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问题在联合国议程上已经70多年了,几代巴勒斯坦人从黑发等到白发,还是没能恢复民族合法权利。正义已经迟到,但不能永远缺席。
70年过去,新仇加旧恨,中东该有反思和转变了。
中国人在国际外交舞台做调停、斡旋工作,正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传统上,美欧在这方面似乎着墨更多。中东和平进程,很多的进展节点,也和欧美城市有关。
比如年的马德里中东和会,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会议确立了著名的以“土地换和平”基本原则。
,中东和会多边会谈还曾在莫斯科举行。
年,在挪威的撮合下,巴以双方的奥斯陆秘密谈判,史称“奥斯陆和谈”,是巴以双方首脑的首次直接会谈。
之后,在年,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
再往后,年埃及红海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举行中东问题多边首脑会议。沙姆沙伊赫成为和平之城,当时,埃及借助前总统穆巴拉克的威望,举行多场重要和平会议。
斗转星移,穆巴拉克早已成过眼云烟,埃及也不复阿拉伯世界的地位。
针对中东和平,欧美、中东非洲等地区都有不少尝试。
中国过去的介入则多是通过派遣特使等,做劝和促谈工作。
如今,中国有了更大的能力和意愿,希望能更深度介入到这一延宕太久的杀戮,
在联合国安理会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说,“中国是巴勒斯坦人民的真诚朋友。我们始终心系中东和平进程,始终坚持公理道义,始终支持一切有利于缓和局势的努力”。
王外长说,中国将继续加大劝和促谈力度,履行好安理会主席的职责,重申对巴以双方和平人士来华开展对话的邀请,也欢迎巴以双方谈判代表在华举行直接谈判。
首先,王外长是重申这一提议,以前就曾提出过这一设想,只不过这次在巴以冲突恶化的背景下,在安理会会议上重提这一设想,更受国人和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