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寥寥无几的引进日片,观众已经抱怨了多年。最近似乎有了好兆头,今年引进日本电影总数破天荒达到了11.5部,其中《寄生兽》上、下集的“二合一”算1.5部(删了分钟),破了历史之最。之前的纪录还要追溯到、年(均8部)。但是在这11.5部里,动画片就占去了9部,其中还包括未定档的《你的名字。》和《名侦探柯南:纯黑的噩梦》。这些影片是:
1、名侦探柯南:纯黑的噩梦
2、你的名字。
3、航海王之黄金城
4、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
5、龙珠Z:复活的弗利萨
6、樱桃小丸子:来自意大利的少年
7、寄生兽
8、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
9、垫底辣妹
10、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
11、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
究其原因,是去年那部《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票房火了一把,另很多片商看到了日本动画的商机。加之今年大盘整体较低迷,广电也放开了外片数量。即便如此,日本电影仍是以批片为主,分账片主要还是来自好莱坞。有观众认为,选择上这些动画,是对日本电影的侮辱。这没办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片商也要吃饭。
曾几何时,日本电影在国内经久不衰。它的减量是从年开始的,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那年,海外大片引进*策实行,美国片《亡命天涯》()成为首部票房分账大片。从此,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与好莱坞大片相比,那些沉静、含蓄,能代表日本电影水平的剧情片,逐渐同我国大部分观众的口味拉开了距离。
《龙子太郎》是中国正式引进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宽银幕动画片
而对于年轻观众,日本动漫的影响,始终是超越好莱坞的。不同年龄层的童年时代,都有来自漫画书、电视台或网络的影响。不过在年以前,电影院公映的日本动画只有六部。除了年公映的《龙子太郎》、年公映的《天鹅湖》、合拍片《熊猫的故事》之外,还有三部宫崎骏作品——年公映的《天空之城》、年公映的《龙猫》和《风之谷》,公映片名叫《邻居托托罗》和《风谷少女》。但之后的十五年间,影院里都没再有日本动画出现。直到的《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开始,才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加上年《名侦探柯南:漆黑的追踪者》的推波助澜,片商逐渐瞄准了日本动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年公映的《邻居托托罗》(龙猫)片头
年公映的《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中文海报
年公映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中文海报
从票房成绩来看,去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拿下了日本动画在中国国内的最好成绩(累积票房达5.3亿),这得益于影片打出的怀旧牌和宣传攻势。正是拜它所赐,今年的日本动画可谓百花齐放——火影、圣斗士、机器猫、小丸子、七龙珠、蜡笔小新、海贼王、柯南及新海诚,这简直是在消费各年龄层的日本动漫回忆。动画和漫改真人电影在日本本土也是占据主流,看看它们的票房前十的类型就可见端倪。
《垫底辣妹》
说真的,今年上映的真人日影《垫底辣妹》的确属于稀有品种——它还是继年的《挪威的森林》(尽管导演是来自越南的陈英雄)之后,除动画、合拍和特摄之外,阔别五年的首部日影。《垫底辣妹》是由中影进口、华夏发行、小桌营销、八一厂译制的,在这儿特别表扬一下。不过它的票房只有区区万,怪不了别人,这是多年来形成的市场环境造成的,从院线排片到观影人次,从上到下都达不可能为之带来高收益。所以,观众想要继续在大银幕上看到纯正的真人日影,还是一种奢求。
《寄生兽》
另外那个1.5部的《寄生兽》能上映也是个奇迹,原版是上下两集,尺度很大。第一集于年在日本上映,时长分钟,第二集于年在日本上映,时长分钟,两集+起来分钟。而我们公映的版本是+起来之后再-=分钟,删去了分钟,而且资源早已遍布,叫人情何以堪呢?最后的票房成绩是万,不过它在类型上是属于漫画改编真人日影,多少还是占了二次元的边。
说多了都是泪,今年能够看到这么多日本动画,也是好事一桩,要啥自行车?真要想在电影院看到日本电影,还是选择上海电影节吧!
关于中国大陆引进的日本电影汇总,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看我整理的豆列。搜集了自至今电影院放映的日影(含合拍片),电视台引进的日片、日剧不计算在列。
-END-
感谢作者为豆瓣贡献优质原创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