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音乐和文章更配哦)
第一次看见村上春树
是在一本杂志的专访上
那时对他的印象停留在
听闻过的“诺贝尔文学奖陪跑者”的戏谑上我拿起杂志一看
村上的照片赫然映入眼帘
“恩”
我心想
“看起来”
“像个让人喜欢不起来的严肃大叔呢”
抱着对“陪跑者”的好奇
我接着看了下去
“不管全世界的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看到这段话时
不禁心想这大叔好像还蛮酷的
于是我不知不觉读完了整篇专访
不知道为何
他的文字莫名的吸引着我
淡淡的冷冷的
却又总是能轻而易举的击中你的心
像嚼完茶叶后口中留下的苦涩
那是一种留有回甘的苦味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我想那天的我是无意中闯入了
村上的森林
从那以后
我开始在他的森林里漫游
虽算不得上读过很多他的书
但总也有许多的收获和体验
那现在就来谈谈在村上森林的奇遇记吧
遇见村上的异想森林
读过村上春树除了《挪威的森林》之外的书的人都知道,如果要给村上定义的话,村上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相比于日本文学的温婉,浓郁的和风,村上是偏西化的,算是个很美式的日本作家。《挪威的森林》是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作品,他大部分作品是充满超现实色彩的,荒谬甚至是怪诞的。
读《1Q84》时,我被带着进入了一个拥有两个月亮的异想世界,看见那一个个奇怪的空气蛹,整个故事就像一个黑色童话,那个世界是压抑的,可怖的,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互相寻找,互相经历着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波澜四起的生活,里面所描绘的甚至没有一个形状,仅仅是用语言勾勒出的轮廓,可当你读书时你并不会觉得很奇怪,村上总是能轻易地将你带进他的异想世界,而他说想要说的也尽在这其中,等待着读者去体会。还有《舞!舞!舞!》中那个只要有音乐就一直跳舞,跳下去不要问为什么,你一旦停下来你就将永远消失的荒诞世界,那个看似阴暗的丑陋的羊男却一直清醒着,提醒着“我”保持独立与清醒,不丧失“舞”的勇气。
或许你会觉得荒诞难懂,或许你会觉得太虚无,但当你进入他的森林,你会发现那个世界的奇妙。
遇见村上的孤独森林
村上的作品的主题大多与孤独与死亡,命运的偶然性有关。
村上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是孤独的,但他承认这种孤独承认自己的无奈,就这样赤裸裸的将孤独与寂寞展现给世界看,《挪威的森林》中说“哪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是不想失望而已”,面对深爱的直子,渡边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在孤独的折磨下死亡,《1Q84》中孤独的天吾与青豆,可同时他们是享受孤独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孤独。但他的孤独是温暖的,有希望的,“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内心充满爱,人生就会有救。”村上如是说。他们说村上的书适合在一个人安静的时候看,那些孤独会涌上心头但你不会觉得难过,反而是一种坦然与温暖。
对于死亡,村上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他以生的另一种形式存在”他告诉我们死是正常的生命周期,他教我们坦然面对死亡,但同时他也教导我们既然活着,就要寻找一种活法,去勇敢的积极地面对生活。
关于命运的偶然性,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短篇《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那是四月的一个晴朗早晨,一个并不算非常美丽的女人迎面走来,她看起来已经不年轻了,也没有绝美的五官,但当她走过来时你就知道她是你心中百分之百的女孩,你们百分之百需求对方,百分之百已被对方需求。而百分之百需求对方和百分之百地被对方需求是何等美妙的事情啊!但是......(欲知全文请后台回复遇见百分之百的女孩)
虽然村上是个小说家,但他的短篇与散文集也毫不逊色,大胆的想象,奇妙的隐喻与戛然而止的结局都让人欲罢不能。
遇见村上的音乐森林
曾经看见一位书友说:“我以为我会在村上春树的书里,其实没有,我只觉得我在一个爵士酒吧里。”
或许是他曾经开过爵士酒吧的原因,或许是出于对音乐的痴迷,”村上的书中总是少不了音乐的,摇滚,流行,爵士与古典,尤其是爵士与古典必不可少,从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开始,到《海边的卡夫卡》中“如果没有完全音乐这个东西,我们的人生可能会非常无味枯燥”的独白再到《国境以南》中听音乐着魔的主角。各式各样的音乐从小说中流泻而出,在每一个精心铺陈的故事情节里,人物情绪达到高潮时,那像是漫不经心地提到的那首古典乐却宛如点睛之笔,倘若你这时打开播放器,伴着缓缓流淌的古典爵士阅读这章节时,你便会发现村上对音乐的品味与深刻见解,因为每一处那恰好出现的音乐与文字就像一首绝美的二重奏,音乐像一把钥匙撬开小说中情节的跌宕,让原本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的我也沉醉其中。
人们在阅读村上小说的同时发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品味与造诣。
遇见村上的奔跑森林
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村上记录了他三十年如一日的跑步历程。一件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事情,每天坚持做,便成了哲学,他坚持三十年如一日的写文跑步,从他开始成为职业小说家开始,写了多久的文字就跑了多久的步,人们惊讶于他能坚持跑近半辈子步,那惊人的自控力,清醒的时间管理力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他不仅仅是简单的奔跑,他踏上了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参加了日本的铁人三项,从夏威夷到马萨诸塞,再到纽约都有村上春树奔跑的影子。
村上春树说他写小说的许多方法都是每天清晨跑步时切身学到的。
“跑过两趟全程马拉松便会明白,在比赛中胜过或负于某个特定的人,对跑者来说并不重要”
“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在这层意义上,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
“因为日晒,皮肤火辣辣地痛。头脑变得朦胧恍惚,无法完整地考虑任何一件事情。可是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我想这本简单质朴如白开水一般却又足够真诚的书,他写的不仅仅是跑步,更是人生。
遇见村上的仁义森林
慢慢的我发现了他仁义的品格,忘不了他在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当时许多人劝他不要去,原因在于当时加沙的激战,可他还是去了。他说:“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那么,这一隐喻到底意味什么呢?在某种情况下它是简单明了的。轰炸机、坦克、火箭、白燐弹、机关枪是坚硬的高墙。被其摧毁、烧毁、击穿的非武装平民是鸡蛋。这是这一隐喻的一个含义。但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更深的含义。请这样设想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我是,你们也是。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体制本应是保护我们的,而它有时候却自行其是地杀害我们和让我们杀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统性地。”
当时听完他的这番演讲,我只觉得头皮发麻,内心充满了震撼,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永远站在鸡蛋那边的村上春树,就是那个不惧日本右翼分子,在新书《刺杀骑士团长》中忠实描述纳粹在二战时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与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屠戮的村上春树,他在以这种方式践行着作家的责任感。
随着对村上的了解越来越多
也不免听见许多褒贬不一的话语
但我每每这时都会想起初见村上时
他说
“不管全世界的人怎么说...
无论别人怎么看...”
的酷酷模样
我想他始终在坚持着热爱的写作
他的内心多么的平和与欣悦
唯有他自知吧
在初二那个夏日
书店的一隅
偶遇那个于我而言百分百的村上春树
就像他书中所说的命运的偶然
我没想到那个让我觉得严肃的作家
会与我发生这般的故事与心灵的交流
我在村上的森林里不断穿梭
见过属于村上森林的绿树花露
也听过森林里的狂风骤雨
甚至是不经意间闯进眼中的小松鼠
或是春天里温暖的熊
在游览村上森林的同时不知不觉
我发现我也遇见了独属于我的那片森林
后台回复遇见百分之百的女孩
去遇见村上春树吧
遇见村上书中命运的偶然
还记得我们的百册经典?悦读经管的活动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