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读后感三等奖获奖作品
TUhjnbcbe - 2021/2/15 13:27:00
怎样控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311310.html

一等奖:

一本书、一段历史

金融19-2李佳怡

《经理人员的职能》的逻辑性分析

金融19-4时田野

《风流去》读后感

金融18-1王增娟

二等奖:

掩卷:好运设计

会计学19-4孙雯

读《围城》有感

金融19-3范雅婷

《山茶文具店》读后感

国贸18-1郭逸群

读《又是烟雨迷蒙时》:细节再现生活

金融19-3井蕊蕊

读《中国共产*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有感

会计19-4孔令姣

三等奖:

《边城》读后感

金融18-4于怡然

读《钓鱼的男孩》有感

会计19-2董潇洁

读《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有感

会计18-2张可心

自渡——读《挪威的森林》有感

会计19-4李兆瑞

为你追千万遍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会计18-4公小凡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会计学19-2马一方

读《流浪地球》有感

国贸19-2王圣楠

三等奖作品精选1

《边城》读后感

——金融19-4于怡然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2

读《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有感

——会计18-2张可心

“如果最后发现你的梦想没有实现,会不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我肯定回答“不会。”我会说出这样的话,不是因为我付出过努力而是所谓的人人都会这么回答而已。如果问我有没有后悔的事情,我会后悔没有好好读书,后悔在机会来临时没有好好抓住,后悔没有听老师的话......但后悔没有用,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没有任何成就。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安逸,自己选择的安逸。从高三的苦海脱离出来,我以为可以不用那么拼命了,所以无论精神还是身体都在一天天的倦怠,慢慢的进了安逸的舒适圈再也不想出来了。与其恨天怨地,倒不如怪自己。

人不彪悍枉少年!当青春正好,当我们还年轻,本就应该抓住青春的尾巴,做自己想做的,做好自己应做的,珍惜青春的时光。等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以后,我们也能不悔当年。

3

为你追千万遍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会计18-4公小凡

清晨五点的天空雾蒙蒙的,如这本书封面一样的光景下,借着晨曦,轻悄悄搬起泛黄的旧椅,像大人一样沏了杯野菊花茶,翻动起书页。头顶的树梢上,还衔着儿时撞到树上的纸鸢。随着清晨微风的吹拂,发出布料与树枝窸窸窣窣的摩擦声。

这本书的主题是“友爱、愧疚、退怯与救赎”。第一次看完这本书之后,内心五味杂陈,就像被捕梦网上的羽毛瘙痒。今年寒假,我开始重读这本书。重读阿米尔与兔唇男孩的友谊和那个饱受战争摧残的时代......

刹那间,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的那个阴冷刺骨的寒冬,在那个满是车辙的小巷,在那条冰封的小溪。懦弱男孩咬着手腕躲在倒塌泥墙后面,饱含痛苦的呻吟刺破耳膜,与那句哈桑之前坚定的“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声音聚在一起,冲击着他的大脑神经,血顺着胳膊滴在脚下肮脏的泥土上,晕染了一个在情感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的男孩和一个单纯、生性善良的男孩的脆弱友情。雨水亦或者泪水,跟血液混在黑色、泥泞的泥土里,模糊了我的视野。

4

读《流浪地球》有感

——国贸19-2王圣楠

我觉得这本书描述的可以转化成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人成长到某个阶段总会意识到自己无法在父母陪伴与呵护下去度过一生,必须要去闯荡,去流浪,去打拼,就像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那人类只能迈向宇宙。出发前必须想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是带着父母给予我们的资源、人生经验、做人道理之类的上路,还是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在社会上自己闯荡?但是即使你选择了后者,父辈对我们的影响却早已深入骨髓,难以磨灭,我们只有接受父母给予的一切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像人类逃离太阳系也必须带上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球。

当我们终于踏上社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可能会在某个深深地夜晚,在遭受社会的打击之后,回想起父母,回想起家,想到父母的怀抱,家的温暖。于是,回家便像一颗种子深深的扎入我们的思想当中,经历的磨难越多,受的委屈越大,这颗种子越是破土发芽茁壮成长,就像逃离太阳系之后的人类遥望仍然安静祥和的太阳一样。

终于有一天我们鼓起勇气想要放下社会上的一切回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真的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终将一个人孤独的流浪在这大千世界,就像地球流浪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一样,出发了,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5

读《钓鱼的男孩》有感

——会计19-2董潇洁

疯子以别人生命为代价的预言,*府以小镇人民生命为代价的包庇,两兄弟以疯子生命为代价的复仇,鲜明的恐惧,血淋淋的背叛,坚韧的亲情,堤坝般看似坚固却溃于蚁噬的底线。全书以九岁男孩的口吻娓娓道来,以平淡的语气讲述惊心动魄的故事,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刻骨铭心的恨意,有激愤,有愧悔,比神话真实,却比现实更令人敬畏,带给人无法言喻的震撼。

钓鱼的男孩,被钓起的不是河中的鲷鱼,而是命运……

6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会计19-2马一方

那个愿意为你追风筝的人,因为他拥有一颗忠诚的心。“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不知何时转变了主人,像那支蓝色的风筝就在前方,哈桑转过头去说的那样;像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山坡,哈桑的那句“这样,你好受些了吗”;像在那个恐怖弥漫的房间,索拉博拿起弹弓瞄准那样;像是黄昏下的那辆车,法里德的那声“滴滴"那样;像是再次问起,索拉博说"他说你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那样;像是最后的最后,阿米尔奔跑在人群中拼命追逐着那只晚了三十年的风筝那样……

阿米尔展开哈桑给他的信..."现在还追风筝吗”....阿米尔最后追到了自己的风筝吗?我想还没有,也许是索拉博脸上的笑容可以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灿烂的那天吧,那一天,这个追风筝的故事才能圆满结束,他才会追到他自己的风筝。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风筝缺失的一角”,我忘记从哪里读到这句话。其实错误并不可怕,犯了无法挽回的过错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会回头,再次追寻它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到属于自己的风筝。

7

自渡——读《挪威森林》有感

——会计19-4李兆瑞

读过村上春树的朋友都知道,村上的好,不在于故事,甚至不在于文字,而是那种无所事事的,绵长的,氤氲的,但欲罢不能的氛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日本进入到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欲横流,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心理距离拉大,《挪威的森林》应景而生。到如今,《挪威的森林》不只是一本小说,也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我们已逝的信仰、青春和爱情。

那时高二,是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还记得看完书的那个夏日午后,书中弥漫的忧郁的伤感,竟使我在炎炎夏天打起了寒颤。终于在那天下午,我发烧了。后来这氛围一直萦绕着我,使我难过了好一阵。时隔两年,当我再次翻开《挪威的森林》的时候,书中透出来的那种安静,以及绵绵不尽的孤独感,再次将我拉进里面。所幸的是这次我没有发烧,并从中领悟到了新的东西,我称它为“自渡”。在体会到书中人物千回百转的命运后,我更加笃定了,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排版

于慧

审核

郭青云

财经系新闻媒体中心新媒体部

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后感三等奖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