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的《科伦拜恩的保龄》,以美国科伦拜校园枪击案为蓝本,通过讲述枪杀案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事件的反应,思考惨案的原因,探讨主流文化,如:重金属文化,暴力影片、父母、电子游戏、南方公园、电视、娱乐节目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影响。
什么是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英语:Schoolbullying)又称校园欺凌或校园暴力。指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霸凌让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校园霸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校园霸凌研究先驱、挪威的DanOlweus丹·奥维斯博士明确指出霸凌的三大显著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
校园霸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霸凌,女生受言语霸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
霸凌通常分为三种形式:1.肢体霸凌,2.言语霸凌,3.关系霸凌,也称为非直接霸凌,即攻击和受害者有关的人,藉以孤立受害者。
校园霸凌不只发生在校园,也可能发生在校外,甚至在互联网上。随着科技进步,即时通讯软件、网络论坛、BBS等交流平台也成为霸凌事件的发生场所,霸凌者藉由网络,通过文字或多媒体,长期、反复攻击受害者,这称为网络霸凌。
霸凌是一种反社会行为,长期霸凌往往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导致自尊降低,行为表现包括但不限于离家、逃学、焦虑、悲观等,同时造成学业滑坡、人际疏离,甚至出现慢性疾病、自残、自杀,或者导致受害者产生报复性攻击行为,比如著名的美国科伦拜校园枪击案。
霸凌对加害者本人也有影响,加害者成年后犯罪、酗酒比例相当高。具加害人特质的男性加害人有60%、非加害人特质的男性加害人有23%,在24岁以前犯罪。另外,同时是受害人和加害人的学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单纯的加害人或受害人高。
对此,我们前日有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深度
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从生理、心理研究谈霸凌创伤》
有学校,就有霸凌
霸凌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也非某一国家或地区所独有的现象。可以说,有学校,就有霸凌。校园霸凌的发生率,依测量及评价标准而异,各国的调查数据从2%到60%都有。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十个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学生,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另外有数据显示,广州地区中学生校园暴力/欺凌发生率为64.6%(男70.1%,女58.9%),珠海地区中学生为53.4%(男60.6%,女45.2%)山东地区超过70%的儿童有过身体或语言等方面的侵害遭遇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年统计结果显示:年,12-18岁中学生中,有23.1%表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学校或网上遭遇过不同形式的霸凌。
澳大利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公立学校平均每周公布的校园霸凌有六十多起。
年,日本发布《儿童青少年白皮书》称,87%的中学生在读六年中遭受过霸凌,没有欺侮过他人的比例不超过12.7%;小学生中,半数左右受到过霸凌,近40%的儿童被霸凌或霸凌他人的经历均超过6次。(中国新闻网《半数小学生受过欺侮》-06-05)。
因霸凌不敢上学的爱子公主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郑英耀及陈利铭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台湾,高中职学生自陈霸凌、受凌、旁观霸凌、兼为霸凌/受凌者的比例分别为10.9%,10.7%,29.9%以及5.5%;小学自陈霸凌、受凌、旁观霸凌、兼为霸凌/受凌的比例分别为13.7%、14.5%、37.2%、5.4%。
郑英耀及陈利铭研究团队与香港、澳门的学者共同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台湾、香港、澳门三地的校园霸凌发生率差异不大,香港和澳门学生自陈霸凌、受凌、兼为霸凌/受凌的发生率分别是5.1%,9.3%,1.8%。
霸凌,所有人都是当事人
有人说:“霸凌本质上是一种氛围”,DanOlweus丹·奥维斯博士指出:“霸凌行为是一种群体现象。”
霸凌过程蕴藏着复杂的互动状态,牵涉的学生,根据DanOlweus(丹·奥维斯)博士OBVQ问卷评估题进行判断,分为以下四类角色:
霸凌者/bullies:发动霸凌行为的人,包括校园里的任何人,学生或者老师,他们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受凌者/victims:受到霸凌的人。
兼为霸凌受凌者/bullyvictim:此类角色亦称为反击型霸凌,指欺负别人同时也被欺负的学生。
未涉入者/non-involvedstudents
还有一种常见的分类:
霸凌者/Bully:
受凌者/Victim:
随从者/Assistant:跟随霸凌者直接参与霸凌行动的人。
吆喝者/Reinforcer:支持霸凌者行为的人,例如:在旁嬉笑或呐喊助威。
挺身者/Defender: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霸凌行为的人,这样的人通常不多。
局外者/Outsider:置身事外的人。有些是害怕帮助受害者会让自己受到霸凌,而假装场外人。但是,如果受害者因转学、请假等原因离开,霸凌者很有可能从局外人中挑选下一个目标。
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人际关系不佳,潜在霸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凌者因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
电影《失控的校园》剧照
所谓旁观者
大多情况下,校园暴力都有旁观者,旁观者在校园霸凌行为机制中至为关键。
为何会有旁观者?据郑英耀及陈利铭研究团队在台湾的研究显示,旁观不愿介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个人因素:1.缺乏有效应对策略;2.害怕被报复;3.与自己无关;4.认为有趣。
同伴因素:1.顺从同伴规范;2.不是自己朋友;3.责任分散效应;4.旁观者抑制;5.怪罪受害者;6.不支持同学间所共同喜欢的老师或*治偶像。
其他因素:1.害怕被同伴拒绝;2.不想告诉师长。
学生在目睹霸凌事件时,会评估各种因素来决定是否介入,包括严重性、责任感、情绪因素、受害者特征、关系等。
如果觉得受害者被欺负得很严重、对受害者有同理心、觉得受害者是无辜的、认为自己责任有管、和受害者是朋友、顾及班级气氛等,就比较愿意挺身而出;反之,如果是觉得受害者被欺负的不严重、讨厌/不喜欢受害者、受害者不是朋友、认为受害者自找的、没有能力制止等,就更倾向成为旁观者。
旁观者挺身介入通常会有以下四个阶段:
一、学生会评估整体环境来决定是否介入,是做旁观者还是挺身者;
二、决定成为挺身者后,会考量霸凌严重性及关系来决定介入策略:告诉老师、制止霸凌者、安慰受害者;
三、出面协助的defender会被bullies质疑或威胁,
四、重新评估是否要持续介入。
研究显示,旁观者的态度是解决霸凌问题的关键,所有的冷漠、不作为、围观、哄笑都在实质上鼓励和推动了霸凌的发生与事件的恶化。因此,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正义感十分重要。让大家都认识到霸凌的危害,明白制止霸凌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安全,霸凌发生时,旁观者才有更多的可能主动寻求成人的帮助。
霸凌者来自何处?
发生恶性霸凌事件,舆论通常会谴责甚至围攻霸凌者。但是,“坏孩子”从何而来?会有人是天生的“坏孩子”吗?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攻击或暴力是一种学习得来的反应,尤其对身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来说,本能性的攻击由大脑皮质所控制,但更受到后天经验的影响。其中,家庭与社会是青少年获取攻击性行为模式的重要来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的不良行为形成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危害于社会。
班杜拉
家庭的影响
校园霸凌源自社会,始于家庭。
儿童的人格养成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人,特别父母,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霸凌是一种习得性行为,霸凌者通常都有攻击前科,攻击从模仿而来,这种模仿更多是源自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如果父母习惯于采取权威、斥责、惩罚和冷漠作为教育手段,子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在家中得不到关怀,甚至遭到虐待的孩子容易将痛苦转嫁他人,借此宣泄情绪或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