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主编涂涂:
不久前,我读完了一部书稿,塞尔唱片公司的创始人西摩·斯坦的回忆录《听见天才》。无论西摩·斯坦还是塞尔唱片,对今日的国内读者,大概都算是陌生的名字,但对于我们这些从打口时代走过来的老家伙来说,塞尔唱片确实是一个传奇:Ramones,TalkingHeads,thePretenders,DepecheMode,theCure,Madonna,theCult,KDLANG,theDeadBoys,theSmiths,Seal……都出自这家公司旗下,而读完书稿我才发现,同样传奇的还有西摩·斯坦本人——这真是一本凡尔赛的书,斯坦说自己不会写歌,不会玩乐器,也不懂录音,但他的耳朵能听见天才的音乐人,在对方微末时就罗织到自己旗下。最传奇的当然是麦当娜,她后来横扫了世界,而对我来说更迷人的是,斯坦偶然听到了TalkingHeads的演出,立刻就知道,自己必须签下他们,为此,他跟了这支害羞的乐队整整一年。
“他的血管里流着制作唱片的虫胶”,这是同行对西摩·斯坦的评价。他是狂热的,也是冒险的,他说,“我从不签已成名的明星(但是LouReed例外)”,他总能捕捉到一支新乐队的特别之处,有时候这会带来成功,也有时候冒险就失败了:成功需要天才加上运营加上运气,仅有天才是不够的。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一个做音乐的来说,让足够多的天才被世界听见了,已经是生命中最大的满足。
年,我们会出这本书。我喜欢它,也喜欢象斯坦说“我一定要签这支乐队”一样,执拗地决定,“我一定要做这本书”,因为我相信,我遇见了天才的写作者。对我来说,出版黄晓丹的《诗人十四个》,杨本芬的《秋园》,乔阳的《在雪山和雪山之间》,巴哑哑的《因思念而沉着》,小满的《故乡和布谷的歌》,阿龙的《每天晚上我都在办画展》,就像在和天才的作者们对话一样。他们的书有时候会成功,有时候没有,没有也没关系,天才需要等待,对不对。
今年我们会继续带来天才的作者们。
比如吴为,这位年轻的摄影艺术家把关于外公外婆的回忆与记录,寻找与重建,叠加在一起,创造了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奇妙作品《芬芳一生》。
比如胡凌云,这位漂泊的写作者似乎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土,他用迷人的语言重构了70年代人已经失去的世界,我觉得,胡凌云的《》,就是我们这代人的《追忆似水年华》。
比如许路,这位“试验考古学者”,大海的儿子,对出走着迷,以至于要自己造一条明代的船,要以一己之力去重新书写遇见蓝色文明的可能性。他做到了,他也失败了,但他的记录《造舟记》,让所有面朝大海的心,再次激荡起来。
今年我们也会带来很多等待已久的写作者。
比如郭净,《雪山之书》早已绝版,而《登山物语》将会是一次新的叙事。
比如顾桃,《忧伤的驯鹿国》早已绝版,这一次是《敖鲁古雅》和《边地纪事》,当然,还有他父亲顾德清的笔记也将重版。
比如金克木,《旧巢痕》是寂寞的书,而《难忘的影子》则更寂寞,这一次,我们希望两本书能真正被看见。它们既是民国时代的教育样本,从私塾到大学,更是一个人,让自己成立的道路。
我们有很多书,记录一个人的道路,我们也有很多书,记录人对人的撞击。比如《郭初阳的语文课》,《童年美术馆》,今年我们会继续带来更多这样的书,王亮的《爸爸的文学课》,艾玛老师的《共读:把完整的语言交给孩子》,以及郭初阳的,《语文维生素》。
啊,我想列举我们的所有书,这些天才之作,有时候我没有照料好它们,但我知道,无论如何,我要把它们做出来。
会做出来的!
新春之时
原创作品
《我本芬芳》
杨本芬著
(已上市,点击图片购买)
年逾八旬的杨本芬奶奶在讲完了母亲(《秋园》)和乡亲(《浮木》)的故事后,又将目光对准了婚姻,坦诚地讲述女性在亲密关系当中的困惑与痛楚,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个女人在数十年的婚姻里不被看见的孤独、不被欣赏的失落、不被尊重的委屈。
这是一本伤痛之书。婚姻是需要运气的,它可能并不指向幸福,而是使人心碎。
这也是一本勇气之书。这是一位八旬老人对亲密关系情真意切的呼喊与追问,在讲述那些无人知晓的伤痛时,也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坚韧与勇敢——哪怕无人欣赏,也要竭尽全力绽放芬芳。这真挚的发声必将唤起无数女性心底的共鸣,带给她们慰藉,更将启发她们思考如何应对自己的人生:委屈求全还是勇敢前行?忍辱负重还是活出自我?
《刀子和刀子》
何大草著
十八岁少女的刚烈与深情,欲望和怒火熊熊燃烧的夏日青春。
泡桐树中学犹如危机四伏的丛林。少女何凤留板寸,讲义气,喜欢刀子,桀骜不驯。何凤周围还有帅气的男生领袖陶陶、外柔内刚的班长朱朱、懦弱的富家子弟阿利、妙笔生花的才女伊娃……不久,班里转来两个新同学:鲁莽狡猾的包京生和土气憨厚的金贵。这个夏天注定充满汗水、泪水和血水,这群少年也将相互利用、欺骗与背叛。《刀子和刀子》细致入微地描绘出青春岁月里血肉横飞的身体遭遇与无人知晓的灵魂煎熬,直面人性,震撼人心,曾被读者誉为中国版《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
《隐武者》
何大草著
何大草继《春山》和《拳》之后的最新长篇小说。
小说以民国初年的成都为背景,和《拳》一样,继续以“武”为核心元素。这是一个东方正典式的命运故事。“武”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力量,被人们追逐,以谋求身份的改变,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无法超越自己的命运。《隐武者》在《春山》的舒缓和《拳》的高速之间,极具电影感的叙事让这本书达成了何大草眼中真正的“好看”境界。
《造舟记》
许路著
造舟的故事,就像一场拔河,一头是梦想,另一头是现实,有时拉近梦想,有时却被拉向现实,快乐和痛苦参半。但只要活着,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松手。
这就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编织的故事。当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们仍将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只有这艘太平公主,将会成为这个故事的见证。中式帆船是一种依靠风力、潮流和人力推进与操控的木质船舶。它的横向舱壁式船体结构,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区域传统船舶的重要技术。
本书作者许路出生于福建诏安,游历海外,却与古船结缘,计划采用中国传统造船法式,复原一艘古代的木帆船,在风力和洋流的带动下,走向世界做一次伟大航行,“那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很有可能也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航行记录”。他主持复原了中式古船“太平公主号”,从发起、设计、制造、下水、航行直到失事,本书记录了这段造船的全过程,是为“造舟记”。
本书是一本填补空白的非虚构作品,它所涉及的领域虽然小众,但十分重要。作者作为历史亲历者,如实记录了从发起到完成古船复原这项壮举的全过程,所附的资料数据图纸也非常珍贵。
看见女性
《只要有一个女人》
安小庆林松果李斐然著
《人物》杂志编辑部策划
刘小样、张越、龙丹妮、宋小女、杨本芬、角田光代、张弥曼,从乡村到都市,从不惑到耄耋,从家庭主妇到学术精英,她们都有自己的爱欲与梦想、迷惘与挣扎。
《人物》作者走近这些斑斓多彩的女性,努力呈现她们丰富的生命故事、复杂的心灵世界。读者也将从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共鸣与启迪。
《明亮珍贵之物》
盖尔·考德威尔著
作者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展现出一个普通美国女性、一个女记者、一个女作家自小到大遭遇的各种针对女性的不公、歧视与压迫,以及自己的抗争与反思。与此同时,作者也在身体力行地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其间有痛苦与伤害,也有欢乐与振奋。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内心体验,必将带给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女性以启发、鼓舞与支持。
《一路两个人》
盖尔·考德威尔著
盖尔·考德威尔和卡罗琳·纳普是两位女作家,她们因为狗相遇,继而成了最好的朋友。她们无话不谈——无论是与酒精抗衡的相似经历,与男人或同事的关系,还是对书的热爱。她们漫步在新英格兰的森林,划船畅游查尔斯河……
她们背景迥异,在情感上却极其亲密。这两个内向、独立的女性建立了一种深厚的联结,这段友谊让生活中的平淡时刻变得弥足珍贵,直到卡洛琳·纳普被诊断为肺癌晚期。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回忆录,关于珍惜和失去、领悟与成熟,考德威尔以其标志性的精美散文挖掘和记录下人心最深层的挚情与忧伤。
《离婚日记》
[新西兰]萨拉?奎格利著
离婚前后是萨拉·奎格利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不管怎么积极地面对离婚,你都会似乎有一种失败感——害怕安全,害怕孤独,害怕未来。她搬进柏林市中心一个小小的屋顶公寓,开始了艰难的疗伤之路。
身为作家的萨拉以诚恳、细腻、富有文学性的笔触回顾了离婚前后的现实与心理历程。离婚前的痛苦纠结、离婚后的挫败孤独、对未来的恐惧、对爱情的怀疑一一被诉诸笔端。无论是与家暴的前夫离婚,还是拒绝多金男友的求婚,经历了犹疑痛苦后,她都跟随内心作出了勇敢的选择。
《离婚日记》不仅让萨拉本人走出了黑暗,也会陪伴其他有类似处境的女性听到内心的声音,重获内心的自由。
《女性群星闪耀时》
洛梅笙著
本书是一位现代女性书写的“中国女性史”,是位横跨古今的中国女性小传。她们或寂寂无闻或名声彰显,但她们都曾真实地活过,留下的或许只是只言片语,但乍现之光也如星辰般闪耀。她们的身份很丰富,皇后、公主、女尼、医生、手工业者、革命者等等,她们独特又具有生命力的故事在重新讲述中获得新生,将为读者带来新的人生启发。
衰老与死亡
《该熄灯了》
[美]雷蒙德·布里格斯著绘
坏脾气老头向世界的告别之作。
大师雷蒙德·布里格斯全新图像小说。《雪人》《布里格斯鹅妈妈童谣金典》作者雷蒙德·布里格斯的全新图像小说。以他一贯的“坏脾气老头”风格探讨了他并不怎么喜欢的老年生活和死亡的话题。
书中穿插了作者独一无二的铅笔画,本书是许多小短诗的合集,其中,有的幽默;有的伤感;有的在回忆他去世太早的妻子;有的则是关于孙子孙女们为他带来的喜悦;有的仅仅是讲讲遛狗这件事……他回忆了上学的日子;也回忆了战时撤离的经历……
雷蒙德·布里格
英国著名插画家、漫画家、图像小说家和作家,他年创作的《鹅妈妈童谣宝库》插图荣获英国儿童图书插画最高奖项——凯特·格林纳威奖章的金奖。年他的漫画集《圣诞老公公》又一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章。他年创作的《雪人》,再一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章,成了历史上唯一获得三次英国儿童图书插画最高荣誉的传奇人物。《该熄灯了》则是他最新的一部作品。
《变老之书》
LucyPollock著
关于如何变老的人间指南。
这是一本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书,也是一本人生指南,帮助我们和我们最亲近的人学习迎接必然到来的衰老,从而能够理解和参与人生路上的重要决定。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变老,也是第一次面对父母的老去。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增长,我们对于老年这件事的认知和态度却没有什么长进。我们似乎依旧很难和父母、长辈坦诚地讨论老年所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如何保持独立?我们又想如何度过我们的老年生活?我们年迈的母亲是否可以独自一人出门旅行?我们年老的父亲是否应该一天吃七种不同的药物?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话题过于沉重、繁复、和文化的关系而避而不谈这些问题。但作者Lucy博士则建议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英国医学总会提出的“提前护理计划”。
本书带我们看到了老年生活好的一面,从老年人能带给社会的价值观,到更长的退休生活所带来的乐趣等等。它帮助并鼓励我们拥抱年龄的增长,教会我们如何照看已经年迈的父母。
这是一本充满温暖、善意、快乐和启发的实用的书,里面有许多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无国界的,对每个人充满启发。
《直到最后一课》
[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著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乃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心理学研究著作之一。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以死亡为主题,首次提出应对死亡的五大阶段观:否定与隔离、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
本书通过生动的采访实例,让读者更加感性地体味步步紧逼的死亡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了解如何服务于患者及其家属,为他们带去希望、安慰与内心的安宁。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是出生于瑞士的著名全科医生和心理分析师,在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的领域,自她之后才真正成为社会和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