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伤亡愿景VISIONZERO”能够实现
“零伤亡愿景”建立在“生命和健康永远不能与社会中的其他利益交换”的基础上,旨在实现一个没有死亡或重伤的道路系统。这一理念最早于年10月由瑞典议会通过并实施。
根据近日媒体报道,挪威首都奥斯陆市在年只有1人死于交通事故,没有任何行人、自行车骑车人死亡,几乎实现了全年龄段人口的零交通事故死亡。事实上,挪威也是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每十万人口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为2,也接近于零。
交通安全的提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45年前,奥斯陆市每年有41人死于交通事故;20年前的年,这一数字降到十多人的水平;年以来,奥斯陆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维持在个位数,每十万人口死亡率低于1人。长期的道路安全提升工作以及整体城市环境的改善促成了“零伤亡愿景”的实现。
奥斯陆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变化(-)
来源:挪威国家公路局
出行结构调整创建安全街道
奥斯陆市*府在市中心颁布了“禁行令”,即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限制小汽车的举措,借此减少市中心车流量,降低交通事故死伤。
此“禁行令”在年初生效,虽然此举在实施前仍有争议,但是在实施半年后,它被世界其他大城市相继作为小汽车管理以及道路安全提升的典范。年起,奥斯陆*府宣布限制小汽车进入市中心,并提高小汽车进入市中心及在市中心停车的费用,取消了超过个停车位,修建了60公里的自行车道和袖珍公园。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私家车停车成本,使市中心行人数量在一年内提升了10%。
配合“禁行令”的实施,市*府还加强了市中心的车速管理,降低了道路限速。奥斯陆市绝大多数的道路限速已降至30公里每小时甚至更低。交通出行结构的调整和车速的降低减少了市中心的交通伤亡数量,提升了道路安全。
奥斯陆市一条道路改造后压缩机动车道、增设自行车道。
图片来源:奥斯陆市*府
为儿童创建安全的街道
值得一提的是,年奥斯陆市成功实现了儿童群体的零死亡。
市*府通过“Hjertesoners(爱心区)”计划,在全国所有学校周围设立小汽车禁行区,营造安全、无车的校区环境,提升道路安全并鼓励学生步行和骑自行车上下学,并承诺在年至年四年内将为所有学校制定“爱心区”。
该计划由挪威公共卫生部协同市*府、学校、家长及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7个学校实施了“爱心区”,奥斯陆市已有两所学校加入计划,将近20所学校正在申请加入或正在试点。
儿童在“爱心区”学校前。图片来源:tryggtrafikk.no
设立“爱心区”的学校需要明确禁止小汽车通行的区域及路段。原则上学校鼓励学生使用步行及骑行的方式上下学。若家长使用小汽车接送,只能将车停在“爱心区”外的接送点。
为儿童创造安全街道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府的共治共建:学校掌握着校园周边环境的一手信息,学校管理人员负责绘制周边道路的安全信息地图,一方面与家长共同确认“爱心区”的范围,供家长选择“爱心区”附近的接送地点;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选择安全的步行或骑行路线。*府部门则根据学校的需求,对校区道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改造方案、实施道路改造。社区、学生和*府还会积极参与相关知识分享、教育宣传等活动,创造安全出行文化氛围。
Oslohasmanagedtovirtuallyeliminatetrafficdeathsbymakingitsdowntowncar-free.GettyImages
长期规划与综合措施
挪威从年开始采用“零伤亡愿景”作为道路安全工作的指导方法。
截至年,挪威*府已编制并执行五轮《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四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以“零伤亡愿景”为核心原则,由挪威公共道路管理局、警察局、卫生局、教育和培训局以及道路安全理事会5个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在每四年度的行动计划中,必须识别相应的远期目标和优先措施,以确保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目标范围内下降。
挪威道路安全工作涵盖人、车、路在内的一系列综合措施,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