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日旅途
二十三岁的我坐在和谐G高铁上。天气出奇地好,我在意的这一路风景,确实是没白费这靠窗的位置。整个人精神也好,完全没受昨晚一贯失眠的影响。
说来也奇怪,这一路走来,旁边的位置都没人。第一次尝到如此甜头的我自然是毫不客气地霸占了两个位置,将书包如扔铅球似的,精准到位。不用和邻座尴尬打招呼,更遂了我不想交谈只想安静发呆的心。
不知道多年后的我是否还记得今天窗外的风景,近来我总是会忘记很多人和事,又或者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有时也会搞混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我多半也是会忘记这转瞬即逝的景色的吧?傻乎乎地望着窗外看了半天,不怎么困也不怎么饿,直到了傍晚夕阳快落下的时候,脑子好像通了电,才可惜起刚才错过的什么东西,拿出手机来拍拍录录。
高铁行进的过程中,手机里的画面也在不断变化。隔着车窗,车内空调温度适宜,完全感受不到窗外的体温。初冬阑珊,寒潮将近,究竟是冷是暖呢?
夕阳随着起伏的山丘时隐时现,近处开阔平地上错落分布的洼地倒映着连绵山丘和稀落树木的影子,在碰巧的角度反射出太阳的光,又随着列车的行进不断调整着光的强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反射光都不刺眼,是刻意掌握了火候,让人觉得很舒服的那种。
而我只觉身上冷的一嗖。落日余晖,这夕阳克制得也未免过于孤独。突然列车进入隧道,一张巨大黑幕压袭过来,迫使我缓得过神来。翻看刚刚拍的照片,也只有在画面里出现电线塔的时候,这种孤独感才略有缓解。
得益于高中赠书,高二期中考试完,我第一次读完了村上村树那本《挪威的森林》(以下简称《挪威》)的书。从渡边(书中人物)这样一个三十七岁的男人口中得知了关于他的青春故事,对当时的我来说,震惊应该是不小的。
在那个初中看言情小说都会跳开读的情况下,从村上笔下渡边的口吻中了解到的那些青春期十分羞涩的话题,好像异常美好,尽管这种美好带着十分的凄苦。
第二次重读《挪威》,已经是我经历了大学初恋失败以后了。我同绿子(书中人物)一般地向那个男生表了白,又在交往半年后提出分手。
之所以喜欢这个男孩子,大概是在他身上看到了如渡边般的温柔和坚定。此外他成绩很优秀,这个也很加分。
老实说对于这段恋情我多少有些遗憾,我应该把他欺负完再分手的,怎么说也应该抢走这位男同学的初吻吧,但实际上我俩连牵手都没有过。他深陷夺走自己好朋友喜欢的女孩子的自责中,选择分手对我对他都好。
二读《挪威》,我并未太多关照那个三十七岁的大叔,只是深深陷入了对玲子(书中人物)洒脱且自赎成功的喜爱中,可能是当时的自己渴望在玲子身上寻求走出第一段感情的力量吧。
对当时的我来说,关于渡边的克制和孤独,并没有去深究,只是简单觉得这样的男孩子就很好。
(二)敢死队
尽管被自己的笨拙所局限,二十三岁的我仍然想尝试着去理解渡边君的孤独。描写孤独的作品何其多,为什么《挪威》中描述的孤独就成了经典?在不可知的未来,这份孤独又会何去何从?
故事大致是发生在年至年的日本。主人公渡边为了逃避自己好友木月死亡带来的痛苦,从神户考入东京求学,以期开始新的生活,却不料遇到同在东京求学的死去好友的女朋友直子。
学校的生活看起来似乎风平浪静,同寝室的室友“敢死队”更是贡献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笑料。然而,隐藏在这平静生活之下的,是罢课潮一波接一波,要求返还冲绳岛,反对越南战争。
我最开始是很奇怪村上在书中设置“敢死队”这个人物的目的的,感觉好像来得十分突然,去得也莫名其妙,难倒就是为了“博美人一笑”?若真为此,大量的篇幅描写着实显得多余,直到我全书看完又返回圈出有关敢死队的描写。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如若还能抛砖引玉,那就是这篇读书笔记最大的用处了。
敢死队在书中第二章出场,在第四章罢课风波后销声匿迹。纵观全书都没有给出敢死队消失的缘由,全书共十一章,后面虽少有提及,不过都是通过渡边侧面描写。
敢死队究竟去了哪里?村上村树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有头没尾的人物?
“就日常生活这点来说,右翼也罢、左翼也罢、伪善也罢、伪恶也罢,并无多大区别。”
“皮鞋和书包也是一色黑,看上去俨然一个右翼学生。也正因如此,周围人才叫他‘敢死队’。但说实话,他对*治百分百的麻木不仁,不过是嫌选购其他衣服麻烦罢了。”
“大概是九月,我作为新生代表去老生那里谈判。对方是右翼,有把木刀,看样子怎么也谈不拢。”
书中对日本几股*治势力的描写极为有限,但我们还是能在字里行间中看到平静表象下隐藏着的云谲波诡。渡边更是表现得对*治从不参与,只在罢课风波后才勉强发出“我终于得出大学教育毫无意义的结论”的微弱抵抗。
“宣布罢课决议之时他们那般慷慨激昂,将反对派(或表示怀疑的)学生或骂得狗血淋头,或群起围攻不休。于是我走到他们跟前,问他们何以前来教室而不继续罢课,他们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他们害怕因缺课过多而拿不到学分。此等人物居然也高喊什么肢解大学,想来令人喷饭。如此卑劣小人,惟有见风使舵投敌变节之能事。我说木月,这世道可真是江河日下!这帮家伙一个不少地拿得大学学分,跨出校门,将不遗余力地构筑一个同样卑劣的社会。”
全书并没有说明木月自杀的原因,我甚至对木月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都表示怀疑。十七岁,多美好的年纪。这里罢课风波失败后渡边向木月呐喊的心理描写是否暗示木月的自杀与此相关?《挪威》里还有与之相呼应的后续情节发展吗?
《挪威》成书于年,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书中并没有作过多介绍。作为一个不甚了解日本历史背景的人,参考了年村上春树亲自担任编剧,改编自《挪威》的同名电影,我在网上专门搜索了“冲绳”、“越南战争”、“日本”等关键词。花时间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故事看起来清晰明了得多。
回到这段原文描写的前部分,那些真正挑起斗争的人完好无损地回到了学校,为什么像敢死队那样一心只喜欢画地图的人,在送给渡边君一只微弱萤火虫后,却消失得无声无息?
那个出现在逗女孩子的场合充当笑料的人,没有人问及他的情况,就好像他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敢死队究竟去了哪里?
“约翰·科尔特兰死了,还有很多人死了。人们在呼喊变革,仿佛变革正在席卷每个角落。然而这些无一不是虚构的毫无意义的背景画面而已。”
洛云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