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座谈中说,高考阅读面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那种思辨性,那么复杂,那种扩展,就是你想不到的,对女生特别不利。
抛开话中的性别歧视不提,很明确地获得一个信息,语文阅读不能限于文学作品和浅阅读,跨学科、跨领域的深阅读是大势所趋。对于这种语文高考的导向,非常值得称赞,母语表达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不是为了文学创作,而是探索联结世界的手段和方式,其中包含的思维和逻辑更加重要。
作者简介:李庆明,哲学博士,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教育研究与评论》执行主编,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出版《公民读本》《教育的可能》《孩子的教养》等多本著作。
倡导公民教育的著名“盗火者”校长李庆明,专门为孩子们推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启蒙书单,涵盖文学、哲学、*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一)小学生理想启蒙书目(30种)
1.埃蒂特·施莱本-维克等:《最棒的自己》(海豚绘本花园,共10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本书收录了奥地利青少年图书奖、维也纳青少年图书奖、诺丁汉童书奖的获奖作品,包括《小魔怪要上学》《嚓—嘭!》《逃学的小狐狸》《爱哭的猫头鹰》《臭臭的比尔》《根本就不脏嘛》《两个好朋友》《凯,能行》《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嘿,站住!》。
自我认识是思想启蒙的起点,也贯穿人的一生,阅读这套书,有助于孩子逐步正确认识自我,活出阳光灿烂的自我。
2.塔·鲍尔:《幸福》(绘本),南海出版公司
“幸福”是一个被滥用了变得十分廉价的词儿。其实,正如康德所说:“幸福是如此不确定的一个概念,以至于尽管每一个人都希望获得幸福,然而他永远都不能够明确地、一贯地说出他真正希望和想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必须反复研读这本书,你才会发现,幸福其实并不像绘本中译本封面介绍所说的那样:“幸福,就是看《幸福》这么简单!”
3.谢尔·希尔弗斯坦:《失落的一角》(绘本),南海出版社
一个令人深思的关于成长历程中“圆满”与“缺憾”、“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等辩证关系的哲学寓言,可与绘本《幸福》相互参照阅读,百读不厌。
4.英诺森提:《铁丝网上的小花》(绘本),明天出版社
这是一本对小学儿童进行历史反思教育的绝好教材。讲述了一个名叫罗斯·布兰奇的小女孩眼里并且置身于其中的一段惊悚历史,令人心碎,又催人反思。
纳粹市长手臂上的血色袖标与小女孩头上的红色蝴蝶结,以及她生前曾站立过的土地盛开的番红花,是罪恶与善良、战争与人性、血腥与爱心势不两立的象征。“春天在歌唱”,她的圣洁必能融化冰雪,开启明媚。
5.安徒生:《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可伴读一生的不朽经典,它可教导人们:保持童真,可察真伪;童真既失,莫辨是非。正如李贽《童心说》所言:“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6.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天津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部以儿童视角书写的人类自我救赎的“圣经”,小王子无疑是全人类的精神导师,所有年龄的人都应当阅读,以认识生命之本真,领悟博爱之真谛,省察成人之堕落,反思文明之变异,祈求未来之重生。
7.严北溟、严捷:《中国哲理寓言》,新世界出版社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寓言中堪称中国智慧的结晶,融“诗”、“史”、“思”于一炉。本书精选了则哲理寓言故事,文白对照,而且附上“今解”。
本书的主要编写者严北溟先生是已故中国哲学史大家,曾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孔子基金会融会长、上海哲学学会和宗教学会副会长,《辞海》编委兼中国哲学史分册主编、《哲学大辞典》副主编兼《中国哲学史》卷主编等职。如此佳作,不可不读。
8.泰戈尔:《新月集·飞鸟集》,中华书局
它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印度文化巨匠留给后人的诗化、童化与神化哲学。要唤醒和保持你内心的诗性、童性和神性,就读《新月集·飞鸟集》和泰戈尔的其他诗作。
9.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6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套不错的人生工具书,适合小学和初中生阅读,涉及人生的许多重大课题,如善恶、美丑、自由、公正、和平、幸福、时间等,但言简意赅,且不失幽默(从原书名为《哲学下午小点心》可见一斑),插画也十分俏皮可爱,读来如沐春风。
10.尤莉亚·克诺普:《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生命中的大问题》,龙门书局
这是德国最富盛名的儿童人生启蒙读物。
孩子是天生的思想家,我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我们都会死?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吗?有没有命运,永恒到底是多久?……
所有这些问题都会以不同方式困扰孩子,他们的疑惑实际上触及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终极问题,成人面对孩子的这些发问常常不知所措,向他们推荐这本书,乃至和他们共读,应当有助于提升孩子认识世界、应对人生的能力。
11.艾伦·麦克法兰:《给莉莉的信》,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是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麦克法兰给外孙女的哲学信札,共计30封。作者运用自己的丰富学识和经验,对莉莉提出的各种人生的困惑给予深入浅出、极富创造性的回答,堪称孩子了解人生的必读经典。
12.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社
书中的“巴学园”是孩子心驰神往的乐园。老师(包括校长)和孩子阅读此书,可各自从“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反观自身,作为识读和缔造童年生活的借镜。
13.新美南吉:《去年的树》,贵州人民出版社
庄子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去年的树》是一篇关于死亡与不朽的哲学童话,令人在伤感之余,领悟生命不朽的意义,可与桂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个新美南吉童话选本中的其他童话参照阅读,以便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生命哲学的丰富意蕴。
14.艾米丽·雷格:《孩子们的秘密书信》,中国妇女出版社
一本帮助儿童认识自我、弥合自我心灵沟壑的书,也是一本帮助成人了解儿童、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书,可以说是“跨越代沟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胜过任何一本儿童心理学,包括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和范梅南的《童年的秘密》,孩子的倾诉,令人震颤,它足以唤醒人们对孩子的爱、理解和美好期待。
15.于尔克·舒比格《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天堂就在孩子中间,天堂也是当它还小的那个世界。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文学哲学珍宝,其中充满奇幻和童话色彩的故事并不能让你一下猜到结局,更不能一下领悟其中的奥义。慢慢读,耐心读,你会与作者一道迸发智慧的灵感。
16.曹文轩:《草房子》,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不是一般的成长小说,而是一部诗意化的“儿童精神现象学”,就像我在曹教授纯美系列出版5周年纪念礼盒隆重出版发布会上的发言——《从草房子出发》中所说的那样:“‘草房子’是一个童话般美丽的隐喻,一种纯净素朴而雍容高贵的精神象征。……《草房子》以诗意般的吟哦,牧歌式的唱赞,完成了对完美人性的叙事,对苦难历史的净化,对喧嚣现实的超越!”
它带给孩子的感动是一种永在的道义力量、情感力量、智慧力量和美的力量。
17.林达编著:《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什么是自由的真谛?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去做我想做的事”这类“自由”,你理解还有一种“免于别人干涉”(比如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等)的“自由”吗?
如果你不知道,就应该好好阅读这本让人涕泪滂沱的书,并想一想:当对人所受的束缚达至极端,自由意味着什么?
18.作家贝蒂娜·施蒂克尔:《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为什么要有科学家?”“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不久就有两个我吗?”“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有男孩儿和女孩儿?”“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
面对这些令人生畏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接近“纯粹哲学”的问题,大人、孩子们都听听来自各界荣获诺贝尔奖的大咖是怎样回答的。
19.里夏德·达维德·普雷希特:《哲学家与儿童对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一样,不过这回孩子们提的哲学问题更生猛:
“为啥什么都有,而不是什么都没有?”“动物的名称是从哪里来的?”“我真的是我吗?”“大脑里有道德吗?”“什么是公平?”“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自由?”
作为专业哲学家的作者是如何满足儿子的穷追不舍的,可以从这本书找到启示。
20.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江苏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伟大的*治哲学寓言,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肆意压迫他们的人类东家赶走,标榜要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但阴险狡诈的猪“拿破仑”却最终篡夺了革命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变本加厉的独裁和极权统治者。作者籍此批评了极端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主张,极端的“自由”、“平等”由于缺少民主监督和法制约束,最终都会走向反面。
21.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光明日报出版社
这本是似一个二战时期的犹太少女安妮遇难前两年(年6月12日~年8月1日)藏身密室撰写的秘密日记,不单是她进入青春期的成长传记,而且也是那个残酷与苦难时期的历史记录,二者交织在一起,给读者太多关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境遇、苦难与尊严、种族灭绝、青春忧乐、死亡与不朽等思考。
安妮在年4月5日的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可与电影《安妮日记》参照阅读。
22.迈克·莫波格:《麦克·莫波格作品》(6册,《遇见大鲸鱼》《归乡》《第94只风筝》《半面人》《莫扎特问题之谜》)《遇见“塞尚”》,贵州人民出版社
曾获得英国童书最高荣誉“桂冠童书作家”的莫波格,他的众多作品打破了唯美主义或理想主义的传统儿童文学观念。
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直面残酷的现实(尤其是“战争的普遍苦难”),接受灵魂的拷问,训练顽强的生活意志,正如他警示的那样:“人生就是悲伤的。别以为对悲伤的理解是在你长大之后的某一天突然开始的,而在此前你只能被逗乐。事实上,今天长大的每一个孩子,都必须思考他周围世界的种种冲突,他们都应该读一读《安妮日记》。”
23.希梅内斯:《小毛驴之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任何深邃的思想或哲学都充满“乡愁”,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乡愁”也是对危机四伏的现代化的一种“拨乱反正”。
这部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的散文集,就如同一曲悠扬凄美的牧童短笛,孩提时代与之一起嬉戏的那头小毛驴“普拉特罗”是他童年、故乡的精神寄托。
我是田园哲学和田园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这本散文集深获我心,也深受儿童喜爱,而寻归田园在我看来,或许不单纯是我个人的一种偏好,未来的社会或许不再有小毛炉伴随的光景,但温情脉脉的田园牧歌未必不是未来世界的主旋律。
24.何怀宏:《心怀生命——和孩子共读的生命启蒙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大的何怀宏教授是我最敬重的伦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也是我的精神导师兼朋友,我曾邀请他去过我当年做校长的深圳“央校”,和师生们对话哲学,这本由47篇以故事形式连缀而成的“生命启蒙书”,从“生死之间”、“人与自然”、“日常生活”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充满睿智地娓娓道来,足可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惊奇、赞叹,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探究。
25.《聊斋志异》(文白对照),中国纺织出版社;《聊斋志异》连环画(99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我女儿李筱寅小学三四年级就“偷读”了三卷本的原版《聊斋》,难怪她的小说也是妖气森森的,充满“异文学”的诡谲。
在国外,中国的“异文学”尤其是《聊斋》地位很高,甚至可以从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角度审视对传统儒家摒弃“怪力乱神”的反动、现实人生的荒诞、人性的异化等,读来也是发人深思的。这里推荐的是文白对照版和孩子们更喜欢的连环画版本。
26.劳埃德·斯宾塞(文)、安杰伊·克劳泽(图):《启蒙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是一本启蒙运动的小史,它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笔触考察了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的作品,也提及了亚当·斯密、塞缪尔·约翰生、伊曼纽尔·康德、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弗逊,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启蒙运动涌现出来的那些相信理性和科学可以揭示宇宙、人生奥秘的伟大人物,很合适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
27.中野京子:《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上、下)》,中信出版社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了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是进行历史启蒙的必要手段。中野京子的这两本书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枯燥分析,而是妙趣横生地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前后各年发生的“疯狂的人和事”,故事激动人心,也启发人掩卷思考,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孩子阅读。
28.本杰明·霍夫:《小熊维尼讲‘道’》,重庆大学出版社
看看外国人如何通俗地介绍中国道家的思想,本书通过作者、小熊维尼、小猪皮杰等的对话,阐述老子“无为”思想。被美国很多高等院校指定为选读教材。
小熊维尼率性任真,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正如小猪皮杰所赞:“小熊维尼并不是很有头脑,但他从来不会使坏,他做傻事,但事情总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这颇合老子之道,对孩子的发展以及成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发展也很有。
29.法国“小柏拉图系列”(10册,《爱因斯坦的灵感》《马克思的誓言》《海德格尔的基地之旅》《莱布尼茨的美好世界》《康德教授的梦幻一日》《卢梭的歌剧》《笛卡儿先生的小精灵》《伊壁鸡鲁的笑》《第欧根尼的另类生活》《神圣的苏格拉底之旅》),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正如法国《新观察》所说的那样:“与苏格拉底一起惊叹,或者与笛卡尔一起怀疑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小柏拉图》系列就是见证!”它运用幽默的表述方式,配上华丽唯美的插图,堪称馈赠给小孩的打开真理之门的金钥匙。
30.常立、郭初阳等:《写给中国孩子的社会启蒙书》(4册,《大人为什么要开会:运用规则获得自由》《从前,有一个点:事物的起源于秘密》《我是中国人:在古老的土地上崭新地生长》《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东西买回家:一种有趣的孩童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初阳等一批致力于启蒙的年轻人撰写的一套很有质量的启蒙书,由国人独创的这类儿童启蒙读物还不多,值得推荐。
(二)初中学生理想启蒙书目(30种)
1.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上海译文出版社
少年成长总是个体自身与社会境遇相关联,狂飙突进时代的少年维特对传统德国社会道德文化充满鄙夷,对个性解放充满强烈要求,却又深陷多重困扰而无法自拔,这是少年的典型特质,维特的个人爱情挫折以及与传统社会的格格不入,最终走向绝望。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
2.惠特曼:《草叶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惠特曼这部收录三百多首诗的诗集,从内容到形式都散发出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奔腾气息,充分体现一个人文主义诗人对自我、自由、自然和民主社会的热烈赞颂,读来令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3.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漓江出版社
这是马克·吐温的传世之作,充满对文明的反思与批判。
小说通过一个儿童的眼睛,透视了主人公哈克贝利为追求自由生活,离家出走并与黑奴吉姆结伴而行,乘坐木筏沿密西西比河漂流的种种经历,塑造了一个不愿受“文明”约束,一心想回归自然,聪明机灵但又不乏同情心的美国顽童形象。
海明威曾赞美这本书:“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4.艾米莉·狄金森:《狄金森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选惠特曼,就不能不选狄金森,他们是美国伟大诗人群体中的双子星座,有人更将狄金森奉为诗歌王国的“王后”。她的诗涉猎死亡、爱情、自然、永恒、人的自我本质和宗教信仰等主题,其实它们也是是20世纪人类关心的重大问题,尤其是狄金森描写大自然的诗篇在美国家喻户晓,常被选入儿童课本。
5.纪伯伦:《先知·沙与沫》,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是纪伯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沙”、“泡沫”寓意着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与虚幻。整部诗集充满哲理与智慧,用格言阐释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直抵生命的堂奥与秘密。他的诗极具音韵之美,读来如闻天籁之声。《先知》曾被欧美评论家誉为东方最美妙的声音。
6.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是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这部作品描述土地和人类关系,可与《瓦尔登湖》相媲美,被誉为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自然文学的不朽经典。
全书虽涵盖众多学科知识,但语言却十分清新优美,洋溢着对荒野之美的挚爱,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融合的杰作,值得反复品味、咀嚼。
7.徐刚:《伐木者,醒来》,吉林人民出版社
著名诗人徐刚创作的中国绿色经典,以丰富的故事,慈爱的语言劝导国人爱护我们的森林,爱护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字里行间注满对大地的深爱、悲悯。
8.鲁迅:《野草》(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虽然我对把散文视为文学类型一直不敢苟同,也不主张中小学生读过多的散文,但鲁迅等思想启蒙大师的散文是例外,尤其不遗余力向中学生推荐《野草》这部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的哲学散文杰作。
除了以启蒙的立场批评国民劣根性,苛严解剖自我,更多以其所受重要影响的生命哲学立场,对生与死、爱与恨、梦与醒、新与旧、个人与家族、希望于绝望、眷恋与决绝等一系列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逃避的内心冲突进行了极为痛苦的反思。其精神反思与心灵拷问的高度与深度可谓空前绝后,《野草》可从初中读至老年。
9.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就不用赘述了,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文学巅峰之作,初中生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就应该熟读,其启蒙价值可以用王国维和英国人的两段话揭示。
王国维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评价是:“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
10.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全2册),江苏人民出版社
这是万字的长篇小说描写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无上境界。
翻译家傅雷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阅读这部“宝典”是接受一次精神和灵魂的洗礼。我最喜欢书中一段话:“人从出生到他变成成年的时候,被灌满了各种谎言,到了成年的第一件事是呕吐,把这些谎言吐出来,自己思考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从轻信谎言走向独立思考,走向理性判断,这就是启蒙的力量。如果让我再年轻一回,我必首选《约翰·克里斯朵夫》,将书读烂,直至将书中的灵魂融化到我的灵魂中去!
11.赫尔曼·黑塞:《荒原狼》,上海译文出版社
《荒原狼》是一部可以在异化时代净化灵魂的启蒙小说。
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的作者在这部超现实主义的伟大小说中采用意识流的手法,通过对一战后的一个欧洲知识分子哈勒的个人精神疾病讲述,展示了信仰缺失、精神萎靡的现代社会中人性分裂、灵魂受难的境况,并通过哈勒最终从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启发,摆脱绝望,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为怀疑人生,把人生是否有意义作为个人痛苦和劫数加以体验的人们指出了一条通往永恒精神信仰的道路。
12.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林出版社
小说写一个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发生的故事,同样借鉴意识流的手法,展示了一个少年孤寂、彷徨、焦虑和愤怒的内心世界,同时揭示现代异化社会的沉沦。
霍尔顿想成为一个麦田守望者守护儿童、远离尘嚣过田园般纯朴生活等理想频频破灭,主人公历经矛盾、抗争,甚至付出了精神崩溃的惨重代价,但最终认清了人生成长的历程,回到社会。
这部小说一时成为广大中学生的必读书。《纽约时报》的书评介绍说: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首肯一样重要。
13.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部自传体小说真实地讲述了作者的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在辞世前的14个星期的每个星期二给得意门生米奇所讲授的最后一门人生哲理课,米奇在恩师死后将他的醒世箴言整理成《相约星期二》。
小说不仅对死亡而且对人一生面临的家庭、文化、爱的永恒等课题进行了十分透彻的哲学思考。《相约星期二》差不多就是一部诗意的人生哲学书。
14.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插图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我相信在一个低俗横行的时代,审美具有启蒙的意义,这是一位中国罕见的世纪大哲以最洗练曼妙的文字对中国文学艺术、中国文化历史乃至中国历史进行巡礼的伟大经典。
冯友兰先生说:“《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易中天则说:“《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
15.冈特:《美的历险》,江苏教育出版社
唯美主义的艺术实验并不成功,但却足以给我们启示:美对今天和未来视多么重要,“美的历险”或许是值得的。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形象的语言,对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唯美主义的产生、发展、高涨、分化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和深刻的分析。
16.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
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本身就与启蒙有着极为密切而又复杂的联系,李泽厚曾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来涵盖现代中国思想史,本书用非常通俗、流畅和富有激情的表述,同时又极具洞察力的剖析,聚焦和思想启蒙关系更为密切的一群知识分子,如陈独秀、鲁迅、瞿秋白、沈从文、徐志摩、闻一多、老舍、丁玲、王实秋等。
该书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知识分子“明知*治行动充满危险却义无返顾,明知希望没有结果仍一如既往”赞赏,同时也展示了复杂境遇中中国知识分子的尴尬、痛苦乃至严重缺陷,印证了鲁迅所说的话:“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浪漫……”
知识分子和启蒙向何处去,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17.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新星出版社
其实,这是一本哲学家的故事,不过,哲学史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哲学家的历史,从浏览这些哲学家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摸索出西方哲学历史的某些线索。一部畅销不衰的人文经典,值得收藏和细细品读。
18.贝克:《东方哲学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
读了介绍西方哲学家故事的《哲学家的故事》,再来读读这本书,一定很有趣味。
作者虽然是一个西方人,却很向往、热爱东方哲学,在他看来,超凡脱俗的印度古典哲学、瑜伽与佛教,神秘而充满生命激情的波斯苏菲教,以及讲求个人道德完美主义的孔孟之道,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老庄哲学,和西方哲学精神可谓交相辉映。西方的主要成就在于拓展了人类的知识视野,而东方则在开发人类精神领域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样说似乎是有道理的。
译者傅永吉说:“本书文字堪称流畅、笔调优美且轻松,对东方文化的主要之点把握得恰到好处,表述亦相当准确得体。”
19.张尚仁:《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
西方思想的源头在古希腊,这本介绍古希腊哲学家的书虽然老旧了点,却是有一位哲学史大家撰写的,文笔简练,意趣盎然,曾对我热衷于哲学研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值得一读。
20.徐德清:《趣味逻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思想启蒙离不开逻辑。
大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说过:“逻辑对生活、认识和哲学都是必不可少的。”
王元化先生也说:“一个人的思维假使没有逻辑性就容易产生混乱。”但奇怪的是现在中小学乃至大学都不学逻辑知识,这个缺陷是需要补上的。
《趣味逻辑》是一本介绍形式逻辑的入门书,通过通俗而有趣的故事介绍了概念、命题、推理、逻辑基本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逻辑虽然有点枯燥,但读这本书并不觉得枯燥。
21.田松:《警惕科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科学本来是启蒙的利器,为什么要“警惕科学”?科学真的像我们一直以为的那样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的吗?真的是好人利用科学就好,坏人利用科学就坏吗?
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局性的;不是可以避免、可以解决的,而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科学与科学共同体已经事实上成为一支危害社会的力量。
所以,他提出要“警惕科学,警惕科学家!”
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那就听我的好友、北师大教授、科技史专家田松博士怎么说吧,说不定他的见解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启蒙有所启发!
22.埃米尔·梭威斯特:《屋顶间的哲学家》,文汇出版社
一个住在巴黎贫民窟的哲学家,从他高踞在上的“屋顶间”俯视众生,写下了这部充溢着爱和同情的人生哲学日记。
书中的十二个故事,就像十二首美丽动人的诗篇,表达了作者爱憎鲜明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处身乱世不肯随波逐流的博大情怀。
23.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作家出版社
这是一本小说体的西方哲学史,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获奖无数,名震遐迩,自然是最佳的哲学启蒙入门读物,作家南方朔说:《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则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更加心胸开阔。”
24.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或文汇出版社)
一个学识渊博,涉足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数学、音乐、建筑等,几乎把文学、历史、哲学、科学通吃的天才学者写的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小册子,文章不仅拥有充足的来自世界各个领域的知识信息,更充满理性思索的精神和卓尔不凡的独到见解。
25.卢梭:《爱弥儿》(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这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小说或成长小说,也是一部远远超越成长与教育范畴的思想启蒙巨著。
这位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代表人物,他的关于儿童、人性、社会、*治、教育等等方面几乎无所不包的伟大思想在这部不朽经典中应有尽有,不少精辟的思想至今仍然光芒四射,《爱弥儿》仍然是当今世界成千上万大人和孩子的人生必读书。
26.今道友信:《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本书其实是《关于爱》和《关于美》这两本书的合译本,我已读了不知多少遍了,那么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这位国际著名的大哲学家和美学家在书中对于爱(包括性)和美这两个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难题解释得如此令人信服,真的有“益人神智”的快意。
27.李泽厚:《美学四讲》(修订插图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又推荐李泽厚的书了!《美学四讲》比他的《美的历程》稍微深一点,但文字依旧是那样妙不可言,再加上精美的插图,带领我们一路聆听这位思想大师对“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以及“艺术是什么”的行云流水般的精妙阐释,一本小册子,让我们如入金碧辉煌的宫殿,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冥思绵绵。
28.密尔:《论自由》,译林出版社
自由是人的本性,但我们未必理解自己的这一本性,经常谬误百出,深陷困顿,对自由的思索、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部论自由的著作成为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影响深远,尽管它有不足,但谁也绕不过去。不阅读这本书,根本谈不上理解自由的真谛。
29.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注释、翻译、研究《论语》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除了于丹《论语心得》那类“心灵鸡汤式”的解读外,有不少大师的名世之作,如杨伯峻、钱穆、李泽厚等人的,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本《丧家狗——我读〈论语〉》。
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孔子:他不是圣,只是人。
就像作者另一部书的书名一样:“去圣乃得真孔子。”孔子是一个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一生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丧家犬”。
作者说: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0.李庆明主编:《公民读本》(5卷,《个人编:为我唱首歌吧》《家庭编:家,甜蜜的家》《社会编:全世界都在对我微微笑》《国家编:我有一个梦想》《世界编: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21世纪出版社
这是我主编、师妹李冰历经两年精心编选的一套迄今为止国内最早也最系统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公民启蒙读本,编选依据就是我提出的“新五爱”也即“爱自己”、“爱亲人”、“爱大家”、“爱祖国”和“爱人类”的主张。
其中的《全世界都在对我微微笑》曾还获得过《中国教育报》“年影响教师的本图书”中的“最佳图书奖”,现在看来,这套读本还算差强人意,我们准备重新修订,让它更受大家喜爱。
(三)高中学生理想启蒙书目(30种)
1.歌德:《浮士德》,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部“灵魂的发展史”和“时代精神的发展史”。浮士德自强不息,奋勉前行,经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的生活,高度浓缩了新兴资产阶级几百年间奋斗的精神历程。
它的最高哲学涵义就在于“浮士德难题”以及浮士德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浮士德难题”是人类处境的缩影,它是人们在追寻人生价值时无法逃避的灵与肉、个人幸福与社会担当之间的两难选择。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最终,他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人生真理。
从中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和依稀可闻的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呼唤未来的声音。
2.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上海译文出版社
通过描写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的故事,赞美了以乔德母亲为代表的劳动者人性中博爱互助之美,宣扬了生态女权主义的主张,表现了大地的母性特征及其神性,凸显了生态主义者“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必须争取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重要思想。
3.纳撒尼尔·霍桑:《红字》,上海译文出版社
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海丝特·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之间的恋爱悲剧,揭示圣与俗、善与恶、原罪与救赎的冲突,赞颂了白兰的完美人性,表现了对“人性脆弱”的凡人的悲悯情怀。可配合观赏电影《红字》阅读。
4.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2册),上海译文出版社
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反映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展示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作品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关于人性超越、理性与信仰、自由与罪恶的思考。
5.王小波:《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小波是当代的启蒙大家,《时代三部曲》是他作品的精华。他像一个幽默大师,用汪洋恣肆的手法言说爱情、智慧、创造的惊人美丽和势不可挡的力量,来对抗极权、昏庸,揭示恐怖年代人类生存境况的磨难和荒诞,寄寓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索而悲悯。
6.约翰·R.黑尔:《海上霸主——雅典海军的壮丽史诗及民主的诞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黑格尔曾说过:“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梁启超也说:“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也。”
黄土文化的高度发达在某种意义上阻隔我们对海洋文明的追索,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