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将电影版《挪威的森林》看了。看的时候惊叹电影的尺度、质疑场景的转换,但是等到看完之后,却发现那些都不重要,我的心中只留下些很淡却又化不开的忧伤。
电影版《挪威的森林》里,除了男主渡边和女主直子之外,木月可以说是贯穿了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木月是渡边的好朋友,也是直子的男朋友。然而这样一个在男女主心中不可替代的人物,在影片开场不到4分钟的时候,就自杀身亡了。对观众没有任何交代,突兀的死亡宛若一场闹剧,而留给男女主的只有真切的悲伤。《挪威的森林》就在这样阴沉的基调下继续,让人根本无法快乐起来。
之后的故事也确实是个悲剧,渡边选择逃离故乡,在同学永泽的带领下放纵自己。而直子则一直被抑郁症所困扰,遇见渡边后没有得到救赎反而更加严重。在两人的交往期间,木月这位死者,成了两人极力想避开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存在。最终直子也选择了自杀。在影片的最后,渡边自白:“随着季节的转换,我离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木月停留在17岁,直子停留在21岁,永远。”
在法籍越南裔导演陈英雄的控制下,死亡的阴霾笼罩着所有人,而死亡在整个故事里又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着。生与死其实一直是日本文学探讨的问题,而在本作中,也是孤独之外最重要的主题。面对生活的玩弄,渡边和直子显得弱小而无力,却又努力而刚强。一开始,渡边选择的是逃避,而遇见直子之后开始慢慢与直子一起面对死亡带来的困扰,当直子也逝去后,渡边只能铭记死者,然后独自前行。亡者永远年轻,可对于生者而言,却只能前行。
很多人喜欢影片中后期才出现的角色绿子,因为喜欢渡边的绿子是个十分阳光的人,她的身上没有那种惨烈的孤独,也是影片中最积极向上的人。绿子和直子像是世界的两面,是温暖的光明与凉薄的孤单。影片将不同性格的两人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观众可以既能共情孤独,也能得到治愈。可以说绿子不仅是渡边的救赎,也是万千观众的救赎。
影片中借病友玲子的手弹奏了TheBeatles的《Norwegianwood》,而这首曲子也是春上春树原著小说名字的灵感来源。不过歌词中的Norwegianwood原指房间中用来制作家具的廉价挪威木,是词作者约翰·列侬对偷情的暗喻。而村上春树在创作完成了小说之后,将《挪威的森林》引用为书名,尽管事后知道了这个事实,但误用几乎已经深入人心,便决定继续沿用下去。
作为小说的改编,电影版《挪威的森林》其实受到了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