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WelfareStates),一般指*府负责促进和提供社会福利(主要是医疗和教育方面,着眼于帮助大多数人提高素质和能力,使人获得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另一类福利是指扶助弱势群体(譬如帮助失业者、老年人、无劳动能力者等,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工业革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也使大量的贫穷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福利缓和矛盾。西方历史上被称之为“进步时代”(AgeofProgress)。长期以来,“平等”“扶弱”都是普世的人类理想。佛教主张慈悲、施舍;伊斯兰教征收财产的扎卡特税(zakat)用以帮助贫穷无助的人;医院、学校、福利院等。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继续追随平等、扶弱的理想,希望福利国家能够通过科技进步,建成人类文明的“理想国”。
年和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和阿尔文汉森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各做了一次演讲(两人分别是英国和美国的*府高级顾问),警告停滞的人口增长将导致经济衰退的灾难性后果,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改善收入分配、实施再分配、扩大公共支出以及增加社会福利项目等措施,或许可以使经济避免预期的恶果。
在这两个重要演讲之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开始盛行。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有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实施的罗斯福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英国在战火中诞生的《贝弗里奇报告》,英国作为一个福利国家依此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福利扩大、工会作用增强、各职业阶级壁垒拆除、更多的人获得教育机会等一系列再分配的*策措施,共同造就了庞大的中产阶级。
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两国开始反国家福利,已经确立的诸多*策也遭到大幅度的削弱。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上台后,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教义,实施了一系列私有化和去福利化的改革,中产阶级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欧洲福利初级版
西方早期国家的产生,源于资本竞争,国家充当了民族资本竞争和扩张的工具,形成了“军事—财*国家”模式:国家向资本征税,扩充军备,通过军事强制和军事扩张为资本谋求更大利益,再借助强制力进一步向资本征税。国家提供的唯一公共品就是战争或国防,根本无从谈起什么社会*策、公共服务、民生项目之类的“*府职能”。对于农民或者手工业者而言,除了被“征税”,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额外的好处。
德国俾斯麦“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策,也是因为大规模战争需要动员,引发了*府对民众史无前例的承诺。战后*府必须兑现当初的承诺而为之的。普选权扩大、福利*治的兴起,二战后的欧洲国家向福利国家转型,没有国民不喜欢福利的,尤其对选民而言,只希望福利多不希望减少。
北欧福利高级版
中世纪,大部分欧洲国家都笼罩在教权的阴影之下,实行*教合一的*策。但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天主教和东正教在这里基本没啥影响力。最大的宗教教派,反而是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路德宗。
北欧地处欧洲的边缘位置,在能源革命前一直是蛮荒之地,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不像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血腥野蛮的掠夺方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北欧国家主要通过海上贸易和海盗式的掠夺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战后,大部分国家都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欧地区形成了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五个独立国家的新局面。“铁幕”笼罩着欧洲,北欧国家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探索新的道路,以图同时实现经济上的发展和社会上的公正,尽量避免资本主义的缺陷,以社会主义的优点来弥补。
老天爷赏饭吃
挪威,面积为38.5万平方公里,人口万,有亿立方米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和天然气出口国,仅次于沙特和俄罗斯,石油收入占到GDP的25%;
瑞典,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万,有36.5亿吨铁矿的储量,是欧洲最大铁矿砂出口国,铀矿储量为25至30万吨,54%的森林覆盖率,蓄材26.4亿立方米;
芬兰,面积3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万,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均森林面积3.9公顷,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丹麦,人口万,本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还有四分之一个中国大的格林兰岛,石油储量超过2.9亿吨,是欧洲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天然气储量约亿立方米,森林面积48.6万公顷,褐煤储量万立方米;
冰岛,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34万,渔业、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可用来开发的年水力发电量为亿度,地热能年发电量可达72亿度。
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地广人稀的环境特征,为北欧诸国提供了丰厚的财*收入保障,小国寡民也使他们能更便捷地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保持收支平衡
北欧国家愿意把全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承担责任,分享福利,由国家以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干预宏观经济。高福利最重要的关键是钱。创造钱有三种方式:一是自己印钞,二是问人借钱,三是多征税。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许多国家都实践过或正在做,基本以失败告终。而北欧国家采取的是多征税。
国家债务是由收和支两个因素造成的,收入少支出多,就会筑起债台。以年为例,希腊的税收占GDP的30%左右,而绝大多数北欧国家的税收都在GDP的40%以上。希腊的税收之所以少,根本原因是腐败,而且是普遍现象。逃税是希腊社会很普遍,从出租车司机到医生都明目张胆地逃税。有一半自报年收入不到3万欧元,甚至还有不少医生自报年收入不足1万欧元,住豪宅、开豪车、拥有豪华私人游艇、送孩子上昂贵的私立学校。希腊公务员的工资一般比非公务员高得多,退休待遇还非常优厚。长期入不敷出,福利自然成为国家沉重的负担。
“少交税”、“减税负”的口号是很诱人,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府如果没有钱,怎么能提供更好的医疗、教育服务,使国民有机会提升素质,使社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呢?北欧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却也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依靠的是一套民主透明的决策和管理方式,来维护廉洁公正。科学的决策、管理、监督制度,才是完成福利*策的基础。
当年年底欧洲爆发欧债危机时,深陷债务危机泥潭的是“欧猪四国”(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并不是高福利的北欧国家。北欧的冰岛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海啸,发生银行破产的危机,也是因为银行私有化后缺乏监管,造成恶性膨胀所致,与高福利无关。
金融海啸后挪威的国有主权基金居然不降反而大幅增值,拥有了全世界股市1%以上的财富(人口只有0.07%)。美国模式强调消费拉动,没钱也要穷消费,鼓励负债消费刺激经济。挪威正好相反,把钱用于理性的投资。挪威主权基金的钱主要来自石油收入,制定了严格的、理性的投资和消费计划。基金主要用来作有利于未来发展的投资,每年只允许动用基金总额的4%来作*府支出的消费。
从20世纪70年代北海油田大量开采以来,石油给挪威和英国都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挪威建立了国有主权基金,把这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带来的财富作了长期的、理性的投资,使财富可以在未来由全社会分享。英国没有建立主权基金,石油财富或者成了跨国公司的巨额利润,或者成了*府的税费收入,这些收入都“及时消费”了。年金融海啸发生后,挪威有石油收入积累的主权基金在手,抄底世界股市,使全民财富大增。英国*府手中的石油财富早已被消费了,不仅没钱来抄底,自己差点被“淹死”。
北欧国家对教育、医疗的投资,造就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使他们可以成功地发展高科技产业,北欧的医药、电子、电信、汽车等产业创造了不少世界闻名的品牌:挪威石油(挪威)、宜家(瑞典)、沃尔沃(瑞典)、诺基亚(芬兰)、乐高(丹麦)、马士基集团(丹麦)、爱立信(瑞典)、HM(瑞典)、伊莱克斯(瑞典)、嘉士伯(丹麦)、绝对伏特加(瑞典)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北欧还有一长串“小而美”高端器械和精密仪器领域的隐形冠军.他们的销售额可能无法进世界强,但是在细分领域往往拥有极高的利润率,孤独求败无法替代。
税收有多高,福利就有多好
医疗方面:北欧的医疗制度是普惠制,不分地区,不认人群,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均质免费医疗;
教育方面:以瑞典为例,除了幼儿园要视家长经济情况酌情收费外,从小学到高中学费全免,且提供午餐。从出生到大学前读书不仅不要钱,每个月*府还会发折算成人民币一千元左右的零花钱。只有2多万人口的北欧,现有近所高校,还有众多的在职培训和成人学习机构,50%以上的成年人接受过高等教育;
劳资关系:瑞典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只有6小时,一年至少一个月的带薪休假。失业了也可以领取略低于正常工资水平的失业救济金,*府也会免费安排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年15岁至64岁的劳工参与率,美国是72.6%,北欧国家中最高的冰岛是87.9%,最低的芬兰也有75.9%。
社会保险:北欧的弱势群体和老年人是最幸福的群体,挪威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7周岁,可享有最低保障2克朗/月养老金(1瑞典克朗=0.7人民币);另一部分按纳税情况,最多一般累加退休金在00克朗/月。在瑞典没有工作的人*府会补助00克朗/月,相当于国民平均收入的一半。
高福利背后是高税收!
高税收:工薪一族收入的一半会被国家拿走。收入越高,累计税越厉害,最富裕阶层的累进税甚至高达80%。北欧四国的税收收入占了GDP的一半,也就是意味着社会新增财富的一半都交给了*府。北欧的消费习惯也趋于保守和均质。就像宜家的家具,简单款很廉价,如果要私人订制的话,就要贵很多。日常的消费也一样,可供选择的物品不多,如果要点特别的,要付出金钱和时间的双重考验。另外北欧非正常日常用品的消费税高昂,比如烟酒、车辆、奢侈品,消费税会高到让你怀疑人生。
福利好也有*策保障的关系。欧洲国家的法律很完善,都有最低工资和标准工时,法律规定了下班时间老板不能打电话问员工关于工作上的事情,否则就算加班。还有上下班路程上的时间也算进去工时里面。在人力资源丰富地区就,不可能有这种事。人力工资便宜到离谱,洗衣服都是用人力,因为洗衣机用电的更贵。活都是人来干,一周工作7天,工资也只够温饱。
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将福利国家划分为自由市场主义、社会合作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等三种模式。北美国家是自由市场主义,通常只是针对有需要的人士,为之提供有限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国家角色相对消极。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比较保守,采取社会合作主义模式,并不试图通过国家再分配来塑造社会,而是让社会维持现状。社会民主主义在福利供给上则更为大胆,追求福利的普遍化,企图实现社会最大限度的平等化,将所有社会阶层都纳入普遍的社会保护体系之中。
南欧的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他们是高福利国家吗?不是。欧洲真正高福利的国家除北欧四国外,还有荷兰、德国、法国(掉队了)、比利时、卢森堡,这些全是高福利国家,反而是经济最有活力,竞争力强大的国家,这点很值得大家思考。
迈向共同富裕
上世纪80年代,总设计师讲过一句话,大意是农村要经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通过改革来实现农业和农村发展,调动农民积极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要*策工具就是分田到户;第二次飞跃是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过去更多的是靠初次分配,依靠劳动力市场机制解决分享的问题。收入的提高就是做大蛋糕,蛋糕做大以后如何更好地分配至关重要。无论是个人幸福还是社会发展都要依靠自己的奋斗,通过努力劳动提高收入,而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是起到辅助补充作用。北欧模式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最完美的国家模式。
北欧模式不是完美无缺,但至少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一种思路。任何一个国家的模式都不可能简单的复制、照搬。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上走两步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