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根据村上春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挪威的森林》,小说多年前看过。
手掌心被利器割伤鲜血直流,鲜血流一地,剧疼和极度恐慌-----即使受伤的不是你,你也会强烈体会到。手掌心的伤口已经结痂,人为将结痂口撕裂,让捏紧拳头,再一次让鲜血流出-----是不是有自虐症?
上面是电影里面的两个镜头,似乎是生活里一个平淡的情节。生活就是这样,有快乐,但是也有痛苦:受伤,伤口愈合,伤口再度撕裂,人为自虐或者被动受虐。
这部电影(书)写的是:青春和长大,生和死亡,自闭和开放,性和爱,理想和现实,悲观和乐观,责任和逃避。
一青春和死亡
许多人认为死亡和青春是无关的,只能在临终的人身上才能上闻到死亡的气息。
年春天,我很高兴我和我的兄妹在与死神的拉锯战中帮妈妈战胜了死神,尽管死神夺走了妈妈的活动能力和记忆。妈妈还只有70岁,不应该收到死神的邀请。
这个夏天,哥哥告诉我他学校一个学生自杀了,是一个二年级女生,且叫她小敏吧。
在《挪威的森林》中,木月17岁选择用汽车尾气自杀,直子在21岁选上吊自杀。
木月为什么自杀,不知道。他解脱了,生命定格在充满活力的17岁。但是他丢下把他的命当做自己的生命的直子,从此直子不知道如何爱了,不知道如何走人其他人的世界。直子是真的得了忧郁症,而且无法治愈。她尝试着去爱渡边,她尝试着和外界接触和联系,但是她最终还是自杀了。
电影里面的直子那么漂亮、纯洁。她的美就像电影里面她后来身处的风光:孤独而任性,凄凉而壮美。只不过她的美比风光的美脆弱许多。直子的生命之树只开一朵花,她尝试去成熟,可她的女人花也只盛开一次。她的生命在18到19死循环,尽管她跨过了20。18、19岁的时光看上去全是美丽,却在精神里充满无法倾泻的痛苦。留在18、19本是她的愿望,也是她的死穴。
从哥哥的片言只语里我们看看小敏。
小敏曾和好朋友说了自己的秘密:要自杀。
好朋友向班主任告密了。于是班主任和小敏谈话了,班主任家访了,小敏好像被父母老师开导好了。但是丽丽不再和好朋友说知心话了。
小敏给一个学习成绩好的男生写了一个字条表达爱慕,但是没有收到回信----什么也没有收到。
小敏的爸爸妈妈给她生了一个弟弟。她已经大了,弟弟还是婴儿。在中国这个暗暗流动着重男轻女意思的国度,小敏怎么想的?她爱不爱弟弟?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和父母分享着一个男孩的到来的喜悦?我们也不知道。
小敏爬上学校的五层楼顶,因为是暑假最后一天的放学日,所有的学生似乎已经离开,所有的教室和通道都打开让清洁工打扫卫生。小敏在离开学校又偷偷返回学校,她带着一条凳子爬上一幢楼顶,爬过楼的女儿墙,坠落到坚硬水泥地板上。
哥哥说小敏身体没有丝毫受伤的痕迹,就像睡着了一样。
小敏写有最后的字条:对不起学校(她选在死在学校)/不愿意压伤小花小草(选在了一块没有小花小草的地方落地)/恨爸爸(注:括号里是我的注解)小敏,一个花季的少女,还带着怜惜花草、爱慕聪慧少年以及我们不明白的恨父之心,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她那年14岁。
我的妈妈是因为脑中风病危,那段时间,死神距离妈妈是那么的近,我都可以闻到他的气息。哥哥和妹妹都伤心落泪,我没有,我以为死神是靠收集有生命力的人的泪水增加自身活力的。我不会轻易给他眼泪的。妈妈抢救治疗的住院期间,在探病的人中,有一个特别的女人,她是哥哥同事的妻子。听她和哥哥的谈话,我了解到:去年,她的处于青春可人年龄的女儿在南方一个城市跳楼自杀了,不知道的原因不知道的理由。“死者解脱,留给我们的是痛苦”女人说:“我的泪水已流干”。这个女人的女儿的故事在我脑海里抽象得还没法成形小敏的身体就鲜艳地盖上去了。
面对青春的死亡,我很伤感痛苦,以为自己也有青春期的伤口,瞬间又被撕裂。其实我是没有的那么重的伤口的。我只是在他人青春期的死亡中体验了一把青春期的痛和死亡而已。
我问过小草,我问过小树,他们会不会自杀?它们告诉我,它们不知道自杀,只知道野蛮地长大、结果,实现草和树木该有的生命情节。我知道沙漠里面有一种灌木,当它的种子成熟的时候,灌木的叶子会散发出能点燃的油,只要一点石头摩擦的火星,灌木就燃烧自己,然后种子得以在高温中裂开诞生。这算不算植物的自杀?植物依旧告诉我:不是!这是生命延续的一个过程。
我没有问过人,为什么要自杀?尤其是青春年少的。但是我知道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理由,但是最后都归结于忧郁症。而忧郁症的原因往往归咎于原生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失误。
渡边和木月、直子一起迎来他们的青春。本来是无忧无虑的青春:游戏、游泳、桌球。但是木月突然选择了死去,于是他和直子心口上都有同样的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即使在课堂,即使在人潮如涌的队伍中,渡边都是孤单的和心痛的,很难感觉到活着的意义。直子也一样,不同的是直子是要快速追随木月滑向死亡。渡边竭力要拉住直子,终究没能成功。渡边选择了长大,选择了责任和面对,选择了带着希望和爱活着。
《挪威的森林》描述的是六十年代,我的青春是在七十年代,但是青春的感觉比日本的六十年代人一样,孤单甚至多些更多封闭和无聊。然后,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像渡边这样努力长大了。那些青春期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也许是告诉我们,珍爱生命,把他们没有体验完的精彩也活出来。这就是玲子对渡边的嘱托啊。
青春期的自杀事件,其实都是一种病,属于青春期精神方面的疾病。正如直子,她的姐姐在17岁莫名自杀,她还有叔叔也是在年轻的时候自杀。直子的精神症状其实是很明显的,如果没有姐姐和木月突然死亡的刺激,直子也可能会健康成长,或者说即使有遗传的不良基因也会转向好的。但是姐姐和木月,尤其是木月的死,彻底诱发了直子的病。所有的精神相对健康的人都不是很能理解那些困于忧郁或焦虑症中的人的状态,总以为爱心、开导、陪伴、散心、运动可以解救,但是对于那些疾病很重的人来说,其实都是不奏效的。看似演绎着爱和苦的纠缠,追求和放弃的挣扎,其实是在和死神搏斗。
(写于年)
袁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