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根据活动速记稿整理概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直播回放
挪威文学漫谈
杨懿晶: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一共有十册,集结了目前大部分在国内没有引进过,但在挪威非常重要、在国际非常瞩目、翻译成各国语言最多、得奖最多的十位作家,为大家呈现挪威现当代文学中最出众的作家和作品。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
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赟璐:挪威语是一个仅有五百万人使用的小语种,分为新挪威语与书面挪威语。之所以有这两种区别,是因为以前挪威和瑞典是联合王国,他们用的语言是非常相近的。在挪威独立之后,他们有个农民非常厉害,琢磨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发明了新挪威语。假如你只学习过书面挪威语,那么读起新挪威语还是非常困难的。杨懿晶:在挪威,只要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府就要先买下本,这令我们非常羡慕。很多外国文学在国内卖出本实际上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一开始就有这本的基础,实际上就奠定了一个作家的身份。有一本挪威畅销书《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的作者说过,在挪威,只要一个作品的销量在5-10万册,就可以称为畅销书作家了。我们对比一下会发现,虽然中国与挪威的人口基数差很多,但在中国如果一本书卖到5-10万册,他也算得上畅销书作家。可见挪威整个的文学氛围非常好。挪威文学在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制度建立之后才慢慢起来,他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文化建设好,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挪威利勒哈默尔小镇,图源网络挪威的利勒哈默尔文学节非常有名。“利勒哈默尔”在挪威语里是“小锤子”的意思,它是一个非常小的镇子,却承办着北欧地区最大的文学庆典。挪威总共出过三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中两个就在利勒哈默尔。几十年间,利勒哈默尔文学节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从年到年,来参加文学节的观众从名上升到个人。文学节的时候,小镇子称得上人山人海。年,包括北岛、西川在内的一大批中国作家参加了利勒哈默尔文学节。挪威也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叫做“未来图书馆”的项目。年,他们种了棵云杉,称作“未来图书馆森林”,等年以后,他们就会把树砍下来,把个作家的文本付印在这棵云杉制成的纸张上。我觉得这个概念非常好,体现了文学的延续性,以及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关系。挪威现当代文学作品推介
01《迪娜之书》:北欧版的“乱世佳人”
(点击图片,8折购书)
[挪]赫尔比约格·瓦斯莫
著
沈赟璐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赟璐:如果你对挪威的历史感兴趣,对挪威作为海滨国家的文化感兴趣,我认为一定要看这本《迪娜之书》。这本书在挪威出版的时候是分三本的,在中国出版的时候我们把它“合三为一”。翻译完的那一年,我去挪威发现这本书已经出了第四本了,而且在书店畅销榜的前十名当中,说明《迪娜之书》是很受挪威本土读者喜爱的。对异域文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它读起来有一点晦涩,而且篇幅比较长,需要有一些耐心。我翻译的时候觉得这个故事让人有一种踏入19世纪那个年代的挪威生活的感觉。它也揭示了很多社会问题——阶层、职业、人群,包括当时的国际局势。挪威跟俄罗斯相邻,这本书也呈现了俄罗斯文化与挪威文化的互动。这本书有一种叙事史诗的感觉。北欧比较出名的史诗有《萨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北欧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冰岛的《埃达》,它分上下两部,上部是诗,下部是散文,讲一些英雄的故事、骑士的故事等等。如果你直接阅读《埃达》,可能会觉得有些晦涩。《迪娜之书》作为一个过渡,可以让你更轻松地了解北欧人的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杨懿晶:这本书具有女性主义的视角,也契合时下的话语趋势,我们称之为北欧版“乱世佳人”。沈赟璐:在那个年代,挪威女性的观念已经非常前卫了。现在大家所讨论的性别平等、性少数群体的权益等等,在北欧已经很早就迈出这一步了。这本书也会给我们一些价值观上的冲击,包括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等等。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家族故事,而这个家族故事是以迪娜的视角串联起来的。它涵盖了几代人,人物之间又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在人物的设计上,这本书非常丰满,读起来很有趣味。这本书要是改编成6集或12集的电视剧,应该会很好看。02《流浪》:城市漫游者的文艺指南
(点击图片,8折购书)[挪]托马斯·埃斯佩达尔著沈赟璐/王焱菁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赟璐:这本书读起来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很适合在都市生活中的白领男女。如果你在生活感觉到一些压力和迷茫,不妨读一读这本《流浪》。作者是非常洒脱的一个人,穿梭在欧洲各国,真的是徒步以脚丈量这个世界。他身上那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是当今在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非常渴望的东西。这本书中不仅有作者自己的人生思考,也融入了旅行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故事,你可以把它看作散文,也可以当成小说来读。杨懿晶:它会让我们想到舒国治的作品。作者对文学与哲学挺有研究,里面有提到他去探访海德格尔住过的小木屋,去土耳其看帕慕克写作的咖啡馆等等。在现在大家没法出门旅游的时候阅读以下这本书,可以进行一次心灵的畅游。03
《雪晶的重量》:直面成长的困境与创痛
(点击图片,8折购书)
[挪]索瓦尔德·斯蒂恩
著
沈赟璐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赟璐:我个人比较喜欢看这本,因为它跟青少年成长有关,勾起了我很多回忆和共鸣。这本书的作家是前挪威作协主席,是重量级的文学泰斗。他有一些身体上的疾病,在这本小说中还原了他的亲身经历,以及原生家庭的故事。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中国的年轻人阅读,里面涉及到的一些话题,包括父母的分开、父母的爱、如何平衡家庭、同学之间的友情等等,会让我们很有感触。杨懿晶:这本书里也提到了高台跳雪这个运动,我们平时不太能接触到,但它在挪威甚至北欧都是一个流行的运动。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很震撼,当时我们在挪威见过作家本人,他告诉我们小说暴露了他亲身经历,他的疾病最后会让他丧失行走的能力,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在小说最后,主人公明知道身体已经不能承受这样的冲击,还是要最后跳一次高台跳雪,这种年轻人的执拗,非常有震撼力。霍尔门科伦的侯门库伦滑雪跳台,摄影:沈赟璐沈赟璐:对,挺让人感动的。他的笔触很细腻,通过独白,将未成年人的心理世界还原得非常真切。04《奇迹的孩子》:见证文化变革的独特年代
(点击图片,8折购书)[挪]罗伊·雅各布森著赵奕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懿晶:如果你对挪威现代的历史比较感兴趣,可以看一看《奇迹的孩子》。我们去年也邀请到了这位作家罗伊·雅各布森来上海参加国际文学周。这本书选取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段,就是挪威刚发现石油的时候。在此之前,挪威可能不像我们现在知道的那么好,还是蛮苦的。沈赟璐:北欧国家在19世纪比较穷,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不那么发达,有很多向外的移民潮。现在北美地区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以及加拿大的南部地区,有很多北欧人的移民后代。后来勘探技术发展之后,发现挪威地下有石油。现在挪威是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石油产出国,可以说是靠石油“翻身”了。挪威石油博物馆,图源网络杨懿晶:这本书就选在这样一个时间段,你可以看到这个历史时期各种力量如何纠缠在一起,对那一代孩子的成长和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方面他们接触到物质生活的极度丰盛,大量消费品的侵入,流行文化的到来;另一方面他们原来生活的工人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段历史时期有点像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去年这位作家来的时候,我们也邀请到经历了80年代的作家来与他对谈,大家的一些感受是共同的。05
《喧嚣》:记录伯格曼的最后时刻
(点击图片,8折购书)[挪]琳·乌尔曼著郭国良/叶逸祺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懿晶:《喧嚣》这本书可以算得上一个大IP,这本书封面上右边是著名的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左边的小女孩是他跟丽芙·乌尔曼的女儿,叫琳·乌尔曼,她现在生活在美国。她以父母的这段关系为背景,也不完全是回忆录,作者的描写非常细腻,写法非常像小说。我非常建议大家买一本英格玛·伯格曼的回忆录《魔灯》与这本书对照着读,你会发现男人的视角与女人的视角、孩子的视角有着天壤之别。在伯格曼去世前几年,琳·乌尔曼才开始想写这本书,她说,她已经到父亲当时的那个年纪,应该能够对父亲有所了解了。当时为了写这本书,她还跟父亲很认真地坐下来对谈,了解双方的想法。英格玛·伯格曼,图源网络可是等到父亲真去世的时候,她也没有能够写出来这本书,过了很长时间,作者偶然在阁楼里面找到了当时留下的磁带,就把它记录下来。这本书的封面,她用了一张这么模糊的照片,可能也是为了说明,跨越了那么长的时间,人的记忆也不太真切了。但读这本书,你真的能够被打动。你能感受到孩子对于父母的渴望,包括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又不是那么完满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感受。06
《爱》:剔透、抽离的氛围之书
(点击图片,8折购书)[挪]汉娜·奥斯塔维克著范炜炜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懿晶:这本书可能还不到5万字,但是它是挪威25年来最佳文学作品排名第6位。它讲的故事发生在挪威北部的一个小镇,其实就是一个晚上的故事,但讲述了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不同的际遇等等。它有点像我们现在流行的概念小说,描绘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关系,情节性不强。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挪威的很多书里面,父亲都是缺位的,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北欧人真的有这个问题。这本书讲述了母与子之间那种看似非常亲近,但又有陌生与隔阂在里面的关系。可能因为这本书体现了挪威国民特质的一个侧面,所以在挪威大家对它评价很高。当时我们用了一个词评价这本书,叫“crystal”——它有一点剔透,很难描述,感觉不现实,有一种抽离感。感觉在这个国家,无论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世界,都有一种距离感。沈赟璐:他们在各方面生活上已经达到了不能说无欲无求,但是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07
《死亡的随从》:孤独迷茫之中的归属与救赎
(点击图片,8折购书)[挪]古纳尔·斯塔阿莱森著邓悦现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懿晶:这本也很多推荐,最近很多人看过尤·奈斯博,他被誉为“黑色小说之父””挪威的钱德勒“。这本书选自他的瓦格·韦于姆探案系列。我们去见这个作家的时候,他住在卑尔根,书里的侦探也是住在卑尔根。如果大家去挪威旅游,可以跟着里面的侦探去逛逛,里面很多地方都有真实的地址。在卑尔根港口的对面小巷里,还有一个侦探的塑像,大家可以去打卡,很有意思。沈赟璐:我对北欧的推理小说很着迷。北欧的悬疑小说都是硬汉型、带些社会边缘型人格的特点。这些小说的结局往往出其不意,不同于日本小说揭露一些社会和人性扭曲的东西,它们总是反映一个很大的社会结构问题,故事情节也可以套用在别人身上,这就会让读者有一种很震撼的感觉,好像自己也在这本书的世界中存活着。08
《我抗拒》:喧嚣世界中的避世之所
(点击图片,8折购书)[挪]佩尔·帕特森著张芸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懿晶:这本书讲的是一对童年好友长大后重新相逢,人生际遇却发生翻转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是在讲述父亲的缺位、童年的创伤对成长之后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如何找到自己的方法去面对。大家看这个书名《我抗拒》,好像很强硬,实际书中对人内心的挖掘很深刻,读起来很触动人心。09
《一个好地方》:反诘人类生存境遇的杰作
(点击图片,8折购书)[挪]克亚尔·艾斯凯尔森著杨稚梓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懿晶:这本书是挪威当代最好的短篇小说家克亚尔·艾斯凯尔森的作品,他对人类生存思考的反问非常深刻。沈赟璐:这本书挺让我吃惊的。因为作者已经快90岁了,大家可能会觉得到这个年龄就退休在家闲看风云,但这个作家真的做到把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杨懿晶:对。其实之前我们也没有听过这个作家,后来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他其实在欧美,尤其是北欧,已经囊括了各种大奖,非常厉害。他的短篇小说不是欧·亨利的写法,而更接近卡佛,简单到极致,但却又一针见血,能戳中你的痛处。10
《我们中的一个》:于特岛枪击案实录
(点击图片,8折购书)[挪]奥斯娜·塞厄斯塔著钱思文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懿晶:这本书值得好好介绍一下,这是今天我们介绍的10本书中,唯一的一本非虚构作品。先和大家说一下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大家可能还记得年挪威发生了一个很大的枪击案件,当时是在挪威于特岛上有个青少年夏令营,有一个极端分子闯入岛上射击,导致很多青少年不幸遇害。这个事情造成了很大轰动,大家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印象中一个非常平和的地方,会出现这样极端的反人类行为。这本书的书名叫《我们中的一个》,意思是说这个凶手平时隐没在人群当中,他就是我们当中的一个普通公民,你不会察觉到他有什么样的问题。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大家才会有一种措手不及的骇然感。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战地记者,她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