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艺术家都有一位猫咪缪斯作家与他们的猫
TUhjnbcbe - 2023/3/18 19:14:00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身着蓝白相间的条纹衫,怀中抱着一只通体黝黑的猫咪,他的眼神和猫咪一样透着几分神秘和阴郁。这是《作家与他们的猫》一书的封面照片。这本书与它的同系列书籍《艺术家与他们的猫》均收集了多名作家与艺术家和猫咪的可爱故事。

当然,这两本书的作者美国记者艾莉森·纳斯塔西所做的工作并不只是搜集而已。她也从艺术家的独特气质等角度分析,为何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一猫咪缪斯。

01猫咪所给的静谧和陪伴

这是一幅不太常见的中国女作家冰心的照片。照片中,上了年纪的冰心戴着眼镜坐在椅子上翻阅书稿,满头银发丝丝不乱,衣着整洁,神情专注。冰心背后是一架书橱,书橱旁边的沙发上趴着一只身上有黑色斑点的白色猫咪,它正凝神看着镜头。这张照片充满了浓浓的安谧、宁静氛围。

中国女作家冰心和她的猫

这是艾莉森选入《作家与他们的猫》中的唯一一幅中国作家与猫的图片。在介绍冰心的这段文字中作者写道:“冰心的作品以对童年、自然与社会浪漫而细腻的观察为特色。在这位作家的许多照片里,都有一只毛茸茸的猫陪在她身边,保护着她的手稿。冰心以深沉的文字寻求真理,而它就是她这一路的同伴。”

“猫与作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很多零散的文章中人们都看到过一些著名作家“嗜猫”的故事——他们大多是男作家。在这本《作家与他们的猫》中,艾莉森集纳了很多爱猫的女作家,比如上文提到的冰心。以暗黑女性故事闻名的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短暂的一生均没有离开猫咪的陪伴。她曾经领养过一只有着“薰衣草色的耳朵”和“欧洲蕨色眼睛”的白猫。后来卡特独居在日本两年左右,其间她养了一只黑白橙三色的猫以抵御孤独。卡特还会在明信片上用铅笔和蜡笔画上猫,注入自己的艺术精神,然后寄给朋友们。

普利策奖获奖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悠然地靠在摇椅上,怀中抱着黑白相间的小花猫,画面怡然而幸福。伊丽莎白在作品中谨慎地隐藏自己的生活细节,却会谈起自己心爱的猫咪:“它无时无刻不在捕猎,而且几乎是个太善良的屠夫——会把老鼠的胆囊和其他它不吃的部位整齐地排放在客厅的地上。”《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最喜欢的动物是猫和马。米切尔似乎是一位惧怕孤独的作家,据说幼时她家中有鳄鱼、乌龟、羊、鸭子等各种动物,不过她一生都在养的就是猫。

普利策奖获奖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

作家们,尤其是女作家们何以如此爱猫?其中的密码之一大概就是猫咪提供了无私的安静陪伴。很多作家在创作时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迷失在幻想与人类情绪构筑的深渊中。这听上去很孤独,但一个文人并不一定要孤立于世,“对于长时间执笔,安静的猫咪是理想的陪伴,它们偶尔也会在作家需要的时候,边发出呼噜声边温柔地轻哄他们,把他们带回现实世界。”艾莉森如此分析。

02神秘感性的猫咪给作家以灵感

猫咪身上的品质如神秘、聪颖、无畏、善变与感性,吸引着创作型人格的作家们。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可以算是最知名的“猫奴”作家了。“只要有了一只,就会有下一只。”他在年写给第一任妻子的信中写道,“地方太大了,根本就不像是有很多只猫,直到喂食的时候,它们全出动了,很像大规模的迁移。”温吞的猫咪在硬汉海明威家中,总是能得到很好的照料。《作家与他们的猫》这本书的封面正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他挚爱的黑猫。村上春树可谓不亚于海明威的“猫奴”作家,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因为一名出版公司的主管在他旅行期间很好地照料了他的猫咪,为了还这个人情,村上春树特意创作了一部小说回报,这部小说就是著名的《挪威的森林》。这真是因猫而起的文学作品。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

“万能的猫咪持续俘获着我们的心与想象力。这种对猫系动物的内在迷恋在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群中最为强烈,例如那些文人们,他们和猫一样有着典型的沉思与孤僻气质。”艾莉森如此分析为何作家和猫能够互相吸引。如果这么分析不免有些主观个性上的武断,那么科学研究也可以解释一番。信息显示,作家患有情感障碍及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10—20倍,“狂躁抑郁症患者与有创作天赋的人有着共通的认知方式。”谈到作家,人们往往想到大胆、敏感、不安与不满,这恰恰就是躁狂抑郁症的特质。而养猫可以缓解压力、焦虑并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或许古往今来的作家们只是在顺从他们无可抑制的生理需求,在猫的身上寻求慰藉,以缓解自己作为这个社会的说书人所承受的负重。”艾莉森写道。

因为爱猫,所以这种动物也经常映照在作家的作品中。虽然离猫在古代文化中被崇拜和被认定为诸神的图腾已经过去了多个世纪,但猫一直是一种神秘的角色、守护的神灵、心理的象征和彼世意识的写照——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在爱伦·坡年的短篇小说《黑猫》中,酗酒、残暴的叙述者被一只神秘的猫咪分身纠缠,它来向他寻仇,并不断地提醒他犯下的罪过。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年著名诗集《恶之花》中收录诗《猫》如此描写猫超越尘世的能力:猫“仿佛在无限的梦境中沉睡”。关于梦幻的、神性的猫的构想可能是作家本人的夙愿,他渴望汲取猫传说中的神秘智慧与超自然的魔力。这证实了作家与猫共享的强大的潜意识链接,也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文学作品会广泛使用猫咪作为象征符号。

03艺术家们的爱猫定律

把范围从作家扩展到艺术家的范畴,爱猫的定律依然如此。

猫的一日之计在于夜。如此,艺术家总是深受猫的吸引便不足为奇了。“还有什么生物能够与深夜仍在工作室里狂风骤雨般辛劳的他们共处,并仅满足于共处?”艾莉森如此分析艺术家和猫咪同频的生物钟。不仅如此,创造力强的个体享有共同的性格特征,且这些特征和猫一模一样。

艾莉森列举了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系于年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名自认为是“爱狗或爱猫人士”的志愿者,他们使用“五大”性格特征模型(测量坦诚、认真、外向、友善、神经质)进行评估后得出的结论是,“爱猫人士”比“爱狗人士”更加神经质,更加内向且不那么友善,但也更坦诚。看到这里爱猫人士可能会倏然触动:这确实很像他认识的某只猫。

一面对慵懒而神经质的猫咪,伟大艺术家们也败下阵来。比如在20世纪绘画大师毕加索的艺术作品里,猫与他痴迷描绘的女人们同样重要,出现在他传奇生涯的多幅画作中。年,毕加索已经70多岁,野兽派画家卡洛斯·纳达尔拍摄了一张他在法国瓦洛里的家中与一只虎斑猫的照片。据纳达尔说,这只猫自始至终都黏在毕加索身上。

因小说而知名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其实也是一名画家,他的自画像和梦境画引导他走出危机,黑塞的宠物猫同样能在他陷入自省的魔咒时为他带去慰藉。而在成为“披头士”成员之前,传奇音乐人物约翰·列侬也曾学习绘画,敏感且深情的他一直有猫咪的陪伴。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要骑车去鱼市为他的宠物们买鳕鱼……

传奇音乐人物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

不用再过多举例了。不管是享誉一个领域的艺术大师或者普通的艺术家们,猫咪都如影随形,随处可见。作者不是搜罗了那些爱猫的艺术家们并把他们罗列在这本书中,而是先网罗一众艺术家,而后发现他们确实都在不停地撸猫。艾莉森也在反复思考和探索这种现象,想想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或者通常所说的艺术气质,都会被贴上诸如“不守成规”“疏离”以及“神秘”一类的标签。转而一想,这些词用在人类的猫咪伴侣身上,却也是那么贴切。

或许,人生活在这个经常会有不如意的世界上,总要有那么一两个爱好慰藉偶尔颓丧的心灵。有人喜欢音乐,有人爱旅行,有人嗜酒,也有人爱猫。如此而已。

作者:徐敏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家都有一位猫咪缪斯作家与他们的猫