粹德国海军使用的一艘主力舰,这艘巡洋舰也是“沙恩霍斯特”级的一号舰,排水量超过吨,命名来源于普鲁士将军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的名字。
德舰装甲必须“全面防护”,以应对“以少敌多”。
和其他德国战舰一样,“沙恩霍斯特”号自诞生那天起,就注定要进出大西洋执行破交任务。由于德国海军一直受到港口基地和自身实力的制约,因此他们的战舰往往航线都很漫长,而且一路危机四伏:大部分航线没有港口基地进行维修和补给。
“沙恩霍斯特”号因此,对于德国人的所有战舰来说,“以寡敌众”将是它们躲不过的宿命。于是,德国人不得不在军舰的自身防护上下文章,德国战舰在装甲防护上并不像别国那样采用“重点防护”设计,而是采用了“全面防护”的理念。
“全面防护”顾名思义,就是对战舰的其他不重要区域,依然加装一定厚度的装甲予以保护。这样做就是为了自己的战舰在以一敌多的情况下,依旧能拥有持久的战斗力。“沙恩霍斯特”号所采用的“全面防护”设计,可以说是做足了“防护大包围”。
“沙恩霍斯特”号在没有削弱主装甲的前提下,整艘舰的装甲重量为吨,占到了总排水量的44%。炮塔和指挥室装甲基本维持在毫米以上,而且船体采用的钢材是当时世界上同类钢材里性能最好的材料,有着极佳的韧性、弹性、抗断裂和抗撕裂性。
另外德国海军其实自“德意志”级开始,他们便在造舰过程中广泛采用焊接技术。在那个时代焊接工艺并没有完全普及,而“沙恩霍斯特号”在提高自身装甲防护强度上,可以说焊接技术同样功不可没。
“沙恩霍斯特”的船体被分割成了21个水密隔舱,这些小型化、水密化的隔舱作用非常大,它们极大地增加了全舰的浮力储备。而且各个水密隔舱之间,都是使用电气控制的林奈式水密门。一旦战斗中遇到战损紧急情况,可以短时间内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将所有水密隔舱门全部关闭,水兵则通过纵向水密门进出,最大限度保障全舰“抗沉性”。
其实,当时德国海军的造舰理念和他们的虎式坦克理念差不多,单个质量上一定要超过对手,因为在数量上根本无法赶超对手。这也许是二战德国的武器宿命:数量上根本无法和敌人相抗衡,最后德国人只能在武器质量上多下功夫了。
“沙恩霍斯特”号运气太差,钻进“约克公爵”号埋伏圈,被“围殴至死”。
“沙恩霍斯特”号正式服役后,它便和姊妹舰“格奈森瑙”号成又入对,一同前往海上出战。年4月,“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参加了入侵挪威之役。6月8日它们在挪威以北海域,成功将英国航空母舰“光荣号”,以及英军护航驱逐舰“阿卡司塔号”和“热情号”击沉。
但在战斗中,德国“沙恩霍斯特号”也被英军“阿卡斯塔”号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中,随后一直在维修场厂里呆了6个月。此役,辉煌的战绩虽然让“沙恩霍斯特号”一战成名,却也招来了英国人的注意和报复,英国皇家海军此后一直在寻机将“沙恩霍斯特号”击沉。
“沙恩霍斯特号”从维修厂复出后,它又参加了柏林行动和海峡冲刺作战。年下半年时,西线盟军试图将支援苏联的运输航线重新打开,以帮助东线战场迅速扭转战局。但德国人决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做,于是一场大海战无法避免。
年12月22日,一架德国侦察机在挪威北海上空发现英国舰队护航的运输船队。德国海军当然不会放这块送上门的“肥肉”:年圣诞夜,“沙恩霍斯特号”和另外几艘德国驱逐舰在艾里希.贝伊少将指挥下,编队出发准备攻击这支盟军运输船队。
纳粹头目希特勒检阅海军但在出发前,海军元帅邓尼茨曾通过无线电报向艾里希.贝伊少将发布了一条命令:“沙恩霍斯特号”前往攻击盟军运输船队,但如果遭遇英军主力舰队,则迅速撤离。”可见,“沙恩霍斯特号”出发前,邓尼茨已经担心会出现“有去无回”的悲惨结局。
其实早在年时,英国人就破译了德国海军电台密码,而这次邓尼茨发的密电也被英国破译。英军破译电报后,他们立即通知英军新式战列舰“约克公爵”号,迅速组建2号临时舰队,约克公爵号为旗舰,和另一艘姊妹舰立即驶向挪威海域,准备伏击德国“沙恩霍斯特号”。
“约克公爵”号所以,“沙恩霍斯特号”刚出发时,命运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年12月26日9点30分,“沙恩霍斯特号”终于找到了盟军的运输船队,担任护航的英国海军“一号战斗编队”总共有三艘巡洋舰,德国“沙恩霍斯特”号和它们进行了短暂交火。双方这次短暂的交锋中,一发毫米炮弹和一发毫米炮弹命中“沙恩霍斯特号”。
按理来说,已经做了“全面防护”的“沙恩霍斯特号”面对这种轻度攻击,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碍。但“沙恩霍斯特”号却运气太差,恰好有一发炮弹毁坏了它的雷达设备,“沙恩霍斯特号”自此在北海的极夜中成了一个“瞎子”。
“沙恩霍斯特”号随后撤往挪威阿尔腾峡湾,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英国人的巡洋舰利用雷达一直跟在自己后面。“沙恩霍斯特”号撤离战斗时,指挥官艾里希.贝伊少将命令其他德国护卫舰自行返回基地,随后独自将航线定向了海岸线的安全区。
但是“沙恩霍斯特”号的方位,英国海军已经通知给了埋伏多时的“约克公爵”号编队。于是,英国“约克公爵”号保持无线电静默,等待着“沙恩霍斯特”号自投罗网。“约克公爵”号舰上面配备有十门毫米的火炮,足以应对德军沙恩霍斯特号”舰上的九门毫米炮。
18点30分,“约克公爵”号英国人终于看到了缓缓驶来的“沙恩霍斯特”号,它真的一头脑撞进了英国舰队的伏击圈。没有废话,“约克公爵”号和另外几艘英国驱逐舰一起对其发动了进攻,它们一共向“沙恩霍斯特”号发射了28颗鱼雷,命中了四颗。
“沙恩霍斯特”号被打了个猝不及防,仔细一看对手有几艘战舰,实力强大,自知招架不住就开始夺路而逃。令人惊奇的是,在舰舯和舰艉都被击中的情况症,“沙恩霍斯特”号仍然保持着29节的高速驶离。
但“约克公爵”号怎敢就这样放过它,于是英国人的舰队一直在后面追。到了晚上19点,“约克公爵”终于获得了射击距离,迅速用毫米主炮向“沙恩霍斯特”号狂轰,英国海军的另外4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也匆匆赶来,它们逐渐对“沙恩霍斯特”号形成了包围。
装备有新式MK3火控雷达的“约克公爵”号,在一片激烈炮轰中,最终成功将一发毫米炮弹打进“沙恩霍斯特”号的锅炉。“沙恩霍斯特”号瞬间失去动力,成了海面上可怜的“待宰羔羊”,英国战舰迅速扑了过去不断围殴,最终“沙恩霍斯特”号于19点45分沉没。
分析一:几个巧合,“沙恩霍斯特”号终被“一发入魂”。
在这次海战中,“沙恩霍斯特”号起初虽然被命中了4颗鱼雷,但逃跑时航速却只下降了1节。在失去动力后又挨了数百发英国人的炮弹,当时舰上的建筑几乎全被削平,但它还是没有沉没。
最后英国人还是靠十一颗鱼雷才把它成功炸沉,“沙恩霍斯特”号此战虽然“寿终正寝”,却充分展示了自己强悍的“抗击打能力”。
而“约克公爵”号发射的那枚“致命”炮弹,无疑让“沙恩霍斯特”号失去了最后的“生存希望”。按理来说,这枚炮弹根本无法摧毁德舰的动力系统,但巧就巧在:当时“约克公爵”号发射的那枚毫米穿甲弹,刚好从“沙恩霍斯特”号的主装甲带上方打入,弹着接触角大概为24度左右。
结果这枚炮弹穿过“沙恩霍斯特”号毫米厚的垂直舱壁时,炮弹也没有发生跳转,直接钻进了一号锅炉室爆炸,这才造成“沙恩霍斯特”号彻底丧失了动力。
而“沙恩霍斯特”号暴露出的防护问题在于装甲盒还不够完整,至少它存在一个尴尬的非免疫区:水平装甲带太低,导致存在低角度炮弹才能从水线装甲带上打入。防护性能极其出色的“沙恩霍斯特”号,恰好遇上了装备新式火控雷达的“约克公爵”号,就这样被对手“一发入魂”。
分析二:“沙恩霍斯特”号水兵的“愚忠”,却让英国人肃然起敬。
“沙恩霍斯特”号虽然被击沉了,但沉没时的场景却让英国海军官兵永生难忘:德国水兵们捍卫尊严和荣耀竟然那么至死不渝。
“沙恩霍斯特”号的主炮全部被击毁后开始下沉,这时英军弗雷泽中将走到甲板上,他和副官一起用望远镜看着“沙恩霍斯特”号,当时德舰的舰首开始沉没,突然间,德舰的尾部一门毫米副炮竟然响了起来,德国人还在继续开炮,直到沉入海底,才没有声音。
弗雷泽中将看到此景后,他确实也被震撼到了,于是随即下令:“立刻寻找德国战舰上的生还者,尽量把他们救上来,快!”伴随“沙恩霍斯特”号一起沉入挪威东海的一共有名德国官兵,英国人最后经过搜寻只找到了36名生还者。
据幸存的一位德国水兵后来回忆:“当时我们全舰所有官兵,都誓言要同心协力一起战斗,我们的口号是:把最后一发炮弹打出去!快沉没时,我亲眼看到一名军官抚摸着舰甲,说了一句我至今难忘的话:我的荣誉是你给的,你载着我乘风破浪,我现在能做的,就是陪你一起沉没。”
夕阳下的“沙恩霍斯特”号“沙恩霍斯特”号被击沉后的那个夜晚,英国海军布鲁斯.福拉塞上将,他也情不自禁地对“约克公爵”号的英国军官们说:“先生们,这场和“沙恩霍斯特”号的战斗我们虽然胜利了,但我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如果有一天受命指挥一艘战舰面对优势敌人时,也能像今天沙恩霍斯特号的舰长那样,英勇地指挥和战斗。”
战争是残酷的,但人性是相通的。当年那些在海洋上,不惜用生命履行自己诺言的德国水兵,其实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在希特勒和纳粹眼里,德国军人只不过是他们手中的“悲壮炮灰”而已。
未注明的图不表示是“沙恩霍斯特”号
《历史杂谈驿站》图源网络,侵删!作者:二战靓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