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年世界史考研六卷本冲刺押题7
TUhjnbcbe - 2021/4/15 17:05:00
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

十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战前夕:年德国纳粹*夺取*权后,利用西方民主国家对苏联的恐惧和维持西方世界内部和平的侥幸心理,逐步推进对外扩张计划,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强迫罗马尼亚签订奴役性经济协定,并准备随时袭击波兰,推动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年德奥协定:30年代初,纳粹德国的扩张格局尚未完全显露,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利益格局未经充分协调。年,德国首次夺取奥地利失败。年下半年,英法的靖*策使国际形势转而有利于德国。年7月11日,奥地利与德国签订一项秘密协定和一份公开发表的公报,德国基本控制了奥地利的内*和外交。

(2)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伴随着对外扩张的推进,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之间出现了集团化的趋势。年10月25日,意大利和德国在柏林缔结正式协定,承认彼此的对外扩张战略并划分了扩张重心,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月25日,德、日正式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及秘密附件。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协定。在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下,初步形成了号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法西斯侵略集团。它不仅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也针对西方民主国家,意味着战争威胁的迫近。

(3)苏台德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地处欧洲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希特勒力图以此作为其向欧洲扩张的据点,遂于年4月,利用捷西北边境苏台德区的德意志少数民族问题挑起叛乱,力图将苏台德区并入德国。5月中旬,德国向捷边境集结军队,捷*府发布动员令准备抵抗,引发了“五月危机”。在英、法、苏联等国的干预下,危机最终以德国的妥协告终。

(4)慕尼黑协定:五月危机以后,希特勒继续推行侵捷计划,英、法*府在其日益显露的扩张意图下步步后退。年9月中旬至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先后三次飞往德国进行斡旋,力图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以换取和平。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次日签署《慕尼黑协定》。该协定将绥靖*策推到极致,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形势,加速了世界战争的到来。

(5)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计划在9月初进攻波兰。为避免出现与英法和苏联两线时作战的局面,希特勒决定此前对苏联作出重大让步,换取苏联的中立。而苏联则担心一旦卷入欧洲战争,即将面临德、日在东西两线的夹攻,而英、法、苏三国谈判的破裂又使之无法指望从英法得到帮助,因此被迫决定与德国进行*治谈判。年8月2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与苏联领导人签订了为期10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的签订表明,面对法西斯逼人的扩张态势,英法苏等主要欧洲国家最终未能及时组成起强有力的反法西斯联盟,战争的爆发在所难免。

(6)绥靖*策

①绥靖*策是指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来至二战之初,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行为的妥协、纵容*策。对德国纳粹*府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扩军备战的举动,英法*府采取纵容态度。年6月18日,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意味着德国违背和约、扩军备战*策的合法化。年以后,对于德国吞并奥地利、谋夺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更为明显的扩张行为,英法始终忍让退缩、甚至协助促成。欧美国家还默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对日本在远东的一系列扩张行为,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

②绥靖*策形成的原因首先在于欧美国家对于法西斯国家始终存有侥幸心理,设想通过妥协退让、牺牲小国和弱国利益来满足其扩张欲望,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及对本国安全与利益的威胁。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力图利用法西斯国家钳制、对抗苏联也是绥靖*策形成的重要因素。另外,法国国内*局不稳,无力独力坚持强硬的对德*策,最终也走上绥靖道路。

③英法美等国的妥协、姑息绥靖*策,使得集体安全体系无法建立,而法西斯侵略势力却发展壮大,世界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并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后,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条件成熟了。

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大战全面爆发。但战争初期,英法并未放弃绥靖立场,以至错失良机,法西斯德国在短期内迅速攻占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和比利时,战火终于延及英、法。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意味着战争的边界扩大到世界范围。

敦克尔克大撤退:年5月10日,法国战役开始。德国彻底修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而英法盟军却墨守成规,错误估计德军进攻方向,结果为北路德军所牵制,中路德军则穿过阿登山脉,跨入法境。5月23日,败退的盟军被包围在敦克尔克。次日,德军停止进攻,33万英、法军队得以逃回英国,史称“敦克尔克大撤退”,它标志着英、法盟军战略部署的失败。

不列颠之战:年5月,丘吉尔出任首相,英国对战争的态度完全改变。法国投降后,希特勒对英国发动和平攻势,遭英国拒绝。希特勒首先对英国发动空战,力图夺取制空权。8月中旬,发展为大规模空战。从9月开始,德国空军把重点改为对伦敦进行报复空袭,从11月至次年5月,又改为对工业城市进行分散轰炸。不列颠之战以德国空军惨败告终,成为希特勒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所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挫,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莫斯科战役: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突袭。由于苏联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判断失误,致使苏军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但苏联迅速组织反击。9月和11月,德军先后两次对莫斯科发动大规模进攻。年初,德军被赶出莫斯科州。莫斯科战役的失败是德国继不列颠空战失败之后一次更大的失败。

偷袭珍珠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面临北进与南进两种选择,经过权衡,最终因大部分陆军无法从中国脱身而决定坚持南进方针,与美英一战。为排除美国的武力干预,日本一面与美国谈判,一面秘密策划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年12月7日,在美国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日军联合舰队对珍珠港进行了猛烈狂轰,美国损失惨重,突袭取得重大胜利。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随后,“自由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以及拉丁美洲国家也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美、中、拉丁美洲国家对德、意宣战,形成真正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年6月下旬,希特勒在南线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是进攻的重心。由于德军在高加索战役中被打败,斯大林格勒战役遂成为决定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东线胜负的关键。德军虽于9月底攻入城南,但在此后的两个多月里被陷城中,始终未能攻占全城。年初,苏联发起进攻,并与1月底、2月初迫使德军投降。随后解放了北高加索、罗斯托夫等大片地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牵制并消耗了德军的主力部队,打乱了德国的核心战略部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阿拉曼大捷:年7月1日,德军的隆美尔非洲军团在北非的阿拉曼地区大败英军,引起英、美的极度担忧。经协商,两国制定了在西北非登陆,与在埃英军配合,包抄德、意军队的战略计划。10月23日,英军从阿拉曼发动进攻,大败隆美尔,将德、意军队赶出埃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又一个转折点。

中途岛之战:年4、5月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一再受挫,日本侵略者遂决定对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的前哨——中途岛发动进攻,消灭美国残留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战前,美军已破译了日军进攻中途岛的全部情报,占据了防御和指挥优势,战斗一开始,日军就陷入被动,损失惨重。6月5日,日军总指挥山本五十六下令停止进攻。中途岛海战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是太平洋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瓜岛之战:中途岛海战之后,战线转到西南太平洋。美军打算转守为攻,日军则转入固守,瓜达尔卡纳尔岛成为双方争夺以落实其整个战略部署的关键。年7月,日本率先到达该岛施工。8月7日,美国占领了瓜岛,由此展开了长达半年的争夺瓜岛之战。年初,日本承认失败,2月岛上日军全部撤离。瓜岛之战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成为美军反攻的起点,日本则损失惨重,从此完全转为退守,太平洋战场的局势逐步明晰。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大战的结束:

(1)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先后表示对苏联的反法西斯事业提供帮助,苏联也积极调整对外关系,争取联合一切反对法西斯的力量。

7月,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战争中共同行动的协定》。苏联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在伦敦的流亡*府也签订了同样协定,并与其他国家的伦敦流亡*府以及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形成。

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奠定了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原则基础。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签订《对俄国供应第一号议定书》,首次确认了战时三国同盟关系。

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起来。这个联盟成为反法西斯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和决定性条件。

开罗宣言:年,反法西斯联盟基本控制了战争局势。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决定在德黑兰进行会晤,商讨最后打败轴心国的战略,以及战后和平与合作问题。在德黑兰会议前夕,年11月22日至11月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会后,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提出战后解放或归还日占殖民地的原则,美国公开声明支持台湾等地回归中国,但迫使蒋介石同意把中国东北某些权益让予苏联,把大连作为国际自由港。作为历史文件,开罗宣言承认中国领土完整,支持民族独立,具有积极意义。

德黑兰会议: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德黑兰会议召开,这是苏、美、英三大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战时的第一次会晤。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领土变动问题,以及苏联对日作战、建立联合国组织等问题,并解决了三国长期争论的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德黑兰会议对加强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协调盟国作战,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起了积极作用。

诺曼底登陆: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年6月6日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在诺曼底登陆,因德军的抵抗登陆进行了近50天才完成,2个月后以法国的光复而胜利结束。

雅尔塔会议:年2月4日至11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之际,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木半岛举行雅尔塔会议,商讨处置德国、打败日本、规划战后和平等问题。会议内容:①提出分区占领、非法西斯化和战后赔款等对德原则;②以中国主权、领土完整为代价,换取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③商讨了成立联合国和④波兰问题。雅尔塔会议是战时最重要的一次会议,确定了战争后期战略发展与战后合作的基本原则,但也带有三大国主宰世界的强权*治色彩。

德国投降:柏林战役结束后,年5月8日签署投降书。

波茨坦会议:年5月8日深夜,在柏林举行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第三帝国灭亡。年7月17日至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由新任首相艾德礼接替)在波茨坦举行战时最后一次会议。会上,三国分歧日益表面化、扩大化。会议最后签署了包括分区占领、非军事化、解散纳粹组织、重建德国*治、经济以及获取战后赔偿等21项内容在内的议定书。苏联重申保证履行对日作战的义务。7月26日,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8月6日、9日,广岛、长崎受原子弹。8日,苏联对日宣战。15日签署投降书。

5.二战的影响

①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战争。由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全世界近50个国家结成联盟与之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二战最大、最直接的消极影响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③积极影响:战争的需要推动了科技发展,成为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端,并影响着战后新的世界经济、*治格局的形成;战时*府对经济的管制推动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主义观念的传播、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以及战争中所经受的考验推动了亚非人民的觉醒,促进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战争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治力量的重大重组,美国正式确立了霸主地位,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雅尔塔体系:1.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确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故名。主要内容: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均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建立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元与黄金相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的垮台,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2)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简称。年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他是一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其宗旨是减少关税和贸易障碍,促

进各国生产,扩大国际交换,创造就业机会等。于年12月12日,关贸总协定在日内瓦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完结,建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3)美国主导地位的确立:二战后,美国完成了对英国地位的取代,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其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二分之一强,为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提供工业品;在货币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在国际贸易与投资方面,年到年的租借法案通过国家进行贷款投资,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债权国,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在科技方面,战时的美国接纳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遭受迫害的科学家、科技人才,战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在新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以上几方面条件凑合起来,标志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中支配性地位的确立。

2.对战败国的处理:

(1)纽伦堡审判:年11月到年10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开庭,对21

名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讯和判决。纽伦堡审判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公开给予侵略战争的密谋者、组织者、执行者以应得的惩罚。

(2)总命令第一号:为独占日本,年8月13日美国将它拟定的“总命令第一号”发给盟国征求意见。把接受日本投降分为三大地区:中国、中国台湾和印度支那北部地区(以北纬16度为界)由中国*府受降;中国东北、朝鲜北半部(以北纬38度为界)和库页岛由苏军受降;日本、菲律宾和朝鲜南半部由美国陆军受降。此外,东南亚和印度支那南部地区有英、澳军受降。9月2日, 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

(3)东京审判:东京审判是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历时两年半,最后在甲级战犯中宣判25名有罪。东京审判确认了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行为,使国际法中战犯概念得到重大发展。东京审判是对日本侵略势力以及军国主义分子的重要清算和有力打击,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人民反对侵略、争取和平的士气,增强了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人民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4) : 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二战末期,盟国根据协议以朝鲜国土上北纬38°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南朝鲜和北朝鲜的临时分界线,通称“ ”。

大国形势:美国独占鳌头,控制联合国与经济体系;苏联成为一流强国,军事力量国土面积大增;英国开始依附美国,法国大国地位恢复,中国加入大国行列。

3.雅尔塔体系:

(1)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①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②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占领地区。

③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持世界和平。④对德日意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2)雅尔塔体系的性质:二战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决定了雅尔塔体系相对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进步性。①联合国比国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②雅尔塔会议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③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原则,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④雅尔塔体系毕竟是美苏三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具有划分势力范围、共同宰制世界的大国强权*治色彩,这一点与凡尔赛体系有相似之处。雅尔塔体系最终将世界分裂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全球进入冷战状态。

4.联合国的建立

(1)历史背景:联合国不是国际联盟的延续,酝酿于世界法反西斯战争中,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

上建立的普遍性的、新型的国际组织,体现了世界各国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2)成立过程:①在年8月的《大西洋宪章》中,美、英就表示了战后建立“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的愿望。②年9月,苏联代表也曾在伦敦发表谋求“战后和平体制”的声明。③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宣布接受这一原则。④年10月30日的莫斯科三外长会议结束时,中、苏、美、英发表共同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⑤年7月18日,美国邀请中苏英三国代表在华盛顿近郊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讨论建立普遍国际组织的问题。这次会议基本勾勒出了联合国的轮廓。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解决了敦巴顿会议上遗留的原始会员国和安理会表决程序的问题。⑥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开幕,6月25日通过《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有51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3)联合国建立的意义①联合国的成员国包括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独立主权国家,是协调国际关系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代表。②联合国宗旨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发展与合作。③继承

了自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协调方面的基本规则和惯例,既是近代以来国际社会探索国际合作与协调的结果,又反映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力量的对比,表达了世界各国维护国际长期和平的愿望,在调整战后国际紧张局势、避免战争威胁、解决国际冲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展开有效对话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苏英三国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区的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会议,讨论各国提出的设立普遍国际组织的方案。会议决定将这一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并讨论了其组成机构和组织原则。关于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席位和安理会表决程序的问题引发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争论,被暂时搁置。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敦巴顿橡树园建议案)。

旧金山会议: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5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基本按照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的内容通过了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6月26日,与会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

雅尔塔公式: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问题的适用原则,其中,对重大实质性问题的“大国一致原则”体现了美英对苏联的妥协。

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立:

1.冷战的兴起

(1)冷战的历史起源:

①法西斯国家的世界性扩张促成了美苏之间的战时合作。而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近胜利时,在战争后期的几次重要国际会议上和战后初期的希腊、土耳其、伊朗等问题上,二者之间的隔阂与争端再度凸显。

②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和苏联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冷战对峙的前提。战后的美国在军事、*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绝对优势,确立了它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雅尔塔体系承认了社会主义制度,确认了苏联在国际问题上的特殊地位和发言权,扩大了苏联的版图,使苏联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成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军事强国。许多东欧国家在地缘*治上加入了苏联社会主义营垒,苏联成为唯一堪与美国抗衡的另一超级大国。美、苏各自地位与实力的提升伴随着彼此之间猜忌与顾忌的加深,最终形成相互防范、对峙的冷战格局。

③美苏各自战略导向直接促成冷战。美、苏各自的扩张倾向激起了彼此的担忧,彼此的防范措施又在新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抗,最终导致冷战爆发。

(2)兴起:

①铁幕演说: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其母校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主张英、美结成同盟,发出公开号召,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铁幕演说是“冷战”初步展开的重要标志。

②凯南电报:二战后,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地缘*治利益的矛盾日益加剧。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凯南发回长达字的电报,电报认为苏联“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为当时杜鲁门*府正在实行的对苏强硬“遏制”*策提供了详尽的理论依据。

2.两大阵营的对峙:

(1)从二战后期开始的美苏摩擦在战后正式演变为冷战格局: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共产*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形成意味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年,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斯大林逝世,美苏关系出现转机。美国主张通过

对话“软化”苏联;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对外*策指导方针,以求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年对奥地利和约的缔结和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年的戴维营会谈都显示出美苏关系缓和的迹象。但U—2飞机事件使“戴维营精神”烟消云散,美苏关系又跌入低谷,进入新的冷战僵持时期,对抗在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达到高潮。

马歇尔计划:战后欧洲面临严重困难。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实践。共有16个国家和德国的英法美占领区,接受了援助,使得美国控制欧洲,恢复欧洲各国的经济,促使欧洲一体化。

杜鲁门主义: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他认为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这一*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策已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变为全球扩张。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年3月17日,出于抵制法西斯主义再度崛起、恐苏、恐共和提高各自*治地位等考虑,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西欧五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缔结了《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合约,有效期50年。这是一项针对苏联的以军事同盟为核心,包括*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合作条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除了通过经济上控制西欧外,还在军事控制西欧各国,以便遏制苏联。年4月4日,美、英、法、意﹑加﹑比、荷、卢、挪、冰、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8月24日,公约正式生效。北约的建立和扩大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莫洛托夫计划:为防止马歇尔计划对东欧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其可能造成的东欧对苏离心倾向,苏联对东欧国家进行*治安抚和经济援助。从年7月开始,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贷款协定、科技合作协定、贸易和航行条约以及最惠待遇协定等,西方将之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这是苏联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反击,加强了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联系,割裂了东、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年,在莫洛托夫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的封闭的苏联东欧经济集团——经互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莫洛托夫计划执行后,斯大林根据两个平行经济体系和市场的原则,提议成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组织。年1月5日至8日,苏、保、波、匈、罗、捷等6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经互会设卢布为“集体外汇”,以经济交流、技术援助、原料、粮食、机器和装备等方面的协助以实现成员国间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为宗旨。经互会的成立,标志着战后欧洲的经济分裂和两种对立世界经济体系的出现。经互会是苏联控制东欧、与美国对抗的工具。

“共产*情报局”:为应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苏联进一步从*治和军事上对东欧加强控制。年9月下旬,苏、波、南、保、罗、匈、捷、法、意等9国共产*和工人*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阵营,强调各国共产*协同行动的必要性,为此,决定成立情报局。由于各国共产*的反对,情报局没有设立国际中心。情报局对冷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仍渗透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色彩,到年约解散。

华沙条约组织:年5月5日,美国和西欧将联邦德国拉入北约,激化了美苏矛盾。5月14日,苏、波、民主德国、匈、捷、阿、保、罗等八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条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联合防御”机制。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第一次“柏林危机”:年的六国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伦敦建议”,决定成立西德国家。6月21日,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于24日封锁柏林,力图阻止西德建立,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掀起第一次冷战高潮。29日,美国通过空运突破封锁,并对苏占区展开反封锁。年5月,苏联撤销封锁。9月20日、10月7日,西德和东德成立,德国分裂,柏林危机以苏联的失败告终。

第二次柏林危机(-):年11月,在德国统一已经不可能的情况下使德国分裂固定化,迫使美国及其盟国承认民主德国,苏联*府向西方三大国发出照会,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的驻军,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将把进入西柏林的过境检查权转交给民主德国。美英法拒绝了苏联要他们从西柏林撤军的要求,并宣布苏联如果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他们将不惜诉诸武力,苏联对于以上反应立即提出了强烈抗议,战后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导致修建柏林墙,德国分裂。

戴维营会谈:第二次柏林危机后,赫鲁晓夫急于访美。经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于年9月15日至27日访问美国。赫鲁晓夫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两天会谈。会谈中双方均不愿做出实质性让步,但决定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并宣布艾森豪威尔于年春正式访苏。“戴维营精神”营造的美苏缓和迹象不久就被U-2飞机事件打破了。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利用年美、古断交的机会,积极向西半球渗透。年10月14日,美国侦察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中程导弹发射场。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通报了这一消息,声称这将被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袭击而招致全面报复,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同时,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美国在全世界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在美国核战争威胁的压力下,苏联被迫于11月11日撤走全部部署在古巴的导弹。11月20日,美国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对抗升级的表现,世界被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此后,美、苏开始合谋保持核垄断地位,加快就禁止核试验达成协议的步伐。

(2)试论述二战后初期冷战兴起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冷战的主要特征:

原因:①战后美苏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

②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凭借战后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领导世界,苏联认为可以保护东欧的安全想与美国一分天下,这是冷战的根本起因。

③杜鲁门*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了遏制苏联的冷战*策。

导火线: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打响冷战的第一枪。

表现:①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年,苏联签订了对奥和约,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在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年古巴导弹危机。

②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勃列日涅夫执*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同时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策发展到了顶点。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侵越战争受挫,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南撤军,中美建交。

③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权。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特征:①冷战的意识形态特征:都希望在经济上战胜对方,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扩大影响。

②军事对抗的防御特征:在整个冷战时期,其实美苏之间一直在进行着相互攀升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但是*策的灵魂为防御,以和平为原则。

③冷战中在美苏之间具有一种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④冷战中也有缓和。如—奥地利问题的解决和年苏联和西德的建交。

十九﹑二战后的世界

美国:

战后美国内*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的恢复与过渡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干预主义继续发展,领导战后新技术革命,美国经济在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都确立了世界性主导地位,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创造了“丰裕社会”、“黄金年代”的景象。不过,这一时期,美国仍然局限于自由竞争体制内,并未像西北欧国家那样建成福利国家体制,同时,*治上出现短暂的极右势力的泛滥,社会反抗运动初步兴起;

杜鲁门的“公平施*”*策:年4月,杜鲁门继任总统,推行所谓“公平施*”的社会经济*策:第一,《年就业法》,联邦*府协助增进就业;第二,实行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第三,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第四,扶植农业。此外,杜鲁门还提出了关于实行国民健康保险等法案,但未被国会通过。“公平施*”是罗斯福新*在战后初期条件下的继续,但成就有限,美国仍然维持着自由竞争体制的基本形态。

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年1月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力图走一条介乎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和新式的国家干预之间的“中间道路”,即所谓“现代共和*主义”。一方面试图通过削减开支、平衡预算、减少*府干预等共和*的传统做法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沿袭并发展了民主**府的社会经济*策,如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救济金额、放宽退休年龄、通过民权法()和国防教育法()。“中间道路”是传统的共和*主义和罗斯福新*的折衷,是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问题上的折衷调和。

麦卡锡主义:战后初期,美国*治史上出现过一个短暂的极右思潮泛滥的时期,麦卡锡主义的形成是顶峰。年2月9日,美国共和*参议员麦卡锡发表演说,声称共产*力量已渗透到美国*府机构内部,要求清洗。在社会右翼势力和共和*人的支持下,麦卡锡对杜鲁门的民主**府发起攻击,在美国社会中掀起了一股极右潮流。从此,麦卡锡开始了对共产*法西斯式的迫害活动,以他名字命名的“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治生活中统治的时期,被称为“麦卡锡时代”或“黑暗时代”。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麦卡锡进一步干预*和军方内部事务,终于引起统治集团的恐惧,年底,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衰落。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他根植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反动内外*策,特别是全球霸权主义。

②第二阶段:从肯尼迪到卡特的向福利国家转型时期,60年代,*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继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70年代,尤其在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经济陷入“滞胀”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在社会领域,一方面是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另一方面是黑人民权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和女权运动等社会反抗运动的风潮激荡;

新边疆运动: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为应对苏联在空间技术上、西欧和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对美国的挑战,提出开拓“新边疆”的口号,对外争夺世界霸权,对内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空间技术、刺激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福利与保险体系、结束种族歧视等。新边疆运动的发起意味着*府干预的深化、赤字财*的常规化,标志着美国向福利国家的转变。

“伟大社会”: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副总统约翰逊继任,宣称继续肯尼迪的事业。年5月22日,约翰逊在密歇根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建设“伟大社会”的构想,美国福利国家体制得到空前发展。联邦*府通过了多项教育和医疗立法,社会性开支和补贴大大增加,城镇居民住宅得到改善和发展,提出一系列反贫困计划,向贫困宣战,保障黑人民权,促使国会先后通过了三个民权法案。

“新边疆”和“伟大社会”的评价:肯尼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是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历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调整,标志着美国式福利国家的形成。改革推动了社会权利与社会公平的发展,但是,长期的赤字财*酝酿着结构性通货膨胀,削弱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为70年代的滞胀危机埋下伏笔。

黑人民权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在美国仍然严重,占美国人口11%的黑人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高失业,低工资,遭受种族隔离的不平等待遇。从50年代中期起,美国黑人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运动由年底的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开始,经过-年的非暴力抵抗阶段,-年的武装抗暴阶段。最著名的运动有年的“小石城事件”、年的餐馆就餐抗议运动、年的“自由乘客”运动、年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领导的自由进军运动等。60年代末、70年代初,金等运动领袖的遇害使民权运动遭遇挫折,走向衰落。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国会和*府在60年代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消除种族歧视的法律和法令。

“新左派”运动: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以美国中产阶级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文化运动,社会反抗运动风潮的一部分。运动没有明确*治纲领,内部思想主张不一致,与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女权运动等相互交叉,反映了科技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加强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异化现象。

尼克松改革:年大选中,共和*候选人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后,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尼克松*府认为这是由伟大社会运动造成的。于是推行共和*传统的保守措施,结果出现明显的滞胀迹象。年8月,实行新经济*策,削减联邦*府开支,执行分阶的物价-工资管制。在社会福利体制方面,实施新联邦主义,停止或缩减约翰逊*府伟大社会*策,推行“分享岁入计划”,把一部分联邦*府的权力和相应的*府岁入交给地方*府,来减轻联邦*府的经济负担,形成联邦*府、州和地方*府间的新平衡。尼克松还推行“家庭援助计划”,以“工作福利”取代一般福利。尼克松的福利改革在各方力量的抵制下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济改革也以失败告终,美国经济开始陷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

“滞胀”:战后资本主义危机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以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为特征,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加剧,绵延十年之久、蔓延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其产生与战后各国国营经济成分比重达、生产效率低、亏损严重和社会福利开支大、财*负担沉重有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经济危机周期性规律的特殊体现。

水门事件:年6月7日晚,5名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全国委员会总部窃取情报的人被捕,案件涉及尼克松竞选连任班子的主要工作人员,尼克松卷入掩饰活动。年最高法院通过了美国诉尼克松一案,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公开辩论弹劾尼克松的动议。8月8日,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福特接任总统。

③第三阶段:从里根上台至今的新保守主义改革时期。在经济上,实行减税、放松管制等改革,减少*府干预、还权于市场,在社会福利领域,推行以削减开支、私有化、市场化为内容的福利体制改革。克林顿继承了里根改革的基本思路,力图恢复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体制,以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里根革命:年,里根上台后,开始推行“新保守主义”改革。目的:摆脱滞胀危机恢复全球霸权;理论基础:放弃凯恩斯主义,转向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原则:以“新保守主义”改革福利国家体制,即宣扬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统的自由主义,减少*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还权于市场和社会,企业自由经营、社会自治;措施:四根支柱——大幅度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放松*府管制、抑制通货膨胀;成就与问题:突破滞胀困境,推动经济复苏,恢复外交强硬姿态,问题在于带来高额财*赤字、贸易逆差,扩大两极分化,加剧社会冲突。“里根革命”是对罗斯福新*以来主流*策导向的逆转和发展模式的调整,以传统自由主义的适度回归来救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问题。

美国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府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加紧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刺激;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廉价原料和燃料;垄断资本利润迅速增长、投资日益扩大。

(2)美国外交:

以苏东剧变为界,经历了由冷战时代到后冷战时代外交思路的转变。在冷战时期,美国外交以美、苏之间的对峙、争霸为中心,采取了遏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尼克松主义和新遏制战略等*策,体现了由强硬到软化,再趋强硬的发展轨迹;后冷战时代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中,倾向于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发展多边关系,维持自身在世界体系中的支配性地位。

第四点计划:年”杜鲁门就职演说四点行动计划的第四点,第二年初美国*府初抛出“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又称为“第四点计划”,试图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拉拢亚非拉国家和人民,扑灭革命运动和排斥老牌帝国主义势力,为美国资本扩张铺平了道路。实质是其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揭制共产主义,控制不发达的受援国,是战后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

多米诺骨牌理论:年4月艾森豪威尔声称如果印度支那陷入共产*统治,东南亚其它地区将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快陷落,只要一个东南亚国家沦陷,都将导致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倒向社会主义。这就是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此理论表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反对共产主义,并导致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和越南战争爆发。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苏联对外*策的变化和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促使美国当局对苏战略的和平主义转向。艾森豪威尔的国务卿杜勒斯主张对第二、三代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这一战略到肯尼迪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肯尼迪上台后提出“和平战略”,即在实力地位的基础上,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等和平手段,削弱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依附,将其吸引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同时,“和平战略”也可应用于第三世界国家,以“粮食用于和平”计划等途径,将其纳入美国战略轨道。作为和平手段的军事保障,肯尼迪提出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和核大战,也准备打常规战争与特种战争的“灵活反应战略”。“和平战略”的提出并不代表冷战对峙格局的缓和,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尼克松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外交*策,被称为尼克松的“新亚洲*策”,或“尼克松主义”。年2月,尼克松作《70年代的美国对外*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报告,是尼克松主义的补充,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年,美国与越南签订停战协定并从越南撤军,谋求同中国对话,对苏联推行“缓和”外交,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它是美国对外*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成为尼克松*府对外*策指南,对以后历届*府的外*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里根的新遏制*策:里根上台后,对美国外交*策作了重大调整,提出新的“遏制”*策,基本方针是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改变70年代美国外交的软弱形象,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对苏联采取强硬对抗和缓和软化并用的战略,在第一阶段,主要增加国防开支,发展核与常规力量。年3月,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凭借经济和科技实力,提高和威慑力量,带动科技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第二阶段,支持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进行重大裁军交易,扩大双边接触和交流,加强和平与人权攻势。

布什“超越遏制战略”: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的*治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布什据此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即在对苏实行军事遏制的同时,利用苏联改革陷入困境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手段,促进苏联和东欧的和平演变。

克林顿“参与与扩展”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美国形成了关于世界秩序的新构想,力图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秩序。年2月,克林顿*府提出“参与与扩展”战略,维护现有安全同盟关系,确保美国的海外市场,同时,扩大世界市场民主国家的自由共同体,体现了通过美国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治经济模式的推行维持其在世界体系中支配性地位的思路。

小布什*府单边主义:小布什上台后,实施了单边主义的外交*策,霸权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尤其是“9?1”以来,美国外交*策围绕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发生了空前的转移,单边主义倾向加剧。

简述美国约翰逊时期伟大社会的主要内容:

年5月,约翰逊发表演讲,声称当时有条件使美国走向“一个伟大社会”。

内容:1.赤字减税计划,年2月,国会通过减税法,降低了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得到垄断资产阶级大力支持。2.向“贫困宣战”,包括儿童与青年教育计划,职业训练计划,社区行动计划与改善落后地区状况计划。*府提出支持各级教育和卫生地法案,通过中小学教育法,通过高等教育法等60多项法案,扩大社会福利;制定了城市和环境保护法。

3.保障黑人平等权利,通过了三个民权立法。年6月通过民权法,禁止在公共场合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年的选举法,禁止在选民时采取文化测试和其他歧视性措施;年的开放住房法,禁止在出租和出售住房时实行种族歧视,促进了黑人权利平等。

简述肯尼迪时期新边疆的主要内容:

年7月15日,肯尼迪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1.“新边疆”的对内*策包括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采用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发展。如增加失业津贴和社会保险金,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重新开发萧条地区。提出联邦援助教育和场主,发展空间技术,提出登月计划等。2.年6月提出了第一个比较彻底的取消种族隔离的民权立法。3.在对外*策方面,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建立“和平队”;制造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组织“争取进步联盟”,加强对拉美的控制;提出“宏图计划”,

英国:

(1)战后英国福利国家体制确立:①年,工*领袖艾德礼出任首相。上台后,即开始兑现其民主社会主义的施*纲领。首先,推行国有化改革,确立混合经济;另外,着手实施社会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医疗、失业、养老、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立法,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确保高福利和充分就业。

②年,英国宣布已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战后,英国虽然两*轮流执*,但在发展混合经济、完善社会福利体系这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两*保持了*策倾向是的一致性、连续性,形成所谓“共识*治”,福利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③福利国家体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形式,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公平,延长了,但也带来财*负担沉重、经济效率下降、发展动力流失等问题,导致“英国病”与70年代滞胀危机的爆发。

(2)撒切尔改革:内容:年5月大选,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获胜,组成保守**府,一反凯恩斯主义统,奉行货币主义*策,实施以经济自由主义和福利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新保守主义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措施包括:①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控制通货膨胀;②大幅度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边际税率,以鼓励投资和储蓄;③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推行私有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④推行企业私有化改革,恢复自由市场机制。

意义:撒切尔改革使英国摆脱了滞胀危机的困扰,扭转了英国长期衰落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但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与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

(3)“布莱尔主义”:英国工*领袖布莱尔对工*进行改革,提出新工*与“新英国”的设想,被称为“布莱尔主义”。基本目标:在技术急剧变革和经济全球化之际,使英国经济保持繁荣并维持良好的社会机制。内容:重新认识*府的角色,突破社团主义、干预主义传统;强调福利享受权与责任的平衡,建立有效而富于生机的社会机制;在私有和公有企业之间建立良性关系;以全球性战略眼光认定英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这一调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使工*在长期无缘*权之后,终于在年上台执*。

(4)“第三条道路”:亦称“中间道路”,是指英国工*和西欧左翼**为解决当今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治国理论,实际就是“介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中间道路”,以工*首相布莱尔为代表。在经济问题上,介于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间;在福利问题上,力求在权利和义务之间保持平衡。“第三条道路”具有民主社会主义的实用主义特征,在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社会民主主义与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寻求针对福利国家结构性问题的审慎的解决方案。

(5)英国加入共同市场:

①英国曾长期坚持三环外交,将英美特殊关系置于英国对外*策的首要地位。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英国反应冷淡,海联合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等国于年5月组成七国自由贸易区与之抗衡。但不久之后,英国开始主动向西欧国家靠拢,积极要求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②这个变化的原因在于:英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地位日趋下降,迫使英国重新考虑与欧共体建立关系对自身经济贸易发展带来的利益;英国从英联邦国家经济贸易中得到的好处愈来愈少,而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英美特殊关系*策使它在欧洲大

陆面前陷入了孤立,英国日益意识到,只有立足欧洲才能立足世界,所以对英美特殊关系作出新的选择。

③年、年,英国两次申请加入共同市场,均因不愿完全放弃“英美特殊关系”被戴高乐否决。年初,新上任的英国首相希思推行以西欧为重点的外交*策,同年11月戴高乐逝世。这一年,英国提出第三次申请,终于进入谈判阶段。经过长期谈判和让步,英国终于在年加入共同市场。

法国:

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形成于二战后期至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初期,是民族复兴与维护自身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利益和地位的要求的体现,其实质内容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策,维护法国的大国地位,立足点是通过欧洲联合抗衡美国,实现欧洲人的欧洲,但欧洲不是超国家联合体,而是民族国家的联盟。

戴高乐主义独立自主*策主要内容包括:①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发展“法德联盟”;②以“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方

针替代冷战思维,发展对苏关系。戴高乐主义和法国独立外交*策的形成,导致法、美国抗衡。戴高乐主义的形成是战后欧美矛盾的体现,是西方阵营分化的重要标志。

联邦德国:

(1)艾哈德经济改革与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战败的德国由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年,英、法、美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美国等在区内实施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措施,以便建立一个经济自足、*治与西方保持一致的德国。年两德分裂后,联邦德国推行由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发起的“社会市场经济”改革。改革以保证价格稳定、建立正常运转的货币秩序、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安全、社会公平与社会进步为目标,从整顿货币入手,逐步取消配给、放开价格,向市场经济过渡,通过减税刺激生产和投资。改革推动了战后经济复兴,5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已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2)联邦德国出现经济奇迹的主要因素:①*治:基督教民主联盟长期执*,形成了*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的*治气候,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②德国原有经济基础比较好,劳动力素质比较高。③马歇尔计划援德资金的合理利用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对经济发展起稳定和促进作用。④长期保持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投资⑤对外贸易稳定持续增长,促进了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⑥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策,使联邦德国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哈尔斯坦主义:是年9月联邦德国外长哈尔斯坦提出的针对民主德国及东方阵营的外交*策。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69年推行新东方*策后,“哈尔斯坦主义”停止执行。

(3)勃兰特的新东方*策:

①背景:古巴导弹危机后,东西方关系向缓和方向演变,联邦德国认识到继续推行完全倒向美国的*策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开始考虑调整外交*策导向。年12月,基督教民主联盟康尔特?基辛格出任总理,组成了包括社会民主*主席勃兰特为外长的联合*府,开始调整对外*策。年1月,西德同罗马尼亚建交,标志着哈尔斯坦主义即将结束,成为新东方*策的先导。年9月,勃兰特出任总理后,正式宣布实行“新东方*策”。

②内容: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善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因而必须先改善同苏联的关系。改善同苏联关系的必要前提,是联邦德国保证战后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以满足苏联巩固战后欧洲现状的要求。

③年8月和12月,联邦德国*府分别同苏联和波兰签订了德苏《莫斯科条约》和德波《华沙条约》,改变了前此历届*府所不承认的立场。年12月两个德国签订“基础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④新东方*策:六十年代后期,联邦德国期*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策。新东方*策的基础是缓和、均势和联盟。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以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为目标。新东方*策是立足西方,自主地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简述北欧、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及其实践状况:(1)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民主社会主义综合了近代以来社会主义运动中形形色色的*治思想,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以多元化、*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社会民主化、文化进步和国际民主化以及实现*治目标的途径是和平与民主为指导思想,主张在维持私有制主体的基础实行“混合经济”制度,并维护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反对一*制,提倡资产阶级多*轮流执*的国体。构成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是民主宪*、混合私有制、社会市场经济、福利保障制度。以社会主义为*治目标,核心是民主。

(2)实践: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最大特色就是把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与高福利高税收的均贫富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方面坚持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和保留了私有制;另一方面,又建立了庞大的公共财*和福利部门,实施宏伟的贫富拉平计划,缩小了贫富差距。主要表现为:联邦德国的“参与社会主义”、北欧和英国的“职能社会主义”、法国的“结构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国际的产生和发展。

简述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瑞典病的表现:

福利国家*策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各种保险制度,建立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病休金和儿童津贴;二是提供各种免费或低费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托儿等,这种*策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策”。

“瑞典病”表现:1.巨额公共开支加重了财*负担,引起巨额财*赤字,刺激了通货膨胀不段加剧。2.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产品竞争能力下降,出现经济结构危机,失业率上升。3.沉重的财务负担,企业社会和个人都不堪重负,造成企业后劲不足,设备改造更新缓慢,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影响到整个国家生产水平,也使国民收入增长滞缓。

西欧一体化进程:

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罗马条约---欧元)原因:经济,统一市场、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各国联合起来,共享资源和市场互通有无而在地缘上各国的疆界相连。*治,战后西欧面对美苏两超的控制和威胁,要求得到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文化,具有相同和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

过程:(1)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年4月,法德等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并于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2)建立关税同盟。根据《罗马条约》,年底,成员国间贸易限额全部取消,年完全取消对内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建立了关税同盟。

(3)实行共同的农业*策。即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对农产品的保证价格,对农业生产者提供鼓励出口的各种补贴,并保证收购过剩农产品。

(4)建立共同体的货币体系。年12月,建立欧洲体系,并创建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欧洲货币基金。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年1月1日正式启用。

(5)建立科技共同体。年“尤里卡计划”,促进了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6)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年《罗马条约》修正协议《单一欧洲法令》生效,使共同体内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四大自由”。

(7)欧共体成员的扩大,现已拥有27个成员国。

《罗马条约》:年3月25日,法、西德、意、荷、比、卢6国*府首脑和外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确立了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共同体内部工业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通、共同农业*策、设立欧洲投资银行等原则。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这样,在西欧就有三个共同体—一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并存。年4月8日上述三个组织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影响: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组成的国际垄断联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共同体国家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相互贸易的扩大,刺激了成员国经济的增长;共同体的建立、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国际经济和*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西欧抗衡超级大国的地位,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趋势的体现。

日美关系与美欧关系:

(1)战后日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①占领和被占领的关系,二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实行*治经济民主化改革,消除军国主义,改革两年后扶植日本。

②由敌对到伙伴关系,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向日本订购“特需订货”,促使美国对日和解。年9月日美签订《日美安全条约》。日本变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日美安保体制的建立,标志日美两国之间从敌对关系演变为附属伙伴关系。

③从伙伴到同盟关系,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年日美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美国也把冲绳的主权交还日本,日美经济摩擦增加。

④冷战后日美关系,冷战结束后,国际*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美国为了实现其“一家独霸”的野心;日本为了实现其*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梦想,日美对安保体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强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联盟体系,日美走向世界性同盟。同时日美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并将继续扩大。

(2)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发展演变,主要受国际形势和美欧双方的实力两大因素制约。以冷战的结束作为分水岭,美欧关系在冷战期间和冷战后各经历两个阶段。

①冷战时期的美欧“特殊关系”

1.二战结束至50年代。二战后,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点。年美国施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推动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至年北约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确定。由于冷战局势依然紧张,美欧存在一致的根本利益。

2.60年代至冷战结束。随着冷战形势趋缓以及双方实力的消长,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凸显。美欧“特殊关系”总体上呈衰落之势。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对西欧态度复杂化:一方面继续支持,另一方面开始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在大西洋同盟中的领导地位。

②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历史性调整

1.90年代构成第三个阶段。期间,美欧关系完成了冷战后最初的调整,并在调整后仍保持了同盟关系。年克林顿微调了对欧*策,波黑战争也使美欧关系改善。90年代末,美欧关系重新恢复到大体稳定的状态。随着年初欧元的启动和欧盟共同防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美欧关系越来越难控制。

2.进入21世纪后,美国和欧盟的对外*策进一步调整。欧盟方面,在加速推进内部一体化的同时,对外力图把自己塑造成强有力的世界一极。伊拉克战争使美欧关系危机在严重程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危机,它使美欧关系降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简析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1.战后民主改革,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前提条件

2.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经济起步提供了推动力。

3.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策,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

4.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革新和改造,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个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时进行,为高速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保障。

5.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资本输出,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二十﹑工人运动与苏联解体

一、工人运动:

卢德运动: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由于工人阶级尚未认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把机器看作是造成他们贫苦和灾难的根源,用捣毁机器的手段来反对资本家。在年由工人卢德首先发动,故名卢德运动。年春,诺丁汉郡针织工人为提高工资,开始大量破坏新发明的织机。年国会通过《保障治安法案》,调动军队进行镇压。年后趋向低潮。

里昂工人起义:和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家剥削的两次起义。这是历史上工人阶级最早的武装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的中心,当时织工受尽工场主和包买商的残酷剥削,年11月,里昂织工在“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下,举行起义,并曾占领里昂城,12月3日为*府军所镇压。年4月9日,里昂工人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为反对逮捕工人领袖和颁布禁止工人集会结社的法令,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工人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他们筑起街垒,同军警进行了6天巷战,最后被镇压。里昂工人起义表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的中升到了首要地位。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德国工人阶级早期自发的群众性起义。年6月4日至6日,西里西业纺织工人因不堪忍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多工人举行起义。他们捣毁了工厂主的住宅,烧掉了资本家的账薄和财务契据,捣毁了几家工厂,并和前来镇压的军队展开了血战。6月6日,普鲁士*府调来大批军队,镇压了起义。这次起义是德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第一次大搏斗,表明德国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宪章运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无产阶级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而展开的革命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宪章》是伦敦工人协会在年拟订、年用法案形式公布的一个争取普选权的文件。内容包括普选权的要求以及为保障工人享受此项权利而规定的一系列条件。运动曾出现过3次高潮,第一次(—)在请愿书上签名者约万人;第二次(年)签名者达万人;第三次(年)在新请愿书上签名的人数达万人。三次请愿书皆遭国会否决。工人们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也相继被镇压,领袖遭逮捕判刑。由于工人阶级在*治上还不成熟,运动最后失败。

伦敦工人协会:年在伦敦成立的英国工人组织。主要由手工业者组成,领导人洛维特。其宗旨是:用一切合法手段废除统治阶级的各种反动立法,争取人民自由权利,使社会一切阶级处于平等地位,争取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该会于年颁布宪章运动的*治纲领《人民宪章》。在各地建立地方协会。出版刊物为《伦敦快讯》。年,协会的大部分成员均加入了奉行改良主义路线的伦敦宪章联盟。

道义派:宪章运动的右翼。主张用和平的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式来争取实施宪章,达到宪章派的要求。主要领导人是洛维特(—)。

物质力量派:宪章运动的左翼。主张,如果议会不采纳人民宪章的要求,就将用一切手段进行斗争,包括总罢工甚至武装起义。年退出“伦敦工人协会”,创建“伦敦民主协会”,吸收低薪工人参加,出版了自己的报纸。

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年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一份递交国会的请愿书草案,次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此后,为实现宪章内容的斗争就称为“宪章运动”。内容: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④议员应支付给薪俸,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⑤平均分配选举区域,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会每年改选一次。⑦包含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取消谷物法,保障企业家“应得利润”等。

新港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中唯一的一次武装起义。部分物质力量派在合法斗争中受挫之后,成立了一个秘密集团,决定武装起义。年11月3日起义在新港爆发,由福洛斯特率领的数千工人袭击新港,营救被囚禁的宪章派领袖。但事泄失败,福洛斯特等领导人和名宪章派人士被捕。起义的失败,宣告宪章运动最初阶段的结束。

全国宪章协会: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组织。年在曼彻斯特成立。设有中央执行委员会,执委会每年改选一次。参加该组织必须填写志愿书,表示赞成宪章运动的原则,缴纳会费,领取会员证,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基层组织的活动。“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雏形。年地方分会有多个,年达到高潮,组织扩大到全国,会员总数约5万余人。年宪章运动失败后领导人相继被捕,逐渐停止活动。

正义者同盟:流亡法国的德国工人秘密革命组织。年在巴黎成立。成员大多为手工业者。年5月同盟成员参加布朗基派在巴黎发动的密谋起义失败后,同盟中心移到伦敦,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英、法、德和瑞士相继建立支部,成为当时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在早期,该组织的思想十分混乱,主张以少数精英人物的起义推翻反动统治,直接在德国建立“共产主义”,其口号是超阶级的“人人皆兄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同盟成员逐步转到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年6月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最初被称作社会主义的主要是法国的圣西门、付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所提出的主张。他们是19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直接的、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历史发展有规律的思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希望建立人人平等的幸福社会。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①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

②经济条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处于完成阶段,从年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

③*治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益猛烈。

④理论基础:有史以来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经过了三个阶段。

①年马恩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②剩余价值学说的萌生:在年写的《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论点。

③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年2月,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宣言》。《共产*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共产主义者同盟: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秘密革命组织。主要领导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制定了纲领,即年2月发表的《共产*宣言》。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规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共同的战斗口号。年5月由于普鲁士*府的迫害,实际已停止活动。年11月,科隆审判案发生后,宣告解散。同盟广泛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团结和教育了各国革命工人,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培养了骨干,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雏型。

《共产*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同盟起草的纲领。年2月在伦敦公诸于世。全书除前言外,分为四章: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人对各种反对*派的态度。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国际:

历史背景:①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进入了经济繁荣的年代,却摆脱不了经济危机。②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③在斗争中,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日益提高,并出现了各行业工人的联合组织,如英国的工联伦敦理事会等。④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带有国际性特点。⑤工人认识到各国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和加强国际团结的必要性。⑥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也为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骨干作了巨大的努力。

第一国际成立:年9月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了有英、法、德、意、波等国近0名工人代表参加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马克思应邀出席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并决定这个组织的名称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入了领导机构,负责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治路线和组织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第一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大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国际的活动

①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国际工人协会刚一成立,便积极在各国建立支部,力争把欧美各地的工人团体团结到第一国际中来。首先,国际声援和支持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斗争。其次,国际也十分关心各国的民主运动,积极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治斗争。最后,第一国际对民族解放运动也非常重视。它对波兰的民族起义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声援,对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给以极大的关怀和支持。

②反对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第一国际在领导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进行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同时也对国际内部的一些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以端正指导思想。

蒲鲁东主义:在国际活动的前期,主要进行了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蒲鲁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他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贫富不均,是违反平等原则的,共产主义要消灭一切私有制,是违反独立的。他们的任务就在于设计和建立一个综合“平等”和“独立”的、超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即所谓的“自由”社会。因此,他们既反对资产阶级国家,也反对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组织,甚至反对一切权威,反对一切形式的“统治与服从”,还反对社会革命和任何*治斗争,反对罢工和工人成立工会,甚至反对妇女参加生产。

英国工联:英国工人阶级的唯一组织,它在第一国际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英国工联的领导人忽视*治斗争,夸大工会的作用,只热衷于争取所谓的“公平工资”,不要求推翻资本主义。马克思对他们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评和教育。

巴枯宁主义:在第一国际的后期,进行了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巴枯宁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无*府主义。他也反对一切国家和否定任何权威,主张用暴力立即消灭国家,建立“无*府状态”。他否定**的作用和一切有组织的革命活动,主张“完全放弃一切*治”,反对进行任何*治活动。还主张依靠流氓无产者进行暴动,幻想在一夜之间便能一举消灭国家,实现社会清算。还把废除继承权作为消灭私有制的手段。

第一国际的解散:巴黎公社失败后,第一国际面临着困境。不仅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府对国际进行疯狂迫害,国际内部也有许多人被判了国际,如英国工联领袖、右派蒲鲁东主义者等。巴枯宁分子也乘机加紧了分裂国际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总委员会迁到了美国,几乎停止了活动。第一国际最终于年宣告解散。

历史意义:第一国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创立了伟大的功勋。首先,它用无产阶级团结教育的思想教育了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深入人心。其次,在国际内部的斗争中,通过批判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错误思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最后,它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奠定了基础。

第一国际:年9月,英,法德意等国工人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年波兰起义,并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历史上又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是协会的创立者和领袖,亲自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并且领导“国际”对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国际工人协会”是国际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标志着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年7月第一国际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宣告解散。

巴黎公社:年普法战争爆发,在色当会战中法军大败。9月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府,同德国签订和约,割地赔款。巴黎工人准备以战斗来实现自己的要求。3月中旬成立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3月18日上午起义开始,起义者迅速占领陆军部、市*府等机关,梯也尔*府逃往凡尔赛。3月28日,在市*厅广场上隆重举行了巴黎公社成立大会,中央委员会把*权移交给公社,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权诞生。

公社的业绩:巴黎公社诞生后,进行了工人阶级执*的伟大尝试,出现了许多历史性的创举。

①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器。废除常备军,代之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废除旧的警察和司法机构,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治安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解散了旧的军事法庭,建立新的民事法庭;颁布了新的诉讼陪审条例。

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把逃亡企业主的工厂、作坊交由工人生产协会管理,在企业中建立行*和工人共同管理工厂和工人对生产进行监督的制度。对教育进行改革,使每个受教育者受到“全面教育”,颁布*教分离法令,学校实行非宗教义务教育。

③公社高举国际主义旗帜,坚持同全世界无产阶级并肩作战,欢迎外国革命家参加公社和担任公社的领导职务。

公社的失败:从公社成立的第5天开始,*府军就对巴黎发动了进攻。到5月20日,*府军进入巴黎,公社战士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巷战,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五月流血周”。28日,凡尔赛军占领了整个巴黎,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失败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决定了无产阶级的不成熟。

历史意义:它是无产阶级专*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它最主要的经验是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它在对国家进行民主改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

第二国际:

—年各国社会主义**的国际联合组织。

巴黎公社以后到20世纪初期工人运动的特点:首先,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运动更广泛,更具理论性,工人**普遍建立。其次,在和平发展环境里,不具备革命的条件,运动多数具有合法性。最后,随着大企业日益增建,工人的集中程度也不断提高。

成立过程:第一国际解散后,到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随着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广泛发展,各国工人和社会主义者要求加强国际联系。在恩格斯的大力促进下,德、法等国社会主义**的代表于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周年纪念日,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有22个国家的名代表参加。巴黎大会主要讨论国际劳工立法和工人阶级的*治、经济斗争任务,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

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特点:①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②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③第二国际从建立起就没有规定要对各国*有约束力,各国*是独立自主的。④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指出行动方向,帮助指导各国的运动,交流和研究运动的情况。⑤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直到年巴黎大会上才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名为社会*国际局,由每个国家的*选派代表组成。

主要活动:第二国际存在的25年间,共召开9次代表大会。其活动大体上以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先后召开4次代表大会(年巴黎大会、年布鲁塞尔大会、年苏黎世大会、年伦敦大会),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府主义和改良主义3个派别。第二国际后期召开过5次代表大会(年巴黎大会、年阿姆斯特丹大会、年斯图加特大会、年哥本哈根大会、年巴塞尔大会),

无*府主义者:第二国际内部的一个工人派别。认为一切权利都是罪恶,因此否定*治斗争,否定无产阶级夺取*权的思想。他们主张工人采取“直接行动”,最后举行国际性的经济总罢工,这样就能使工人获得解放。无*府工团主义还认为,把生产资料交给工会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只靠工会就能保证工人阶级的解放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历次大会上,无*府主义者的这些主张都遭到了反对并被否决。

第二国际的作用:第二国际促进了更多的国家建立工人**;推动了议会斗争;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尤其是工会和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

第二国际的瓦解: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社会民主*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

第二国际:年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在法国巴黎开会,大会通过关于“五一节”的决议及其它决议,还规定了定期召开代表大会的制度,这次大会被认为第二国际成立的大会。它是在恩格斯指导下建立的各国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二国际初创,在恩格斯指导下,团结了工人阶级,促进了各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年恩格斯逝世后,由于以伯恩斯坦和考茨基为首的修正主义占据了第二国际的领导地位,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公开背叛无产阶级,支持本国资产阶级*府,拥护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破产。

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成立:①十月革命苏维埃*权的建立为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财力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列宁的《第二国际的破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等著作,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成立大会于年3月2日至6日在莫斯科举行。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列宁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的提纲和报告》作为共产国际的*治纲领。③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④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各国共产*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

共产国际活动的三个时期

①第一个时期是从年3月到年1月列宁逝世,为共产国际活动前期。

年7月19日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以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年6月22日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捍卫共产国际的策略的演说》和《关于俄共的策略报告》,向各国共产*提出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的任务和“到群众中去”的口号。年11月5日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肯定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②第二个时期是从年6月到年,为共产国际活动中期。这是领导人多次变动,工作失误较多地时期。

③第三个时期是年第七次代表大会到年解散,为共产国际活动后期。

年7月25日,共产国际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报告中指出,反对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关键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广泛的人民阵线。大会还通过《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的决议》,其中指出一般应避免在各*的内部组织问题上进行干预,但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年6月10日正式宣告解散。

二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苏联:

1.战后初期苏联的安全带*策及其作用、原因。

(1)内容:苏联安全带建设是战后初期斯大林执*时期的对外*策,包括三个方面。

①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争取一个较为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确保国家安全创造条件。

②不断巩固和加强东欧这块社会主义前哨阵地,严防帝国主义的插手干预;

③防止德日法西斯重新武装东山再起,再度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2)作用:①积极,保证了战后苏联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护了社会主义阵营,使美国妄图颠覆未能得逞,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维护了世界和平。②消极,苏联过分看重自己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割占了东欧国家大片领土。苏联的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本身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原因:苏联对外*策具有两重性。

①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②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好战*策,使得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③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的过于严重。④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出现严重

错误。

2.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开始日益暴露出其弊端,社会上涌动着强大的社会改革思潮,年斯大林的去世就使得改革具备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掌握了苏联领导权的赫鲁晓夫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始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进程。

(2)改革内容

①农业:扩大垦荒和玉米的种植;采取了一些新措施: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2.将机器拖拉机站组为技术修理站,把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3.在加速发展国营农场、扩大集体农庄规模和收缩个人副业经济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小组承包制。

②工业:1.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年对工业、建筑业的改组。2.合并经济行*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原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交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3.从62年起,又开始摸索经济管理方面的新形式,支持关于“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试点

③*治:废除每月发给高级官员津贴的规定;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关于干部任期制度和实行干部更替原则;关于代表制度的改革;恢复了*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为了使对工业和农业领导变得更具体、更有效,把*及其机构一分为二

(3)改革评价:赫鲁晓夫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都不高,他的决策和行事往往凭其直觉,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是朝令夕改,使改革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赫鲁晓夫尽管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发起第一次猛烈的冲击,但这位改革家最终还是扮演了“掘墓人”和“守墓人”的双重角色。而且,以反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赢得干部和群众拥护的赫鲁晓夫,在他执*的后期,其本人也逐渐地欣赏起别人对他的吹捧和歌颂了。长此以往,赫鲁晓夫专横的工作作风和改革的一些严重失误,使*内和社会上对他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大。终于,于年6月13日被苏共中央要求“自动退休”,解除了其第一书记职务,从而退出了苏联*治舞台。

贝利亚事件: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大清洗运动领导人之一贝利亚任要职,成为苏联*和*府调整*策、为冤假错案平反的障碍。不久,苏最高苏维埃逮捕并撤销了贝利亚的领导职务,决定将其案件提交法院审理,开除*籍。苏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了贝利亚等人的刑事案件。确定他犯有“反*反国家罪”判处贝利亚等人死刑。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背景:年10月勃列尼涅夫上台后,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领导集团执*后,立即采取了稳定*治局势和社会情绪的措施,勃列日涅夫多次强调苏共20大、21大和22大的路线是列宁主义的路线,要坚决继续下去。同时,新的领导集团又采取了措施,逐步对因赫鲁晓夫大规模的*治改革而造成的混乱进行调整。

(2)内容:①*治,加强*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强调*中央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进行微小调整,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加强人民监督机制、以多种形式吸收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等。

②意识形态方面,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以取代赫鲁晓夫的“到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年11月,他宣布,苏联已“发达社会主义”。

③经济,苏共中央授命柯西金主持新经济体制改革,即采用在年引起较大争议和广泛讨论的“利别尔曼建议”,运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纯经济手段来改革和促进苏联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改组工业管理机构,成立各种联合公司,开始推行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尽管改革没有根本触动斯大林模式,但是在当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④在外交上,一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积极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同美国进行争夺,大搞霸权主义外交,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及“社会主义大家庭”等理论,作为其对外扩张、干涉别国内*的依据。

(3)影响: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①通过改革和调整,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力量也已由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了年的60%左右。②不过,苏联在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仍然还是以优先甚至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指导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苏联充分利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与西方关系缓和的机遇,积极壮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化外交后盾。③结果,至70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在战略核武器质量上的真正均势,常规军事力量则有胜出趋势。美国已经丧失了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对苏联的压倒性核优势。④常规力量方面,苏联不仅继续保持陆军强国地位,同时针对美国的海军优势,也开始了海军向远洋进攻性战略的转变,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已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⑤至此,苏联已经确立了其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

4.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与准备

①勃列日涅夫执*后期,随着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停止、勃列日涅夫个人集权和个人崇拜的盛行、老人*治局面的出现及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苏联*治僵化,经济停滞,社会弊端丛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国家陷入困境。进入80年代后,要求改革现状的呼声愈益高涨。

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大刀阔斧调整领导班子,在11个月中共调换了14名*中央*治局和书记处成员,更换15名国家和*府的领导人以及41名正副部长,从而结束了老人*权的局面,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2)内容:年2、3月份召开的苏共二十大确认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在经济上“加速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将其具体化。会后,苏联公布关于*治、经济改革。

①经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定,要求改进经营管理机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年6月又公布《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方法转向依靠经济方法。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②*治:在经济改革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等人认为这是由于苏联现存的*治体制,即“官僚专制制度”和“极权主义制度”所致。年召开的苏共19次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治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组国家权力机构,通过自由竞选产生人民代表并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最高苏维埃,把国家权力重心从*中央转到最高苏维埃。至此,戈尔巴乔夫就将改革的*治思想也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民主社会主义倾斜。年苏共又召开了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公开宣布“改革的实质是从极权官僚制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治改革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转向,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激烈的斗争,结果导致了苏共从此分裂为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三大派别;而公开化和民主性造成了社会*治的极度混乱以及整个社会严重分化,苏共*内和社会的反对派势力迅速发展,社会意见多元逐步向*治多元化和多*制发展,民族分离主义急剧泛滥;新思维外交造成的苏联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大大下降也激起了苏联所有爱国者的不满,而它在东欧各国剧变中的催化作用并直接导致华沙条约崩溃和经互会瓦解的事实,又使得苏联人民感到极大的困惑,并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思想混乱和争论。在戈尔巴乔夫的*治改革推动下,苏联社会局面日益失控,迅速走向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1)冲突的发展

①二战期间苏联承认南斯拉夫流亡*府抑制南共发展,苏南两*之间的矛盾已露端倪。

②二战后,在的里亚斯特的归属问题上,南斯拉夫对该方案及苏联的这一做法极不满意。

③南共认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严重侵犯南斯拉夫“经济上的独立和主权”,对此,斯大林和苏联共产*便认为铁托和南共对苏联不友好。

④年秋至年初,在关于筹建巴尔干联邦问题上,两国分歧开始公开化。

⑤年2月,南斯拉夫被迫与苏联签订了一项就南斯拉夫外交*策同苏联进行协商的决定。随后,苏联单方面宣布中断两国即将举行的贸易谈判,又从南斯拉夫撤出全部文职专家和军事顾问;接着,苏南之间就双方分歧交换了7封信件。苏联指责铁托有“民族主义情绪”和反苏思想,苏联建议把南斯立拉夫问题提交情报局讨论,并且把亲苏分子开除出南共中央。

⑥年6月,八国共产*和工人*代表在布加勒斯特举行情报局会议,专门讨论南斯拉夫问题。南斯拉夫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拒绝与会。从此苏联和东欧各国于陆续中断与南斯拉夫的经济关系。

年11月,共产*情报局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是刽子手和特务当权》的决议,进一步指责南共领导“已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入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是一个“间谍集团”,从而将苏南冲突推向高潮。

(2)对冲突的认识及“铁托主义”

①苏南冲突是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的第一次激烈交锋,也是如何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冲突,在冲突中明显地表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作风。这一冲突造成了国际共运的第一次分裂,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

②铁托主义实际上被视为抵制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大*主义、独立探索自身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代名词。结果,当与苏联的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抵制苏联模式,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③南斯拉夫的自治化改革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有不同的道路可行,不能盲目照搬苏联模式。自治道路为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勃勃生机,但由于过于分权,导致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不断加剧,从而成为后来南斯拉夫解体的体制根源。

(3)南斯拉夫发展状况

①南斯拉夫是最早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治体制改革的国家,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自治道路,南斯拉夫的改革主要就是实行这种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工人自治时期(—年)、社会自治时期(—年)和联合劳动自治(从年开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在年铁托去世前,取得了经济发展、*治稳定的良好效果,但也潜藏了分散主义的严重危机。

③南共联盟在民族*策上又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强调民族平等有余,强调民族团结不足;反对大塞尔维亚主义有余,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不足;强调各共和国权力有余,而强调联邦的集中统一不足。

④年颁布的新宪法中不适当地扩大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权力,从而更增加了民族危机的隐患。这部宪法实际上标志着南斯拉夫从联邦制向邦联制的过渡,地方权力无限扩大,而联盟中央的权力萎缩,在客观上为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创造了条件。

2.其他东欧国家:

波兰波兹南事件:波兰自成立后便一直在苏联的严密控制下,处于*治高压下的波兰社会生活缺乏活力,这种状况在波兰社会蕴藏着强烈的不满情绪。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得这一不满以要求实行改革的形式暴露出来,结果酿成了大规模的*治动乱,史称波兹南事件。这场动乱对波兰的*治和经济影响巨大。波兹南事件后,波兰一度实行了以建设“波兰的社会主义道路”为目标的改革,但好景不长,此后,波兰局势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匈牙利事件:斯大林逝世后,匈牙利的局势逐渐变化。苏共二十大以后,匈牙利广大*员和群众强烈要求改革,一些知识分子成立了“裴多菲俱乐部”,公开批评*的领导和现行*策,要求按平等资助原则调整匈苏关系和匈南关系。人们开始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匈牙利局势陷入动荡。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加强了对匈牙利*局的干预,致使匈牙利局势更加动荡,出现了*府军竟与群众的武装冲突。最终,苏联出兵平息了匈牙利的这场严重国内武装冲突,使其局势稳定了下来。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匈牙利事件。这一悲剧性事件给匈牙利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事件结束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认真吸取了历史教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治经济改革。在*治上注意改善*的领导,广泛团结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在经济上,重在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和商品关系、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宗旨的新经济体制。改革于—年间比较顺利,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80年代后改革逐渐陷入困境。

布拉格之春:在苏共二十大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在50年代下半期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治、经济改革。60年代以后的经济停滞促使社会矛盾和*治斗争趋于激化,全国上下要求改革、要求民主和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此局面,捷共中央内部发生重大分歧,最终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改革派获得胜利。新领导层通过了《行动纲领》,启动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全面改革。这场改革的实质是探索一条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内容包括在*治上实行**分开,实行*治多元化,加强民族阵线的作用,广泛发扬民主;在经济上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企业自主权力等;在外交上要求执行独立的对外*策,反对外来力量干涉本国事务。捷克斯洛伐克这场力度较大的改革立即引起了苏联的警惕和不安,于是苏联不顾国际法基本原则,公然纠集波、匈、保、民等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布拉格之春”。此后,捷克一直处于苏联的严密控制下,直到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改革。

民主德国:民主德国在50—60年代实现了其*和国家领导人地顺利更替,在苏联、东欧各国改革浪潮影响下,民主德国在此期间也推行了局部放权的“新经济体制”,取得了一定成绩。7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使得民主德国的经济在70—80年代中期稳步增长。这时期,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但是民主德国在建国后长期处在东西方冷战和两个德国的对立中,其处境十分艰难。一方面,它受苏联控制较深,其领导人思想又日趋僵化,难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它与联邦德国相较,经济实力悬殊,难以与之抗衡,致使出现了大量公民流往联邦德国的严重现象。结果便发生了在苏联支持下由民德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了一道旨在阻止民德公民西逃的钢筋混凝土墙的柏林墙事件。

三、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1.苏联解体: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权高于民族权”的理论更是点燃了苏联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导火线。

②结果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发难,要求退出苏联,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接着又有五个共和国纷纷效仿,苏联濒临解体。

③在年3月举行的苏联历史上的首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赞成保留联盟的存在;但是8月20日由中央同各加盟共和国签订的联盟条约却把苏联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删去了“社会主义”,如此则苏联将成为一个“自由的、松散的联邦”;紧接着,在条约签订前的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并公开要求美国的支持。

④八一九事件:面对苏联加速演变和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的严峻形势,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代表的苏联*和国家的一些高级官员为了阻止条约的签订和苏联的解体,于8月19日发动*变,成立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认为“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和开始的改革*策已走入死胡同”,“整个国家实际上已失去控制”,“呼吁终止目前的混乱时期”,“恢复法制和秩序”,“尽快使国家和社会走出危机”,并宣布在苏联部分地区实行紧急状态。但这一事件很快就被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所平息。8?9事件给苏联带来了严重后果,对国际共运也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苏共被赶下*治舞台,国内掀起反共浪潮,各共和国独立步伐加快,苏联迅速陷于解体。

⑤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宣布独立。12月8日,俄、乌、白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订协议,决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治实体将停止存在”。12月21日,前苏联11个主权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以创立国的身份签署《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阿拉木图宣言),宣言再次宣布“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2.东欧剧变①在年的东欧*治风潮推动及西方国家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支持下,南斯拉夫于—年间发生剧变,统一的南斯拉夫分裂;②80年代后期,民德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德国统一社会*(共产*)外部形象和内部凝聚力下降等。③因而到年中期,在苏联“新思维”*策和东欧各国形势相继剧变的影响下,民德*局也开始急剧动荡和变化。大批公民通过第三国逃往联邦德国,国内反*府示威游行迭起。在此形势下,民主德国被迫于年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两德边界。进而到年两德以民德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不复存在;④年席卷东欧的*治风暴在罗马尼亚表现得最为强烈,而罗马尼亚也是东欧八国中唯一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完成*权剧变的国家;80年代以后,保加利亚的*治经济形势逐渐恶化,保加利亚共产*的形象越来越差,民族关系紧张,一度发生武装冲突,年底社会动乱日益加剧,年发生剧变;年开始的东欧剧变风潮迅速波及到阿尔巴尼亚,这年秋冬之交,阿尔巴尼亚开始酝酿实行“新经济机制”改革,并于春迅速转入“民主化”进程,对国家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调整。⑤但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交相作用下,

很快出现了全国性的动荡不安和急剧变化,终于于年也发生了剧变。

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斯大林模式,和平演变,巴尔戈乔夫改革,苏联控制。

二十一﹑一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策

一战后:

①威尔逊主义:一战结束之际,威尔逊认为美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已经改变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传统的孤立主义*策不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他开始积极主张美国介入国际事务,努力推动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这就是所谓的威尔逊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企图用他的“十四点”纲领来左右会议,以达到遏制英、法、日,攫取世界霸权的目的。美国的期望是在西半球巩固和发展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在西欧扶植德国对抗英法,在东南欧建立一个由它控制的巴尔干联盟,在东半球,利用“门户开放”*策,争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但是美国的计划遭到英、法、日的坚决反对而未能实现。这是因为当时美国的武装力量同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很不相称。它的海军实力逊于英国,陆军实力不及法国。结果美国国会反对美国加入威尔逊*府倡导的国际联盟并拒绝批准凡尔塞条约。

②孤立主义:美国自建国以来就盛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主张美国尽可能地避免卷入国际事务,特别是欧洲大陆国家的复杂关系之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走向扩张主义。针对中国提出所谓“门户开放”的原则,并在日俄战争中充当调解人的角色。特别是年德国潜艇针对美国轮船的袭击成为美国参战的导火线,使国际干涉主义获得美国民众的支持。此后的所谓孤立主义也并非绝对。年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以拆散英日同盟;签订《五国条约》以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签订《九国公约》以确认美国在中国问题上所主张的“门户开放”*策。

③道威斯计划:美国的对外关心的主要在于资本和商品的输出。年法德之间在赔款问题上陷入僵局,英国*府建议美国主持召开国际会议来解决赔款问题。美国*府虽然拒绝正式参加会议,但声明美国专家可以被邀请。年8月协约国伦敦国际会议正式通过了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道威斯计划”。为美国资本流入德国扫清了道路,同时也为德国恢复经济大国地位和重整军备提供了条件。

④非战公约:年6月20日,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照会美国*府,提议两国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美国为避免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于是美国建议由美法联合倡议,先由美、法、英、德、意、日六个强国签署白里安提出的非战公约,然后邀请所有国家参加,即把双边公约改为多边公约。美国的主要意图是,力图通过缔结一个由它起领导作用的多边公约来削弱英法控制的国联的影响,并由它承担起“和平”盟主的角色。同时美国在20年代的欧洲和平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缔结一项多边非战公约,有利于美国欧洲投资的安全。

⑤中立法案:二战争爆发前,在孤立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案,规定美国不得向交战任何一方提供军火和贷款,美国人不得乘坐交战国的船只,交战国要从美国购非军事物资,必须先付清货款并自行提供运输工具。但是法西斯的暴行逐渐在美国人民心中造成日益强烈的反感,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日益明显的威胁。在此情况下,罗斯福*府开始绕过中立法案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一些有限的援助。直到日军对珍珠港的突袭,终于迫使美国加入世界战争。

二战后: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至60年末的战略扩张阶段(“遏制战略”)

这一阶段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做后盾,大力扶植亲美*府,向第三世界渗透,对社会主义遏制,外交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进攻性。

(一)杜鲁门时期(—)①.3.5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于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和平砥柱》,向苏联发出了冷战的口号

②.3.12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府咨文,渲染希腊,土耳其危机,杜鲁门主义出台,表明美国的外交*策已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与集体安全,是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

③.6.5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从-年向欧洲16国提供.5亿美元援助,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防止革命发生

④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塔夫脱—哈特莱法》,即《年劳资关系法》,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的集体谈判,司法部有权禁止罢工,禁止支援性抵制等,从根本上修改了的《华格纳法》,取消了工人阶级在二战前夕通过顽强斗争获得的公会权利。

⑤.2-6美英法何比卢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正式决定分裂德国,.9,联邦德国成立

⑥.1.5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杜鲁门正式提出了“公平施*”纲领,关键是就业问题。

⑦.9杜鲁门发表继任总统演说,提出了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以技术输出为主,体现了与老殖民者不同的统治扩张手段,是为美国全球霸权服务的

(二)艾森豪威尔时期(—)在坚持冷战与遏制战略的同时,对全球战略做出了一些调整

(三)肯尼迪,约翰逊时期(—)①年肯尼迪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灵活和平战略,提出新非洲*策,对拉美争取进步同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

②肯尼迪提出新边疆口号,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③年约翰逊上台后,年于密西根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伟大社会的口号,向贫困宣战,使民主*自罗斯福以来所推行的社会改革达到高潮,集中反映了借助国家干预力量来消除贫困现象

第二阶段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战略调整阶段(缓和战略)

(一)尼克松,福特时期(—)①。8.8尼克松提出了“新联邦主义”,还*于州,还*于民

②.7在关岛讲话中,提出了“新亚洲*策”,阐述了对外三原则,伙伴关系,实力,谈判,全球战略从亚洲收缩,以确保欧洲重点,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以一个半战争代替两个半战争的影响

③.8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后,继任总统福特在对外*策上延续了尼克松主义

(二)卡特时期(-)加强美国意识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以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治号召力为突破口,提出世界秩序战略

第三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战略扩张阶段(新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

(一)里根时期(—)“星球大战计划”,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战略

(二)老布什时期(-)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抓住苏联改革时机,推行和平演变,其任期跨越了跨越冷战前后两个时期,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其全球战略也做了很大调整

第四阶段20世界90年代以来战略扩张和单边主义阶段(国家参与扩展安全战略)

①克林顿时期(-1).1克林顿提出“一个目标,三大支柱”的外交原则,坚持美国的领导地位,7月正式提出“国家参与扩展安全战略”,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使21世界仍然是美国世界

②小布什时期(1-8)“先发制人”原则,单边主义恶性膨胀

新左派运动:始于年2月北卡罗来纳学院四名黑人学生的午餐静坐示威,基本上以出身中产阶级的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运动。他们积极参加民权运动,反对侵越战争,反对陈旧的教育制度,同时还参加妇女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等,到后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在不同程度上都卷入了这类社会浪潮,他们特别要求改善地位低下的社会各阶层生存条件,目的在于唤起社会大众对上述问题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世界史考研六卷本冲刺押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