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文学远征二十九个青春
TUhjnbcbe - 2022/6/10 16:27:00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林同学今天讲《挪威的森林》。

她从文本中读到青春,读到死亡,读到超越,读到救赎……在最后,她还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个答疑环节。其中,魏同学问道:“为什么书中好几个人都选择了自杀?”

问题也提得好。——是啊,人为什么要自杀呢?

据我所知,光日本作家,就能开出一个长长的自杀名单表:川端康成含煤气管,三岛由纪夫切腹,太宰治投水,芥川龙之介服安眠药......欧美作家中,海明威用猎枪,茨威格服毒,伍尔夫投河……至于中国,这样的人更是史不绝书;单近代,我们就曾痛失:陈天华、王国维、老舍,傅雷、海子,顾城,三毛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大家。

当机智的林同学“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我的大脑在飞速旋转:要不要谈这个话题?如何谈?

事实上,不久前,当我摔断颈椎,四十八小医院留观区的过道上,感受到因骨折导致的像被高压电枪电击般的剧烈疼痛时,我就曾多次想到自杀。彼时彼地,急于解脱那无上的折磨,我就幻想:如果枕边有把枪,我会毫不犹豫地从太阳穴把子弹打进去;如果有一克氰化钾,我也会立刻吞下去。

自身经历让我相信:当对痛苦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人就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但作为一个老师,我深深地明白:我的言行势必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当我无法回避这些沉重话题时,我都下意识“宕开一笔”,从正向角度来解释一切、粉饰一切。比如谈到那次疼痛体验,我会引导学生想象母亲十月怀胎后远胜于此的分娩的痛苦,继而让他们理解一个母亲的不易;谈到术后坐在轮椅上体验到的类似残疾人的丧失自由和尊严的痛苦时,我又试图让他们共情弱者、珍惜健康生活,继而去阅读史铁生感人肺腑的作品《我与地坛》。

……

内心深处,我不喜欢这隔靴搔痒似的教育意识,不喜欢自己那患得患失的防守姿态;我希望带他们走得远一点,再远一点。但我知道,这个度很难把握,也容易引起误解。因此,我往往选择“退而求其次”。

基于以上逻辑,借着魏同学的问题,在高度评价了两位同学的表现之后,我顺势追问了一下:“同学们,自杀是不是就意味着怯懦?如果是,我们该如何来评价屈原的选择?自杀行为的背后有没有深刻的时代原因和个人悲剧因素?这些问题留待大家日后去探索。村上究竟想表达什么,大家最好从他的诸多作品中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大家知道,日本的国花是樱花,它遍植于日本国土,一到春天,如雪的花朵盛开,风一吹,花瓣就随风飘落,唯美异常;每到这时,日本人就成群结队地到樱花树下去踏青、赏花、喝清酒……他们热爱樱花,继而发展出一种樱花般的生命哲学——生命像樱花一样灿烂,也像樱花一样短暂——正因如此,人也应该像樱花一样,尽其所能、不留遗憾地绽放一生。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价值观——活着就是最大的奖赏,生命是上帝给予我们最高的馈赠——无论是诺奖得主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还是通俗小说家渡边淳一和村上春树,他们的作品当中无不透露着这样的生命美学思想——为了更加坦然无畏地面对人生最后的大限,我们应该更加华丽,更加勇敢地活下去。”

这是我设置的课前演讲环节,要求演讲者阅读一本名著,做几页ppt,给大家做一个五分钟的展示。我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希望他们在这个时间被碎片化的时代,在这个充满信息垃圾、被信息茧房封闭的时代,通过阅读整本书来拓展视野和思维边界,养成一定的文学修养,继而学会写作,甚至改变人生。

为达此目的,我不断地寻找各种方法,用各种比喻,从各种维度去阐释我的理念。

我告诉他们,人只能活一次,“生年不满百”,经历和视野是极度有限的。终其一生,我们都只能活一个“一维”人生。而阅读他人的作品,我们却可能横向穿越这个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去阅读所有民族中仍然活着的最优秀作家的作品;纵向呢,我们可以读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古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西塞罗、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福楼拜,中国的诸子百家、唐宋诗词、明清小说……

我告诉他们,博尔赫斯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我告诉他们,书籍是通向世界的最物美价廉的捷径。一个作家,如曹雪芹,毕其一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繁华和幻灭、幸福和苦难酿成艺术的醇酒……创造出这样的不朽的巨著——而你,只需要花几十块钱就可以享用到——你,觉得值不值?

我告诉他们,普通人去海边只能在浅滩玩玩沙戏戏水捡捡鹅卵石,而读书人却可以通过想象力走向深海,看见蓝鲸,触摸到泰坦尼克的残骸,形塑消失的亚特兰蒂斯。

我告诉他们,被誉为俄国良心的托尔斯泰让自己和农奴所生的私生子做自己的车夫;屠格涅夫有私生女;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中其实是个不可救药的赌徒;毛姆是个声色犬马的享乐主义者;王小波写的情书又肉麻又浪漫。

我告诉他们,《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经胡适考证其实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日本名著《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引用白居易的诗词多达六十七次;席勒必须要闻着烂苹果的“芳香”才能写作;“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喜欢坐在浴缸里,一边啃苹果,一边构思谋杀情节;海明威则用一只脚站着写作;伏尔泰和巴尔扎克写作一天要喝四十至五十杯咖啡;雨果为专心创作《巴黎圣母院》,将衣橱都锁起来,免得受到外出的诱惑;写出传世作品《尤利西斯》的乔伊斯因为弱视,就用蜡笔在纸上写很大的字——为了获得更多的光源,他还特意穿着白色的衣服写作。

我告诉他们,读书、写作于我,是呼吸,是狂欢,是高峰体验,是我度过时间的最好方式。通过文字,我将不断重生,变成更好的自我;通过文字,我将走向不朽,走向永恒。

我告诉他们,语文课本,正如鲍鹏山老师所说,只是一本薄薄的杂志。我们读一篇鲁迅、一篇萧红、一篇欧阳修的小品文只是了解了万分之一的鲁迅、萧红和欧阳修——要了解他们,得系统地阅读他们所有的作品以及别人为他们写的传记。

我告诉他们,我的课就是带领他们出逃,走出舒适区,走向多维世界,走向丰富、深刻和博大。

我告诉他们,除了有形的物质世界,人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

我告诉他们,人生最有价值的事情是和自己比较,超越过去的我,书写好属于个体的故事。

……

既如此,我们为何还要安于平庸的现状呢?

遗憾的是,在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压迫下,在虚拟世界的各种诱惑中,这些身体和精神被严重透支的孩子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的华美殿堂。

但颇感欣慰的是,这学期,当劫后余生的我付出了巨大努力来推行我的读书理念时,亦收获了不曾料想的巨大喜悦。我看到,在倾听过别人的分享后,一些孩子开始拿起课外书,有几个甚至已经开始自由写作。

这二十九个孩子,他们在演讲中,初步展现了自己的个性、气质和表现力,有好几个更表现出让人惊叹的理解力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相长,感谢这些孩子们,他们也升华了我。

下面,我就把已经上过台的这二十九个孩子的演讲做一个简单的记录和梳理:

林钰璇同学讲村上村树的《挪威的森林》。她很自信,很优秀,很阳光。她不无深度地谈到青春,谈到死亡……藉此,我顺便给他们谈了谈日本人之“樱花哲学”,“物哀主义”,谈了谈他们的和歌、俳句,列举了紫式部、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渡边淳一、村上村树、东野圭吾、横道世之介、松本清张等诸多日本古典和现代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其中重点推荐了《源氏物语》《雪国》和《金阁寺》。

陈洁霞同学讲杨绛的《我们仨》。她读出了作品中的杜鹃啼血般的哀伤和苦痛,读出了杨绛先生所蕴含的伟大情操。藉此,我给大家讲述了杨绛钱钟书夫妇和爱女钱瑗的业余时间打发方式:一家三口,一人拿一本书,分别占据屋子的一角,如饥似渴地阅读。我还给大家推荐了杨绛获得西班牙国王勋章的翻译作品——《唐吉坷德》。

张紫右同学讲《狼图腾》。她是个让我肃然起敬的做事认真、严谨的学生。她谈到狼的让人慨叹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精神,还赏析了文章的精彩片段。藉此,我给大家辨析了“狼性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背后的丛林逻辑,提了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可怕滥觞,推荐了杰克伦敦名著《野性的呼唤》。

张荣杰同学讲《悲惨世界》。张同学阳光,谦逊,平和,上进,他挑战大师巨著的勇气让我非常欣赏。藉此,我重新讲述了一遍《悲惨世界》的精彩情节,还推荐了雨果五部曲中的另外四部:《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九三年》和《笑面人》;顺带我提了提法国的巨匠如巴尔扎克、福楼拜、大小仲马等及其作品。

魏欣桐同学、杨泽鹏同学都讲的都是我开列书单中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两位同学都很内敛、深沉。他们都谈到种族歧视,谈到童年。藉此,我给他们重新讲述了这个关于勇气的伟大故事,告诉他们正义的价值、影响以及坚持正义所要付出的代价。我告诉他们:人类最稀缺的品质就是这个故事当中这位律师父亲展现的勇气。

郝禹安同学讲《史记》。我觉得他比他想象的要聪明和优秀。藉此,为激发其他同学阅读这部我至爱的史学名著的兴趣,我给孩子们讲述了《史记》当中的几个残酷故事:项羽活埋四十万秦军降卒的暴行;刘邦逃亡时连续三次将自己的儿女儿推下车,以及后来当被项羽威胁要杀他作为人质的父亲时说的那句“若做肉汤,请分我一碗吃”等。忍不住,我又一次郑重地推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和文学成就都无与伦比的这部中国奇书;另,我还顺便给他们谈了谈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辨析了两种史学体例的差别并告诉他们这两部巨著是如何影响日本、韩国和越南等曾经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的。

陈非凡、孙易琳分别讲《猎人笔记》和《罪与罚》。这两个孩子一个具有诗人般的气质,一个冷静自持。他们讲得都不错。藉此,我给他们谈了俄国的古典大师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讲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里描绘的西伯利亚监狱中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讲了陀氏那踬蹶困顿、坎坷传奇的一生,顺便推荐了《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不朽巨著。

杨滢晓同学讲《万历十五年》。她的阅读我觉得还可以更深入,但作为阅历尚浅的孩子,其行可嘉。藉此,我讲述了自身由“历史盲”蜕变成史学爱好者的过程:近三年,我通过喜马拉雅平台学习了世界通史、中国通史、古希腊文明史、古罗马文明史、古印度历史,古巴比伦历史,冬梅讲国史、陈正宏讲《史记》等一系列课程,同时阅读了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耶路撒冷三千年》《罗曼诺夫王朝》等。

詹希悦同学讲《活着》。她非常认真,把自己的演讲逐字逐句写下来,多次找我探讨演讲技巧和作品内涵。她是个追求完美的、深刻的、有悟性的孩子,她通过作品,讲出了活着的真正意义:不是苟活,而是要燃烧般地活着。她还引用臧克家“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的名句来阐述她的生命观。她是个不凡的孩子,我坚信她会拥有灿烂的人生。藉此,我加推了余华的《兄弟》《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等几部作品给他们,同时鼓励他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远征二十九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