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标题下方“静怡苑·心灵乐园”
进入后台,回复:奥斯陆大学
即可回听本此演讲
四臂观音修法的开示
年13月4日推送
/
首先很感谢Hanna教授以及在座的老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平台,有了和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同时也特别感谢教授给了很多东西,方方面面的感激之情,言语很难表达……
其实,我在很多年前就收到过这个学校的邀请,尤其是今年年初又收到佛学社的邀请,却因为我这边的事情暂时取消了,当时给很多人的时间安排带来了不便,在此非常抱歉。
昨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我早饭在瑞典吃的,午饭在丹麦吃的(从瑞典到丹麦乘飞机),晚饭又是在挪威吃的。这三个国家我都是第一次来,所以比较好奇,但你们可能对这些见闻已经习以为常。昨天刚到,历尽波折,终于有机会跟大家交流。
今天跟很多教授就藏传佛教进行了短短的交流,之后又去图书馆参观,看到了很多藏传书籍,还找到了一些在寺庙里特别难寻觅的珍贵宝典,深感文化遗产的传承非常重要。
今天交流的题目,是《藏传佛教的修行与学习》。但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大了,因为藏传佛教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极其甚深广大,短短的时间内难以描述它的修行和学习。
我自己虽然将年轻所有的时光,都用于藏传佛教的学习和修行,但始终觉得意犹未尽,依然觉得自己的所学很渺小、很局限,给大家讲起来不一定有特别实际的意义。
听说你们这边宗教系有很多宗教之间的对比,对比也无妨,我提出一两个内容,之后大家可以进一步探讨、学习与比较。
佛教是一种教育
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是把佛教定位为一种教育。所有寺院都设置佛教课程,所有修行人都要接受以佛教智慧为主的各方面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不是建立在宗教教条的基础之上,不是因为它是权威者所说的而要求信众信仰它。其中的每一个教义,都要通过分析、抉择、比较和学习,才能真实确定并正式入门上道实修。
我知道,世上所有正信的宗教,都有着广大甚深的意义,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利益。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经历了风风雨雨能依旧保存到今天,也是不可思议的。
佛教并不认为佛陀是一个神,或者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权威者。佛陀存在的最大价值,是把智慧传播给世人,人们经过观察和衡量,确定之后,又一代一代地再将佛陀的智慧流芳千古,供后人学习、效仿。佛教的教育体系,是这样一种模式。
借鉴佛教经典,心灵科学将更上层楼
尤其是,如果能认真研究佛教经典,相信在心灵科学、认知科学方面,也应该会有突破性的答案。
昨天我与隆德大学研究了20多年心理学的教授进行讨论。他说,通过他的研究,认知学在佛教中找到了相应的比较合理的答案。
在座各位很多都是长期潜心专注研究多年的专家,在心灵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有着可喜的研究成果。我们很需要不断发展,也有必要不断学习和研究。
任何学习,必须有老师
藏传佛教最主要的体系,是“闻思修”。首先在老师那里听闻,然后思维,最后修持。所有的教育体系,都不离开这个范畴。
听闻一定要找一位合格的、具有法相的老师。无论声闻乘、大乘、密乘,都有作为老师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如果没有很好地学习、听闻,不会变成合格的佛教徒。
大家都知道,不管学习世上任何学科,都离不开老师。无论你自己再聪明,看的书再多,没有依靠老师的知识传授,也掌握不了其中最深邃的诀窍。
如今不管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很多人都对藏传佛教十分好奇。我自己认为,也许其中有些是比较盲目的感性迷茫的追求,有些是真的想获得一些智慧和真理,有些却是真正懂得了其中的甚深意义。
可能你们很多人去过藏地。在藏传佛教中,有着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讲述“依止老师方法”的体系。如今西方的高等大学中,从大学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的学修体系,非常像藏传佛教特有的依止老师的方法。
藏传佛教的法脉传承
在藏地,所谓的传承很重要。一位老师是否有资格给别人传法,是要有一定条件的。否则即使讲得再好,也不能传法。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藏传佛教中保存至今的传承传授方法,你们看看是否与现在高端的学习过程相同。
所谓的传承,实际上是从佛陀开始,经过历代导师绵绵不断延续至今的法教。还有一种,是论典作者的教言一脉相承一直传到今天。有了传承的人,才能给别人传授;没有传承,就不能给别人传授。直到今日,这个严格规定一直保留着。
这些传承当中,最基本的传承,叫教传(龙称)。不管是佛陀讲的《大藏经》,还是任何经典,都需要有传承的人在你的耳边传一遍。藏地现在也是如此,比如说,如果要听一部《大藏经》的传承,可能需要6个月。如果短一点的传承,就比较容易,念诵传承的时间也短一点。这种传承,也是一种加持力能量的传递。
按照藏地的传统,要学习、研究一本书,最好是在一位有传承的上师那里得传承。之后,才意味着你得到授权可以学习和研究。
记得在年的时候,我与另一位堪布每周日都会从佛学院出发,坐车前往另一个地方求取传承。其间大概有多公里的路程,路途也崎岖坎坷、颠簸泥泞。在那里用2个小时听完当日的传承后,再回到佛学院。每周如此坚持,无论冬夏,历经艰辛,经过整整一年的往返,才得到两部法的完整传承。其间的过程,仅仅是把传承听一下而已,老师也不会为你讲其他的什么内容。
而且我们经常在谈论当中也会说,这个人有某部法的传承,这个人没有某部法的传承。
我建议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不管是研究哪部法,最好能在有传承的老师那里得一个传承。从我自己的感应来讲,听一遍传承,有了加持的力量完全不同。或许是心理作用,但好像从此以后再看这部法,还是会与之前有差别。
第二个传承,叫做(旺称),也就是灌顶。只有在自己得过某一个法的灌顶后,所有条件具足,才能将法传给其他人。
这种灌顶分为大众的灌顶(琼旺),它的要求不是很高,比如长寿佛灌顶。
还有一种叫做秘密灌顶(桑旺),这是比较特殊的,给修完加行或满足密法中一定条件的人秘密传授的灌顶。
第三个传承,叫讲传(恰称)。
对翻译说:你快一点,现在国内等很多地方已经过了十二点,很多人都特别困。我最不喜欢睡着的老师、睡着的学生与睡着的翻译家。如果要睡,最好在家里舒服点。
老师给你讲这部论典时,会一句句地作解释。比如,你得到了《入行论》的讲传以后,才有资格为别人讲传。现在很多人既没有得到教传(龙称),也从没有得到过讲传(恰称),自己看了书,就随随便便给别人讲,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藏传佛教的每个寺院,无论讲任何法,都需要先得到讲传,如此才能给其他人讲。我觉得研究也应如此,不论是研究经典、论典,如果能得到讲传,也许其中的很多密意都非常容易掌握。
第四个传承,叫熟传(门称)。一些密宗金刚上师给弟子讲的特别引导。比如一个甚深的密法,依照次第从前行、正行一步一步地讲。西方也有很多密宗上师给大家作熟传吧?这是一种引导方式,不会公开传授,只是内部的实修引导传承。
第五个传承,叫深传(ra称)。是密法中一些特殊的直指心性的法,通过特殊的比喻和方法让你认识自己的心,是非常甚深的让你懂得心的本性的方法。
有些老师可能会给你讲一些密法方面的内容,但不一定会把最甚深、最究竟的认识心的本性的教言告诉你。这之间是有差别的,表面上看可能得到了某一种引导,但真正直指心性的高深内容,老师不一定给你讲。
最高的传承,叫独传,(切称)。每个最深的密法最后会有要求,最多可以传给7个人、3个人……甚至1个人。上师们传法的时候,会通过各种方法选择,最后筛选很少的几个人独传。
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在我的一个寺院里面,曾有十七大续部的一个灌顶,先后参加灌顶的有三十多个人,但要求每次灌顶只能有3个人。
我以前在藏地的一位上师——德巴堪布那里得到过堪布阿琼的一个密法,要求最多两个人参加,我和另一个人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完整得受。本来还有一个人想参加,但没有办法,只有独传。
也许你们会觉得,为什么要独传呢?三人一起就好了,没什么可保密的。
世间的博士生导师们在引导研究生、博士生的时候,学生都不会很多。有些权威的老师,学生更是非常少,这样互相都有观察的条件。老师才能确定是否接受这位学生,学生也确定是否跟随这位老师。
思所生慧
虽然在听闻中,还有很多要求和方法。但鉴于时间关系,我下面开始讲闻思中的“思”。思智慧,指听到法后反反复复观察,通过辩论、探讨、比较的方式,从而产生更深的智慧——思所生慧。
很多大学也很重视思维,相关的考试、辩论等在很多课程中也很流行。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剖析,达到遣除自己怀疑的目的。
刚才有些老师问,因明学是什么?因明和西方逻辑学很相似。藏传佛教的学习中,大家会互相辩论,会用最尖锐的语言攻击对方,但对方不会生气,不会为此耿耿于怀。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喜欢辩论,每天都在学院辩论,真的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帮助。
给大家放一段我们二十多年前辩论的视频,虽然比较模糊,但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每次看到当时的辩论场景,我也很感慨。
我很喜欢学习因明,通过现量和比量,了知一切万法的真相,这对我们的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段时光,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时候佛学院条件比较差,二十多年前的老镜头,显得比较模糊。那时候我也比较年轻,现在人到了50岁左右,就要少去辩论场。
藏传佛教有一个说法,年轻的时候好好辩论好好学习,年长的时候好好修行。也有些修行人白发苍苍还在辩论场辩论,那只是一些特例。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系统概述
在思考和学习的时候,藏传佛教主要有“五部大论”,分别是:戒律,俱舍,中观,现观,因明。
,是对在家人与出家人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
有些人总喜欢说,佛教中的很多戒律我不愿意接受,我喜欢自由!
这种说法不是很合理,一味地自由很容易放荡不羁,虽然暂时自由了,长远来讲,最后可能会因为这种自由而失去自由,成为永远不自由的人。
戒律不应该被误解,佛教的戒律,是真正让我们身心获得快乐的因素。《因缘品》中讲,戒律像清凉的水与芬芳的旃檀香,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满足。《正法念处经》讲,戒律能保护别人的信心,是让别人不生烦恼的良好行为。因此,佛教把戒律作为所有功德和行为的基础。
,宇宙万物,世界构成,内在身体结构,心灵的世界,都讲得非常清楚,还讲到生命的起源,临终的现象等等。
,讲我们现在所感知到的现象的本质,是不是空性,是单空还是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
关于中观方面,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月称论师的《入中论》都是很重要的论典,还有今天在你们图书馆中看到的巴雪上师造的《中观精要论》。这里的中观、般若的书籍比较多,但仅仅有书还不够,一定要把中观的思想融于自心。学到中观以后,会知道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都不是真实的,只是错误的信号而已。真正观察,会发现自己并没有认识到真正的面目。
,通过修行,在自己相续中获得证悟的不同层次。现观中很清楚地讲述了从开始证悟到证悟到最高层其间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佛教当中讲到的所有道理,不是我认为这样就这样,而是需要通过逻辑推理证明的。如果没有确凿依据,光是自己认为如此,是不合理的。
我特别喜欢学因明,因为因明的逻辑推理对于学者、对于追求真理的人来讲非常重要。没有学好因明,会误解、诽谤现实生活中自认为不合理的道理,但后来却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抉择方法发生了偏差。
刚才学校的一位教授告诉我,他研究《无尽意经》已经十多年了,已经写了两本书,但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距离其中所表述的内容还远远不够。我也完全认同他的观点,的确了知佛陀的密意并不容易。我们的智慧十分有限,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有自知之明,承认世上还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领域。我很喜欢因明,看过并讲过印度和藏地的很多论典与注释,但我在因明领域的智慧,仍然远远不够。我深深地认为,在求学中,要用公允的态度、公正的智慧来判断和衡量自他。否则很有可能在看了几本书,研究了某个领域后,就自认为全部精通。实际上,在任何领域,前方的未知数都数之不尽。
原来有个电影叫《超体》(LUCY),也通过故事的叙述方式向人们传达出一种概念,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的智慧不足够的时候,根本无法企及某些境界。让心灵超越物质还有很大空间。当然,电影中有故事的叙述,对于心灵是如何超越物质的这一点,讲得不是很准确与完善。在实际修行中,还需要很多的次第与修持。因此,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可能会比较艰苦、漫长,但无论如何,都要以诚挚的热情去求取智慧。
藏传佛教的修行
藏传佛教有着数不胜数的显宗与密宗的修行方法,但所有修法中,最基本的就是慈悲菩提心的修持。
修持菩提心,也有层次上的区分。其中较高的境界,是依靠自己的发心,使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获得最高的觉悟。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发心实在太广大了,做到根本不现实。如果你有这样的顾虑,就可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